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无为呢?能否给点具体的概念,以前听院里的老爷爷讲,别看道家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其实他们比谁都积极.这我就不明白了,道家既然发表了无为这个观点,那么他们怎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3:01:36
其实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无为呢?能否给点具体的概念,以前听院里的老爷爷讲,别看道家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其实他们比谁都积极.这我就不明白了,道家既然发表了无为这个观点,那么他们怎么
其实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无为呢?能否给点具体的概念,以前听院里的老爷爷讲,别看道家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其实他们比谁都积极.这我就不明白了,道家既然发表了无为这个观点,那么他们怎么又会积极了呢?(我并不认为老爷爷他们说的是错的,我们院里那群老家伙,一个比一个老辣)
2儒道相济又是怎么个意思?道家讲不爱,儒家讲仁爱,道家要有为,儒家要无为,道家的政治观点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而儒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完全相反的一种思想,怎么相济呢?如果能,请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儒家跟墨家,道是能相互泥补一下.一个是说仁爱,一个是说兼爱.
1楼真快,我刚把问题提出来,不到2分钟,你写那么多?给点诚意。
其实有两个问题.1什么是无为呢?能否给点具体的概念,以前听院里的老爷爷讲,别看道家一副消极怠工的模样,其实他们比谁都积极.这我就不明白了,道家既然发表了无为这个观点,那么他们怎么
楼主,先说点题外话.一楼的网友,你的回答真是造孽啊!除了第一段都是复制百度百科上面的外,复制也罢了,你加那第一段狗屁不通纯粹在误导楼主你知道吗?这不是分的问题,是态度的问题.二楼的网友对此问题应该有涉猎,可惜你的答案是完全马哲式教条的应试回答.作为一个哲学专业的在读学生,我对楼主诚恳求问的精神十分佩服,可惜的是一来我本人水平也十分有限;二来这问题本身要讲清楚就十分费劲,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那是需要楼主不断关注这个问题,有了生活经历,机缘够了自然会参悟的.这也是为何总是老人才懂这个,年轻人很少懂这个的原因.那么以下我把我知道的关于这方面的东西用尽量通俗的语言简单讲下,仅供楼主参考.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哲学辉煌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哲学史把这个时期叫做百家争鸣.称为百家其实大致有10家,分别为儒、道、墨、法、阴阳、名、纵横、农、杂家,最重要的事前4家.这些哲学家虽然各自持有的理论不同,但是目的其实大致相同,就是希望改变当时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
先说道家.“道”严格的说,是不可说的东西.为什么呢,你现在没有专业研究过哲学本体论的话,根本没办法给你解释.说清楚了就不是“道”了,只能简单笼统的抽象说,可以认为“道”是取诸自然的意思,不要把它和迷信鬼神扯在一起.道家的主要代表有老子和庄子,主要思想确实是无为,可是你把《庄子》和《道德经》都读完会发现老子和庄子的无为又有差别,庄子是为有为而无为,老子是纯粹的无为,可是结果都有为了.这也是难点所在,我当时悟这个道理是用了差不多5年的,后来通过很多生活的挫折,又机缘的钻研了《易经》后才懂.简单说就是现在多数哲学流派都认为“物质(马哲说法)”界是普遍存在对立的,所以你做的是无为,无为就不会脱离有为而单独存在.不过“道”的概念更加宽泛,(晕啊,越说越深,带出来的东西越多,说不完)老庄的本来意思是要超越对立的.我具个实例给你,你体会一下吧.我问你,“顺其自然”和“听其随便”有什么区别.这里的无为接近于“顺其自然”,你要是做事都“听其随便”那就不是“道".什么分内分外,我就怪了,不知道一楼那个怎么想起来的,连点边也不着!
第二个问题,儒家和道家的关系问题.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还是一样,千万不要望文生义.所谓儒道相济一般是后世的人对这两家思想提出的新处世方法了,在当时两家是没有这样的.就是说后人认为两家的思想都有优缺点,提出要各发挥自己好的地方,由于儒家的思想是“仁”,要求用“礼”来治世,人应当积极投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而道家认为自然才最大,要以无为去观照有为.所以后世一再提出应该用儒家的思想来入世,也能以道家的的思想出世,是所谓“儒道相济”.“仁”不能笼统认为是仁爱的意思,你理解错了,道家也没讲不爱.先举道家那个“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例子,这个寓言你听过吧?相忘于江湖不但不是“不爱”,其实反而是一种“大爱”,到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我爱你”,那个叫“私爱”啊.我再做个比喻,为人处世好比一台戏,你自己好比一个演员,一个好演员不仅要闪亮登台,更要圆满下台,你说不是吗?
至于墨家,是主张“兼爱”的,所以墨子在当时才到处做阻止人们争战这类事.他与儒家比起来这方面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了,儒家要通过健全的礼数建立有差别的和谐社会,墨子是反对人与人之间有差别的.我的学问尚浅,不过以我现在的修为,到以为人与人根本不能没有一点差别的,但是我们又必须站在有差别的基础上去追求没差别.你要是悟到这个哲学思想就知道我们为何有求同存异的政治方针了(又扯远了),世界只能大同小异.深奥吧!
