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9:29:29
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1.数学:  1)正字计算法——画正字  2)算筹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计算工具,它具有简单、形象、具体等优点,但也

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计算法有哪些?
1.数学:
  1)正字计算法——画正字
  2)算筹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计算工具,它具有简单、形象、具体等优点,但也存在布筹占用面积大,运筹速度加快时容易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等缺点,因此很早就开始进行改革.现传本《数术记遗》(题东汉徐岳撰,北周甄鸾注)载有“积算”、“太乙”、“两仪”、“三才”、“五行”、“八卦”、“九宫”、“运筹”、“了知”、“成数”、“把头”、“龟算”、“珠算”、“计数”等14种算法,反映了这种改革的情况.唐中期以后,商业繁荣,数字计算增多,迫切要求改革计算方法,从《新唐书》等文献留下来的算书书目,可以看出这次算法改革主要是简化乘、除算法,书目中提到的“一位算法”、“求一”、“得一”的内容就是用分解因数的方法;化多位乘除为个位乘除;或用折半、加倍、退位的方法把乘除数化为首位是1的数,从而变乘除为加减.现传本《夏侯阳算经》(唐代韩延)记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九因五添”、“添四四”、“身外减二”、“隔位加二”、“损一位”等等,唐代的算法改革使乘除法可以在一个横列中进行运算,它既适用于筹算,也适用于珠算.
  3)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
  2.时间
  古时的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
  时间划分:
  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
  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
  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
  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
  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刻以下为“字”.“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换算:
  天色 五更 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点
  3.纪年
  天干地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风水
  三元九运计算法
  三元即 :"上,中,下三元"; 九运即 :"九星当运".以合元运之方位及方向为吉,反之为凶.
  年飞星计算法
  年飞星是每年在立春后之后,更换年岁之天干地支时一齐更换的飞星.
  起例诀:
  上元甲子起一白,中元四绿甲子游,下元七赤兑上发,九星顺走逆年头.
  古历以一百八十年为一周,每一甲子六十年为一元,共谓之三元.
  前六十年谓之上元,中六十年谓之中元,后六十年谓之下元.
  三元分九运,每运为一飞星,管二十年吉凶,共一百八十年.
  周而复始,循环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