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23:16:2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 诒 三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
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 ,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常常引用.
皇侃《论语义疏》保存了晋代范宁的解释:“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关键是“喻”字,以上两家都没有解释“喻”的意义.《论语注疏》中保存的汉代孔安国的解释:“孔曰:喻,犹晓也.”紧接着是宋人邢昺疏:“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喻,晓也.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也是:“喻,犹晓也.”清人刘宝楠和近人程树德对“喻”的解释也是“晓也”.以上所引显示,历来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从训诂方面说,都是因袭《论语注疏》,把“喻”释作“晓”.至于义理派借题发挥的,就不一而足了.
把“喻”解释成“晓”,即“知晓、了解、懂得”等义,似乎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通了,但仔细斟酌就能发现:对于“义”,可以去“知晓、了解、懂得”,而对于“利”,可以求”,可以“逐”,可以“见利忘义”,要去“知晓、了解、懂得”,就不免牵强了.斟酌这句话和各家解释,会发现一些可疑之处:
疑点之一:据赵纪彬统计,《论语》中“知”共出现111次,其中有24次通“智”,表示“知道、懂得、了解”义的“知”近80多例,动词“知”有“知天命、知命、知礼、知仁、知德、知言、知遇到以上所说的理解上的困难,这里会不会“、喻”都是假借字?那本字又是哪个字?
……
疑点之六:各家注释《论语》时,往往都要引述董仲舒的话:“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对此,钱穆主张不必拘守,杨伯峻也提示“不必过信”,就是因为董氏的解释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义大相径庭.问题是,解释这句话的学者中,董氏最早,而且他在历史上较早提倡“独尊儒术”,和后世学者相比,他最有可能见到过《论语》原貌,以现存《论语》为准,董氏的解释很离谱;如果考虑到董氏的解释可能是符合《论语》原意的,以董氏的解释为准,那就很可能是现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走了样.
总之,《说文》、《尔雅》、《方言》无“喻”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不作“喻”字,《论语》本身的用语习惯和先秦典籍的文例以及董仲舒的解释都透露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未必是《论语》原貌.
愚以为,“喻”也好,“”也好 ,都是通假字,其本字是“愉”.古籍中同为“俞”声旁的字常常通借,如《论语·乡党》有“私觌愉愉焉”,《经典释文》在解释《仪礼·聘礼》引用的这一句时,“愉愉”作“俞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附”,《韩诗外传》十作“附”,说明、俞、愉”可以同音通假.《淮南子·泰族》有“可以愉舞”,《太平御览》三○七引“愉舞”作“谕众”,《韩诗外传》三有“吾喻教犹未竭也”,《说苑·君道》“喻”作“谕”,说明“愉、谕、喻”可通.以上显示,古代声旁从“俞”的字常常通用,“私觌愉愉焉”中的“愉愉”用假借字时,由于没有引起误解,所以能够不失本字.而“君子喻于义”中的“愉”作“喻”时,由于引起误解而导致讹传.
