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3:34:25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翻译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翻译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翻译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
全部展开
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