我们朗诵古诗时总会读一些古音,比如"斜"字在句末念"xia"而在句中则还是念"xie":"乌衣巷口夕阳斜(xia)""斜(xie)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尝住"等,还有"还"字也如此:在句末念"huai"在句中念"huan".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08:12:24
我们朗诵古诗时总会读一些古音,比如"斜"字在句末念"xia"而在句中则还是念"xie":"乌衣巷口夕阳斜(xia)""斜(xie)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尝住"等,还有"还"字也如此:在句末念"huai"在句中念"huan".
我们朗诵古诗时总会读一些古音,比如"斜"字在句末念"xia"而在句中则还是念"xie":"乌衣巷口夕阳斜(xia)""斜(xie)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尝住"等,还有"还"字也如此:在句末念"huai"在句中念"huan".到底古音是怎么一回事呢?还有哪些字在念时要念古音的呢?请赐教,
我们朗诵古诗时总会读一些古音,比如"斜"字在句末念"xia"而在句中则还是念"xie":"乌衣巷口夕阳斜(xia)""斜(xie)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尝住"等,还有"还"字也如此:在句末念"huai"在句中念"huan".
哈哈,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了.这不是用古音的问题,而是古诗韵律的问题:
“斜”字,根据《康熙字典》“斜”字《唐韵》为似嗟切读(sié),《集韵》《韵会》《正韵》为徐嗟切读(xié);又用在地名上的有山谷名为“斜”,读法为于遮切、余遮切,读(ye),都没有个读法是读做(xiá)的.
“斜”字根据《玉篇》:散也不正也;《说文》抒也.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xi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首诗的韵律是一样的.
平仄结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依照七绝用韵的惯例,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斜”变音就有点多余.但根据音韵学的知识,押韵押的是主元音和韵尾,而不是韵母.现代普通话中,“斜”读作 xié,i 是介音,é 是主元音;“家”读作 jiā,i 是介音,ā 是主元音;“花”读作 huā,u 是介音,ā 是主元音.所以“家”和“花”可以押韵,而“斜”不能.根据《切韵》《广韵》音系的平水韵,“斜”“家”“花”同属下平声六麻韵,说明唐宋中古音里,这三字的主元音是相同的.于是把“斜”读作 xiá 的一个理由是回复古音.这么做也是有名堂的,称为叶音,即对古韵文中不协韵的字临时改变读音以求与时音和谐.
很简单一点古代诗歌,通常是为歌而做的歌词,是用来演唱的,当然为了演唱符合音律,除了做诗是要求一定的韵律外,某些字会做一些变音处理.词有固定的词牌,也就是固定的音律了.即使现代的歌曲在演唱时也会把某些字的读音改变,这里就不用举例了,太多了.
其它古诗中个别字读音的问题也是这样.如果想彻底弄清楚的话,建议学习古诗的音韵学.不过最好是当做兴趣就好了.
附录:字典中斜字的解释
斜
xié
〔动〕
(1)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 舀出 [ladle out]
斜,抒也.——《说文》
(3) 又如:斜酒(舀酒)
(4)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edge]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5)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词性变化
--------------------------------------------------------------------------------
斜
xié
〔形〕
(1) 不正,歪斜 [oblique;slanting;inclined;tilted]
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斜风细雨.——唐·张志和《渔歌子》
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烟斜雾横.——唐·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3)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evil].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4) 同“邪”.不专诚 [heretical]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斜
xié
〔名〕
巷 [lane]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