就写这么多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成体统,不过希望对楼主有启发,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更希望你能坚持这种好学善问的作风,加油!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老子认为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道”。“道”是什么?“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的“道”,顺其“自然”就是“德”,所以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三楼(现在应该是二楼了吧,我刚用百度知道,却不知道它干嘛这样安排——本来我才是二楼的)的同志讲得太复杂了,要...
全部展开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事情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老子认为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道”。“道”是什么?“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的“道”,顺其“自然”就是“德”,所以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三楼(现在应该是二楼了吧,我刚用百度知道,却不知道它干嘛这样安排——本来我才是二楼的)的同志讲得太复杂了,要紧的地方又没讲清楚。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用一连串的比喻把“有”“无”之辨讲明白了。他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就是说,车轮当中的圆圈圈是空的(“无”),所以可以安车轴(“有”);陶器的中间是空的(“无”),所以可以装东西(“有”);屋子中间是空的(“无”),所以可以住人(“有”)。如果都是实心的(“有”),可怎么用呢?(“无”)所以,“大无”就是“大有”,“大有”就是“大无”。因此他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因为“有”声就有限,就不是“至大”之声了;“有”形有限,也不是“至大”之象了。这就是“有”和“无”的辩证法。
要是还不懂,就给你举个例子吧。记得好像是清代人一本笔记里的故事,说有一位说书先生,书讲得特别好。他讲到张飞长坂坡吼死夏侯杰这一段时,场下的听众都等着他嚎呢!只见他把架子一端,双目圆瞪,把口张得大大的,可就是不出声。也怪了,听众们一个个有如听到五雷轰顶一般,有人居然吓得跑了。你想想,那位说书先生肯定没有张飞那大嗓门,真要嚎出来,效果肯定不好。妙就妙在他把前边都铺垫好,利用听众的“阅读期待”,到褃节处来了个“大音希声”。老先生并不是“哲学专业的在读学生”,可他已经成功地将老子的哲学运用到实践中去了。(好像又有点马哲的味道了。)
马哲就马哲吧,马哲也没什么不好。真不明白,三楼的同志为什么一提到“马哲”就要安上“教条式”这么个词缀。如果他是个高中生,倒是情有可原,因为高中的“马哲”教科书里确实有不少教条,或者说老师教得比较教条。可既然是“哲学专业的在读学生”,难道不去看看马恩的原著吗?如果真的看来几篇,还说“教条”,就真是莫名其妙了。啥都不说了,到图书馆去拜会拜会马克思吧!
收起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
释义一
一,老子提出无为主张,基于一个原因:老子修行达到了绝顶高度。 修行达到玄同高度,就明白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无的。老子已经“超越”这一高度,所以,老子明白...
全部展开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
释义一
一,老子提出无为主张,基于一个原因:老子修行达到了绝顶高度。 修行达到玄同高度,就明白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无的。老子已经“超越”这一高度,所以,老子明白一切“为”,不管为有为无,为大为小,都是“无”,都是空。 基于这样原因,老子提出“无为”。 什么是为?为就是“有”,一切起心动念造作都是“为”。 什么是“无为”?“心”知其为乃是“空”,此为就是无为。老子言:“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这说的是事物本相。由此可见,无为,就是“心知其空而为之”。也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 “心知其空而为之”,圣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不失道。普通百姓,他们只知其“有”,不知其“无”,百姓之“为”都是“有为”。所以,百姓失道。 为了救度百姓,使百姓达到“无为”高度,并由此回归大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旗帜鲜明的提出“不得”主张,吹响了“不得”号角。高明的老子,清楚百姓“执着有”,不能“知其本空”。先天之“无”不知,后天之“无”却懂。老子便用“不得”二字提醒百姓。申明“不得”才是上德。这无异于当头打了我们这些“贪得”者一棒。 二,“不得”,就是无为,就是玄德,哪个肯信?哪个肯行?是不是把手中一切都放下,把一切活计都不做?百姓当然迷茫。 老子见状,又娓娓道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原来这样啊。这个肚子还是要填饱的,这个身骨还是要强壮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只不过,要“虚其心,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 什么叫无知无欲?老子说:“仓廪空虚还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田地荒芜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地位低下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 看来,无为,是在“心”上做文章。令心无知无欲,也就是“洗心”。直洗到心头无染,就是玄同,就知道一切都是“不可得”,一切本“空”。到达这个高度再去“实其腹,强其骨”,才是“心知其空而为之”,才是真正的“无为”。 可见,无为是修行境界;是通往大道的必由之路;是圣人度化百姓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生活中,圣人令百姓施舍、持戒、忍辱,令百姓守弱、不争,等等,都是令百姓达到“无为”,并通过“无为”,而回归大道。 三,有为无为,划分做人三个层次。 1普通人。做多做大,执着有相。是有为者,是离道者。 2修行者。依道修行,不执著有相。往小做,往少做,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是通过后天之无回归大道者,这是无为的行道者。 3成道者。与玄同体,即便做大做多做强,也明明白白一切都是无常,都是虚幻空,都是“不可得”。也即“为而无为”。 老子已经达到最高层次。正因为这一点,老子才提出“生活中修道”的法门。教导我们在“有为”中广行“无为”,也即修心,浴心。如此修行,久而久之,有为中便能够“悟彻”无为,此法门堪称大小乘统摄之门。
