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4:40:07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矩,是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党的文件中首次使用了“和谐文化”的新概念,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现代文明的呼唤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儒、道、法、墨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则倡导合乎自然,“宽容海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践行“兼爱”、“非攻”思想,墨子曾与公输班模拟对阵,“九攻九拒”皆胜,制止了楚国攻宋的战争.可以说,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传统的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传统的“和合”文化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当今时代的和谐文化必然是一种现代文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和谐文化,不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式的纲常伦理,也不只是“和气生财”、“中庸平和”式的修身秘诀,而是建立在现代公民身份和平等人格基础上的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需要以和谐理念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需要以和谐理念来舒缓;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观念不强,需要和谐理念来规范;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和谐理念来化解;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等等.
荷兰哲学家冯?皮尔森曾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文化,是顺应现代文明发展趋势的主动选择,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在进行时”,这就必然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具有紧密联系.如果没有和谐文化的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就难以确立;没有和谐文化的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会动摇;没有和谐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会缺少精神支柱;没有和谐文化的浸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就会衰竭.所以,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和谐文化理念来引导,需要和谐文化精神来熏陶,需要和谐文化氛围来营造,也需要和谐文化秩序来维系.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自觉,也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文化理想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近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一些中国公民在国外的旅游陋习,也引起社会公众尤其是网民的广泛关注和猛烈批评.为何以前这些见怪不怪的陋习引起大家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这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行为违背了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还是因为“家丑外扬”出了“洋相”,国人“爱面子”心理的反映?从文化心理的原因上来看,这是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对珍爱自身荣誉和尊严的自然追求,也是对这种破坏“和谐”的行为的本能反对,是一种对和谐理念的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文化转型、素质提高、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的“人自身的现代化”与物质文化的发展相比还存在“文化滞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消除这种“滞差”的最佳途径就是建设和谐文化.
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穿越社会形态的永恒魅力.和谐文化始于初级阶段,又不止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和谐文化也是社会形态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这是因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直接提到“社会和谐”的概念,并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建设和谐文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课题,也是达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广泛性要求,也是先进性要求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人的行为背后有文化,社会现象的背后也有文化,和谐文化的广泛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红绿灯前,所有的车都停下来,等待放学的小朋友排队走过;在欣赏音乐会过程中,观众们不交头接耳,不乱鼓掌,等演员谢幕后再退场.这一幅幅和谐的动人画面,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价值观念中,人们自觉按照社会规则行事;从对社会的总体认识上,人们确信,遵守规则可以使社会对自己回馈以友善、诚信、便利和快捷;如此充满温情与信任的做法,行而久之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成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现象.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人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社会和谐的广泛性,具体地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和在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和谐文化也具有先进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由失衡、混乱与和谐、有序这两种状态交替出现、过渡和存在的.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了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公正的社会.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其中包含着对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关注,对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注,对自由、平等、正义以及幸福的追求,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
和谐文化既具有民族性的个性特征,也具有世界性的共性特征
故宫的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和谐”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太极图也画出了中国古人对立中求和谐、差别中求统一、矛盾中求协调的思维模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发展节律,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风范和精神韵味.
文化是跨国界的.和谐思想在西方国家思想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探索.
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离不开对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学习和借鉴.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现实,我们的态度无疑应当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从而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建设和谐文化既需要构建社会道德体系,也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视患者为自己的亲人,患者也把华益慰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来自于“医生的良知”.一个民族的道德高峰,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堆积而成的;一个社会的和谐氛围,也是由千千万万普通公民的良知营造出来的.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在一时一事上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发展和存在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积淀,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文化不仅需要构建健康的社会道德体系,也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要和谐,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没有全社会都认同的文化价值,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比较和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同一社会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多元并存的价值观念,但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是共同和一元的.这是一个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协调、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没有这一体系的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全民族奋发向上、开拓前进的旗帜.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部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二炮工程技术总队,书架上摆着全体官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51本《征战风采录》,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是战士们自拍自导自演的DV短剧,广播里播放着战士们创作演唱的歌曲,漫步在这个全军一流的绿色营区中,就会使人深深感受到一个现代文明军营的和谐之美.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人人有责.人民军队同样应当走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前列.
文化体现着军队的生存智慧,文化是军人奋进的号角.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文化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军营文化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官兵,努力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军旅特色的文化精品,为部队提供更多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才能创造促进和谐、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文化环境,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军队内部关系,让广大官兵在工作生活中“各得其所”,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形成一个风正气顺、稳定有序、活而不乱的和谐局面.有了身心和谐的官兵,有了官兵之间团结和谐的连队,有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不就自然而生了吗?
要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充满和谐理念、蕴含和谐精神的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刻理解和努力践行贯穿其中的和谐理念和精神.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世界文化中体现和谐理念的精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大力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要善于用文化方式与和谐理念解决认识和观念中的是与非,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