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1.上任时间2.经济改革的原因3.结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18:23:45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1.上任时间2.经济改革的原因3.结果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上任时间
2.经济改革的原因
3.结果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1.上任时间2.经济改革的原因3.结果
从根本上说,首先,在苏联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不高.虽然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从而掩盖了这一现象.但是这不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因此导致了苏联人民的不满.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干部阶层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义化,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干部群体,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当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特权阶层与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驰时,这种政治体制的衰败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苏联从1922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这种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随后,赫鲁晓夫、布里兹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再次,俄罗斯在历史上一再对外扩张,征服了一系列其他民族.俄国十月革命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苏联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路线,从1919年至1944年,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图瓦共和国等国家,并通过对外侵略和武力威胁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人、芬兰人等少数民族的大片土地.苏联时期推行俄罗斯化政策,民族主义被视为苏维埃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受到打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精英多被处决,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遭到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苏联还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
此外苏联还对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犯下了诸多罪行,如农业集体化时期对“富农”阶级的流放和屠杀,大清洗时期对党员、知识分子、军人和其他无辜者的屠杀,集体处决波兰军官的卡廷事件等等.这些罪行随着“公开化”的进程被逐步公诸于世,对苏联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并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满情绪.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极力促成了苏联解体.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