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那个)的详细译文、赏析?追加分!上学时学这首诗没学好,现在用到了,还得查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00:19:52
谁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那个)的详细译文、赏析?追加分!上学时学这首诗没学好,现在用到了,还得查资料
谁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那个)的详细译文、赏析?追加分!
上学时学这首诗没学好,现在用到了,还得查资料
谁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那个)的详细译文、赏析?追加分!上学时学这首诗没学好,现在用到了,还得查资料
兰性德的词,没有李白“诗成惊天地,笔落泣鬼神”的震撼力量,也没有苏轼“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的豪放旷达,所以它总在我的视线之外,在远离我遐思的空间里,悄悄沉寂.
直到有一天,翻开高中学生的《语文读本》,我看到了这首《长相思》,方为词中那淡淡的愁绪所感染,读完全词,那淡淡的哀愁伴随着关外风雪的寒意,已微波般慢慢渗入骨髓.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此时.
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上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点出了作者的行程和路途的遥远,一个“那”字,表现出作者远离家乡马不停蹄地向关外行走时,对家乡的依恋与渴望,离愁别绪随着远行的脚步渐渐浮现.
“夜深千帐灯”,则取景新颖壮阔,它所描绘的不是一个点,或者一个面,而是开阔的立体的空间,是远距离的透视,因而一幅美丽的军队驻扎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夜晚深黛色的夜幕下,千帐竞立,万灯闪烁,该是何等的雄壮与豪迈.然而辽阔的灯光与思乡之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又在雄壮与豪迈中多了几丝雅致与缠绵,清冷与寂寞.它们让人不由自主地忆起故园窗前灯的浪漫与温馨.比起故园的灯,此时的灯多了几许寒冷,少了几许温情.
如果说上阙在对景物的描述中侵染着淡淡的思念,那么下阙则把这种思念推向极致.
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旅途的劳顿,生活的枯燥,都不能让作者马上入睡.表面上看是对羁旅生活的不适应,是关外气候的恶劣,是帐外风一更,雪一更的萧瑟之声,打搅了诗人的梦.在家乡是听不到这种萧瑟之声的.实质上,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对家乡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故乡熟悉的一切在寂寞的夜晚一一闪现,使诗人辗转反侧,深夜难眠.末一句“故园无此声”,使得浓烈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也引起人们对故园声音的好奇.是什么声音让作者深深牵挂,念念不忘?是妻儿的娇声软语?是故园柔风细雨的呢喃?还是门前山山水水的静默?一天劳顿的行军之后,依然使诗人在夜深之迹辗转反侧,难以入寐,一切大胆的猜测与想象都不为过.
这首词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这大概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作者出生于封建贵族大家庭,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有着天生超逸的禀赋,卓尔不群的才华.后又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得到帝王赏识,平步宦海,一帆风顺.较少挫折的经历,温柔富贵的濡染,使得他的作品中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作品从大的方面取景,较少琐碎的描述.不象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细致描绘,也不似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的”的入微刻画.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使斑斑点点的思绪在博大景物的渲染中,变轻,变淡.表现出冲淡,自然,不事雕琢,了无痕迹的词风.为时人和后人们所称颂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