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要改谭嗣同的诗?教科书里写着康有为 梁启超 等人都是爱国志士,都是好人,而李鸿章是卖国贼,是反面角色,但是我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却不这么认为,康有为弄出个伪诏书,还让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10:29:16
梁启超为何要改谭嗣同的诗?教科书里写着康有为 梁启超 等人都是爱国志士,都是好人,而李鸿章是卖国贼,是反面角色,但是我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却不这么认为,康有为弄出个伪诏书,还让梁
梁启超为何要改谭嗣同的诗?
教科书里写着康有为 梁启超 等人都是爱国志士,都是好人,而李鸿章是卖国贼,是反面角色,但是我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却不这么认为,康有为弄出个伪诏书,还让梁启超改掉谭嗣同的诗.到底谁是谁对,求事实.
看到李鸿章先生去世了,自己也有了些感慨,觉得他是治世之臣啊.就是生的时代没对.个人感慨而已.
梁启超为何要改谭嗣同的诗?教科书里写着康有为 梁启超 等人都是爱国志士,都是好人,而李鸿章是卖国贼,是反面角色,但是我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却不这么认为,康有为弄出个伪诏书,还让梁
1898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儡台.重新训政.继而大肆的搜捕维新党人.康有为在英国人的保护下逃到了香港.梁启超也在日本人的保护下来到了日本.谭嗣同则拒绝了出逃的建议.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倡也.有之.请从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而献身.在监狱中.谭嗣同的那首"狱中题壁诗"更是传诵至今.妇孺皆知.然而根据历史学家黄彰健的考证.这首诗是梁启超的伪作.
首先怀疑梁启超伪造谭嗣同血诗的是王照.王照.戊戌变法前的吏部侍郎.变法开始以后.屡次上述陈述新政.为光绪所重用.变法开始一个月后.被赏三品衔.以四品京堂候补.戊戌政变以后.王照也被抄家查办.王照因此也逃到了日本.在日本.王照住的地方和康有为仅一墙之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王照经常听到康梁两个舜蠓咆蚀?伪造戊戌变法的历史.其中就包括躺私通血书的事件.
今人黄彰健先生的考证也证实了这一点.这首流传甚广的血诗.的确是有梁启超提供并首先在日本流行起来的.据梁启超说.这首诗还被日本人谱成乐曲.广为传唱:
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么一首好诗.怎么可能是伪造的呢?原来的又是怎么样的呢?
黄彰健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历史学家的伟大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历史是不会被隐蔽的.事实永远是事实.他可以遮蔽一时.但是乌云终究是要散去的.历史真实的面目终究是要恢复的.他经过一番周折.真的找到了原诗.从表面上看.原诗和伪造的差不多.似乎伪造是多此一举.原诗是:
望门透趾思张俭. 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 留将公罪后人论.
第一句: "望门透趾思张俭"被改成"望门投宿思张俭".张俭是后汉书中的人物.张俭因为畏罪而逃跑.但是他的亲友因此而受到株连.有十几个人被杀.家乡也被毁掉.意即:今天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我不会向张俭一样逃跑而连累了亲友.改动两个字.但是意思没变.
第二句: "直谏陈书愧杜根"被改成"忍死须臾待杜根".杜根也是后汉书中的人物.东汉宣帝时.杜根认为安帝已经长大.可以亲政了.便向太后上书请其还政.太后则把他抓起来给杀了.谭嗣同在这里是说.他虽然没有向太后上书.请其归政.有愧于杜根.梁启超改过的诗.仍无碍诗义.
第三句:"手掷欧刀仰天笑"被改成"我自横刀向天笑"欧刀在古代是行刑的时候用的刀.原诗是说.戊戌政变前.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式.既不应该向彰健那样溜之大吉.也不应该向杜根一样直谏.必须要诉诸武力.但是现在我们策划的武装反抗并没有成功.我谭嗣同也视死如归.没什么好说的了.
但是梁启超改过的诗把意思全部改变了.以政变后的"横刀"的被动性来改变政变前"掷刀"的主动性.没有了武装夺权的意向.这其实正是康梁的目的所在.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武装夺权的行动.而谭嗣同的这句诗却把这一行动赤裸裸的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他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第四句:"留将公罪后人论"被改成"去留肝胆两昆仑".在清朝刑律里有"文武官犯公罪"的条款.是指因公事失错致罪.但是不至于谋反.在谭嗣同看来.维新派人士在那种情况下.武装夺权.迫不得已.光绪的密诏让他们不要违背太后.但是康有为并没有执行.相反却想围攻颐和园.谭嗣同认为这样的做法即使有错.也是公罪.是非得失.还是留给后人去讨论了.
谭嗣同是诗更加的坦白.但是对于康梁来说.公罪也是罪.谭嗣同竟然承认自己有罪.这句是非改不可了.这句改了之后也更加豪迈.也是全诗中最为精彩的一笔.
戊戌政变过去已经100多年了.而这首流传颇广的狱诗又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历史是不会被人玩弄的.它终究是要向世人展现它本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