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2 04:42:46
马克思主义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马克思主义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理解的?
你好!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1)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例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消费在把产品消费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是它作为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作为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
(2)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的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 马克思关于“消费从两个方面生产着生产”的论述,包含着四个重要观点.即: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最后完成,只有主体——消费者的参与才能最后完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需要和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和生产对象的主观形式——意象性产品.
接受美学关于接受对作品和创作影响的主要观点,直接受到马克思消费对产品和生产影响有关论述的启发.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活动对作品和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作品通过阅读才能成为真正的作品.“例如一部小说,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不过是一叠印着铅字,经过装帧的纸张,就象一部电影在与观众发生关系之前,只不过 是一堆正片胶卷;存放在博物馆仓库里的雕像,只不过是一块具有某种形态的石头、或者木头、金属一样.”
第二,作品通过接受才最后完成.接受美学认为,作者创作出的作品,在未经过主体——接受者的参与和接受时,仅仅是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点的“框架结构”,只有当这个“框架结构”被接受者体验、加工、补充和创造,作品才最终完成,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才得以体现.诚如姚斯所强调的那样:“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绝不是被动部分,绝不仅仅是反应连锁,而是一个形成历史的力量.没有作品的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仅仅是通过他的中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之内,在这里面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判性的理解,从消极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 这种作品通过接受才最后完成,用伊瑟尔的话说,也就是从“艺术极点”向“美学极点”的转变.“文学作品就有两个极点,我们可称之为艺术极点和美学极点.所谓艺术极点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所谓美学极点就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过程.这种极性使得文学著作既不与其本身等同,又不与其实现等同,而应该介于二者之间.著作不仅仅是作品,因为作品只有被实现才会显示其活力.实现过程依赖读者的个性——尽管他反过来受到其他格式作品的影响,作品与读者的融和使作品得以生存. ”
第三,接受活动促进新的创作需要和创作前提的产生.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会反作用于作者,是作者产生新的创作需要和创作前提的推动力,是影响作者具体写作活动的潜在因素.用接受美学的表述方式,就是“隐含读者”理论.伊瑟尔在《读者作为小说结构的重要成分》一文中说:“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
在接受美学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与消费关系论的比较研究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不仅可以作为科学的接受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而且如上所述的各方面的理论内容都可以移入对文艺生产与接受现象的分析中” .当然,在这种理论框架建构和理论内容的移入过程中,接受美学又实现了从经济学批判向美学分析重点的转移,从物质生产的生产—消费向艺术生产的创作—接受的理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