释义二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现在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庄子》则将无为推衍到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另外,《庄子》又认为养神之道,贵在无为。《刻意》篇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纯粹 故宫 无为 康熙
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汉初几代王朝,采用“无为”治术,与民休息,对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曾经有过一定的作用。《淮南子》在《主术训》《诠言训》中分别称无为者为“道之宗”、“道之体”,《原道训》进而称“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认为“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即是无为。并且批评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的消极思想。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是“道性”,不为恶事,“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而“无为”的状态就如同婴儿,“婴儿无为,故合道。但不知自制,知稍生,故致老”,“专精无为,道德常不离之,更反为婴儿”。太平道的《太平经》则认为:“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无为”与“道”相连,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就因为“得道意,得天心意”。人如果能够“入无为之术,身可有也;去本来末,道之患也”。 魏晋以后,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云笈七箓》卷九十《七部语要》中有一则称:“执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机,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定安危之始,明去就之理,是可全身、去危、离咎,终不起殆也。”因此,事主、事师以及全身都需要以无为作为指导,无为就是“道德”的纲要。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批评“仲尼虽圣于世事,而非能沉静玄默,自守无为者也”,并称老子曾训诫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同时,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也要“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南朝齐梁时陶弘景的《真诰》指出“喜怒损志,哀感损性,荣华惑德,阴阳竭精,皆学道之大忌,仙法之所疾”,而“仙之要道,生之本业”,就是“知而不为,为而不散”。《西升经》有“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之句。韦处玄注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将“无为”置于天地、人物之最高处。《西升经》还称“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无为养身,形骸全也”。徐道邈注曰:“清净无为,抱德养身,和气已复,故形骸保全也。”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的一些高 道从天道与人道的区别来论述无为和有为。认为:“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无为同天,有为同人。如人担物,两头俱在则停稳,脱却一头即偏也”。接着他又说,如果两头和担子俱脱,那就回到原来的状态了。CF有的则从有无的角度闸述:“无者,明恍惚之妙也;为者,明变通之理也。”《玄教大公案》中批评了将“无为”视作“土木偶人,推之不去,呼之不来,逼之不动,块然一物”的说法,赞颂“无为”是“贵乎一点灵明,圆混混,活泼泼,无心无而为,时止时行,以辅万物之自然”。在《道枢》卷十二《大丹篇》中,称“易成子尝遇至人,谓曰: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得道必由乎金符焉。”CI后世的内丹家更称内修之术是以“有为”作为根基的“无为”。 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有诗云:“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力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中也有诗云:“得悟无为是有为,潜修妙理乐希夷。几回日月滩头立,直把丝纶钓黑龟。”内丹家们将丹成以后,炼神返虚的状态称作“无为”,将炼养过程称为“有为”。清代著名道士、内丹家刘一明批评某些内丹家将“子午运气、运转河车,心肾相交、任督相会,聚气脑后,气冲顶门,”等等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视为“有为”,他认为:“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道路不同,而执相则一,以是为有为之道,失之远矣。”陈帅佛还批评了将“守黄庭,思门,思鼻端,观明堂或守脐下”等等一些具体操作方法视为“无为”,并认为:“如此类者,千有余条,虽用心不一,而著空则同,以是为无为之道,错之多矣。”刘一明认为“有为”乃“非强作强为。 盖人自先天埋藏,性命不固,若不得栽接之法,返还之道,焉能延年益寿,完成大道哉。有为者,欲还其所已去,返其所本有,此系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之道”;而“所谓无为者,非枯木寒灰之说。盖以真种不能到手,须假法以摄之,既已到手,则原本复回,急须牢固封藏,沐浴温养,防危虑险,以保全此原本,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当然,在修炼的顺序上,刘一明则认为要“先求其有为之道,后求其无为之道,更求其有无不立之道,则修真之事,方能大彻大悟”。
释义三
无为(wúwèi):不歧不逆不悔不枉,顺其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与陈帅佛谈无为 任法融 所谓无为并不是空待功成的无所作为——可叹世间又有几人知道无为也即无所不为。存之非求,我自不动,如此而已;人择非己,我自不顾,如此而已。若心已见,却放而任之,悔也;若机已临,却望而豫之,枉也。 陈帅佛 若不行,自当无悔而不歧于己道,自当无枉而不逆于时势;若行之,自当无疑而不悔于己道,自当无退而不枉于时势。以心为略,以机为术,行之无疑无退不悔不枉,才是无为之本也。陈帅佛说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
收起
自己去体会吧!这个没有准确答案。人很复杂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