那么,“愉”是什么意思?“君子愉于义,小人愉于利”又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诂》:“伦、 、邛、敕、勤、愉、庸、瘅,劳也.”“劳”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劳苦、辛苦”义,在《尔雅》的这一条中,正好“勤、愉、劳”同义,“愉”也是“勤、劳”义,“勤苦、辛苦”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只好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目的和对象.“于”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为了”,《左传》中常有这种用法,如:“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那么“君子愉于义”是说“君子为了义而勤苦”,正符合董仲舒的解释:“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小人愉于利”是说“小人为了利而劳苦”,这也正符合董氏的诠解:“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这种“君子为了义而勤苦 ,小人为了利而劳苦”的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反映: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3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可见,把“喻”的本字理解成“愉”,意思是“勤苦、劳苦”,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的解释才能和董仲舒的理解相契合,也与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避免把“喻”当成“知晓”解释可能导致的牵强之处.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 诒 三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
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
全部展开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 诒 三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
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 ,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常常引用。
皇侃《论语义疏》保存了晋代范宁的解释:“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关键是“喻”字,以上两家都没有解释“喻”的意义。《论语注疏》中保存的汉代孔安国的解释:“孔曰:喻,犹晓也。”紧接着是宋人邢昺疏:“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喻,晓也。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也是:“喻,犹晓也。”清人刘宝楠和近人程树德对“喻”的解释也是“晓也”。以上所引显示,历来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从训诂方面说,都是因袭《论语注疏》,把“喻”释作“晓”。至于义理派借题发挥的,就不一而足了。
把“喻”解释成“晓”,即“知晓、了解、懂得”等义,似乎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通了,但仔细斟酌就能发现:对于“义”,可以去“知晓、了解、懂得”,而对于“利”,可以求”,可以“逐”,可以“见利忘义”,要去“知晓、了解、懂得”,就不免牵强了。斟酌这句话和各家解释,会发现一些可疑之处:
疑点之一:据赵纪彬统计,《论语》中“知”共出现111次,其中有24次通“智”,表示“知道、懂得、了解”义的“知”近80多例,动词“知”有“知天命、知命、知礼、知仁、知德、知言、知遇到以上所说的理解上的困难,这里会不会“、喻”都是假借字?那本字又是哪个字?
……
疑点之六:各家注释《论语》时,往往都要引述董仲舒的话:“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对此,钱穆主张不必拘守,杨伯峻也提示“不必过信”,就是因为董氏的解释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义大相径庭。问题是,解释这句话的学者中,董氏最早,而且他在历史上较早提倡“独尊儒术”,和后世学者相比,他最有可能见到过《论语》原貌,以现存《论语》为准,董氏的解释很离谱;如果考虑到董氏的解释可能是符合《论语》原意的,以董氏的解释为准,那就很可能是现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走了样。
总之,《说文》、《尔雅》、《方言》无“喻”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不作“喻”字,《论语》本身的用语习惯和先秦典籍的文例以及董仲舒的解释都透露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未必是《论语》原貌。
愚以为,“喻”也好,“”也好 ,都是通假字,其本字是“愉”。古籍中同为“俞”声旁的字常常通借,如《论语·乡党》有“私觌愉愉焉”,《经典释文》在解释《仪礼·聘礼》引用的这一句时,“愉愉”作“俞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附”,《韩诗外传》十作“附”,说明、俞、愉”可以同音通假。《淮南子·泰族》有“可以愉舞”,《太平御览》三○七引“愉舞”作“谕众”,《韩诗外传》三有“吾喻教犹未竭也”,《说苑·君道》“喻”作“谕”,说明“愉、谕、喻”可通。以上显示,古代声旁从“俞”的字常常通用,“私觌愉愉焉”中的“愉愉”用假借字时,由于没有引起误解,所以能够不失本字。而“君子喻于义”中的“愉”作“喻”时,由于引起误解而导致讹传。
那么,“愉”是什么意思?“君子愉于义,小人愉于利”又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诂》:“伦、 、邛、敕、勤、愉、庸、瘅,劳也。”“劳”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劳苦、辛苦”义,在《尔雅》的这一条中,正好“勤、愉、劳”同义,“愉”也是“勤、劳”义,“勤苦、辛苦”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只好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目的和对象。“于”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为了”,《左传》中常有这种用法,如:“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那么“君子愉于义”是说“君子为了义而勤苦”,正符合董仲舒的解释:“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小人愉于利”是说“小人为了利而劳苦”,这也正符合董氏的诠解:“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这种“君子为了义而勤苦 ,小人为了利而劳苦”的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反映: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3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可见,把“喻”的本字理解成“愉”,意思是“勤苦、劳苦”,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的解释才能和董仲舒的理解相契合,也与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避免把“喻”当成“知晓”解释可能导致的牵强之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