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动物之间的杀生动物之间的杀戮怎么解释,肉食动物必须吃肉,所以它们就要杀掉食草动物或者别的弱小者.那肉食动物会有业报吗?我发现有些信佛的人,一旦别人提出异议,他们要么保持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8:52:42
佛说动物之间的杀生动物之间的杀戮怎么解释,肉食动物必须吃肉,所以它们就要杀掉食草动物或者别的弱小者.那肉食动物会有业报吗?我发现有些信佛的人,一旦别人提出异议,他们要么保持沉
佛说动物之间的杀生
动物之间的杀戮怎么解释,肉食动物必须吃肉,所以它们就要杀掉食草动物或者别的弱小者.那肉食动物会有业报吗?
我发现有些信佛的人,一旦别人提出异议,他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说佛陀也解释不了,或者说这不是佛法的范畴.恶劣点说你钻牛角尖、谤佛,会遭报应.我看有些信佛的人就是在威胁别人,说别人不按佛法行事,就要遭到报应.我觉得信佛的人宣扬报应说确实不好.
佛说动物之间的杀生动物之间的杀戮怎么解释,肉食动物必须吃肉,所以它们就要杀掉食草动物或者别的弱小者.那肉食动物会有业报吗?我发现有些信佛的人,一旦别人提出异议,他们要么保持沉
通常来说,信徒是没有非常广博的承载力去代言宗教的.信徒的“理”很多是学来的,或许并没有亲自证悟,所以如果非要解释某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言,就难免用“学到的理”去勉强来解说外面的事物或者现象.
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作解释并不是勉强的用“自己所理解的理”去解释.而是以外界发生的现象中的某些真实元素来一次次的敲击内心中的同一个点,由此让内心对于这个理一次次的应验和强化.所以信徒应保持“修行”的状态,有行为上的规范.观察和体会以外面发生的现象去应验自己学到的理.随着“应验”的一次次发生,内心开始信服.这需要很漫长的过程,超乎想象的境遇.
学到的东西就好比有人说触摸火焰会有痛苦,我们只是间接的了解了这个知识,但是并不意味着内心会驯服,但是还会感到恐惧,这就类似您所说的“受到威胁”,我们可以视那个说“火焰会伤人”的道理是威胁我们.但是谁会真的驯服呢?那就是真的被火焰伤到的人,他们会非常认同.由此看来,说“火焰会伤人”这个道理是威胁还是真理?没有被烧伤烫伤的人可能有理由说这是“威胁”,而被伤到的人也有理由说这是“真理”.
保持沉默,浅显来说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担心自己的言辞会导致对方理解上的错误,从而导致不积极的心念,比如激起了对方的不善念等等,这就是自己的过失.而另一种心态则是确实自己没有感悟得甚深,对此没有把握去解说,又不想以情感来勉强解说,也为避免负面影响而暂时不作解说.
另外,就食肉动物捕猎这一概念而言,我们平凡人恐怕还是没有透彻的洞察了解过其细微的因缘.但是可以感知,动物吃肉的动机可能与我们人的动机有着很大的差别.动物吃肉是填饱肚子,而人食肉的动机则是享受美味.一个是充饥,一个是解馋,别看同样是吃肉,但新年决定了性质是有很大差异的.
我们应该理解,学佛或者说信仰宗教的人也是凡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肉体.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佛的人都同样拥有佛陀,菩萨的智慧和眼界.那么问一个凡人“一个凡人解释不了的问题”,要么等他觉悟后再回答您,要么就是您自己亲自觉悟后自然解析.不是佛陀解释不了,也不是说非佛法范畴,而是您问的本身就是一个和您没有区别的凡人,他当然可以以凡人,也就是和我们同样的状态来作解说了.
我们提问题时所持有的心念也是有差异的,有些是真实的求教,希望得到开示.对于被问者是很尊敬的态度.而有些,我本人在内则是有一些争辩的心念成分.只要有这种信念,哪怕一丝一毫.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是不善的,如果我是以一定要让对方屈服,让对方不耐烦,甚至冲动的心念来提问题,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心念决定行为的性质,由此得到了“诅咒式的答复”就属于我们发出的信号又回馈回来了.当然,“报应”并不应该用于诅咒.“报应”的概念其实应该是提醒我们对于行为的性质有所分析,由此把握行为所感找的结果是否也是自己想要的.就像刚才所说,看似相同的一个行为,由于心念的差异导致了性质的不同,那么感召的回馈也会有差别.就好比,真心想请教问题,就倾听一下看对方的看法如何,此外其他不必多提.的确,有些宗教的信徒在面对不同意见时难免有诅咒的的情绪,但那不是宗教的本意,毕竟人家也是凡人,虽然他信仰宗教,但是毕竟还是凡人,修学总得有个过程,明知他没有宗教导师的觉悟,硬要他做到宗教导师的风范,那时我们太苛刻了.
总而言之,我们很多时候摆出来的理只是“论”出来的,其中有自己的情感以及思维习惯.而并不一定是道理的真身,就好比说我们平当前的头脑再怎么推断周全也很难把握明天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由此真要是辩论起来恐怕也难免乌烟瘴气,所以就佛教信徒来说“修行”始终是非常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