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6:25:56
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初三政治总复习重点(笔记)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P5※2、责任产

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
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

初三政治历史复习提纲啊啊啊
初三政治总复习 重点(笔记)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P5
※2、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P6
3、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P6
4、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P7
5、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P9
6、“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的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P10
7、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P14
8、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P14
※9、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P16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P20
※2、关爱集体表现在: P21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7、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P23
8、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P24
9、我们负责任的表现: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P27
10、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 P28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P34
2、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P34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35
4、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P35
5、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36
※6、“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36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P36
※8、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9、在当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P36
10、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37
11、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P37
※1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37
1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四项基本原则. P38
※1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P39
1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P40
17、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42
18、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P42
※1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P42
20、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P44
※21、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P45
2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P45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实行对外开放自己发展的根本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P49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P50
3、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P51
※4、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P51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52
6、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P52
7、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P53
8、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53
9、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P55
※10、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P56
1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P57
12、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P57
※13、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P58
14、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P58
1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P58
16、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P59
17、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P61
18、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P61
1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P61
※20、我国的发展战略:A科教兴国战略、B可持续发展战略、C西部大开发战略、D人才强国战略等.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P65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括:
①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 ⑥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P65
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66
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P66
影响:中华文化不但今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P66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P67
5、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 P68
6、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P69
※7、中华民族精神(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P69
8、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的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P69
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P70
10、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P70
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P71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1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74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P74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74
※4、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75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①修改宪法②监督宪法的实施③立法权④任免权⑤重大事项决定权;⑥监督权P75
6、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P75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P76
8、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P76
※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6
※10、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P76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P77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P76
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 P76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P76
1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P78
1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P7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P79
14、我国的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组成. P79
15、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P81
16、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P80
17、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P82
※18、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 P83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可采取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9、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P84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②应当事实求实,以事实为依据,如时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0、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 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P85
第七课 关注经济生活
1、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P89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两个100年”的目标. P89
第一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二个“100年”,即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P90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P90
※5、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P90
6、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P91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P91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P92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P92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93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P93
12、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 P97
※13、合理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怎样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②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④注重精神消费.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P98--99
第八课投 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P10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101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P102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P102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P103
※6、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P103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P103
※8、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P103
9、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重点:诚实守信.P104
10、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104
※11、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P104
12、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105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P106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P110
2、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P110
3、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P111
4、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P111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P114
6、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P114
7、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P114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P115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P121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P126
2、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P129
3如何从容地面对考试? P133--134
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②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③要增强自身实力.
4、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P141
5、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P144

初三政治问答题集锦
第一课
1、 什么叫生产力?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何特点?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的范围狭小、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 什么叫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生产关系是指: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全部展开

初三政治问答题集锦
第一课
1、 什么叫生产力?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何特点?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的范围狭小、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 什么叫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生产关系是指: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是(1)、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2)、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原始的平等与互助合作的关系;(3)、个人消费品实行平均分配
3、私有制是怎样产生的?
答: 原始社会后期,以金属工具的出现为标志,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
逐渐取代了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也逐渐归个体家庭私有,私有制便产生了
4、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在: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兴起;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5、文字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生产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传播,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6、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为什么是历史的进步?
答: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度的建立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2)农业和畜牧业又有了显著的发展;(3)手工业的兴起;(4)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7、,奴隶制生产关系在晚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哪些?---------P课文11(二段)
8、为什么说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P课文13(第二段)
* 9、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 19世纪最后几十年 20世纪40年代至今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实质(内容)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 自动化、智能化取代电气化
影 响 响 响 对生产力的影响 (1)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2)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3)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 (1)电力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2)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2)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3)提高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10、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对我们的启示有: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128第二段)
2)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革新、劳动对象的拓展都要依靠科技,同时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种新的制度要得到巩固和确立,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3) *(我们青少年在科技方面该怎样做?)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发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知识报国、科技强国
4) *(我们国家在科技方面该怎样做?)(1)我国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 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竟进取的态度,真正抓住机遇,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就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1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是什么?
答: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12、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哪里?
答: (1)资本家通过契约购买的不是工人的人身,是以工资形式购买了工人的劳动
力,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工资
(2)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剩余价值
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1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4、资本家给工人支付“高工资”,有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为什么?
答:没有,(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当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这是以资本家更多地榨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前提的,(2)资本家给工人支付“高工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利润,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
15、为什么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呢?
答:(1)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国家政权,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2)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一直掌握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手里,始终代表着资产阶级,特别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资本主义国家一再标榜的民主政治也始终是资产阶级享有的、少数人的、狭隘的民主,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无论过去和现在始终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
1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呢?
答:因为,(1)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全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市场使整个社会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 私有制范围内,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缓解,但不能根本解决。
(3)只有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进一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
(4)因此,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但其实现过程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
17、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是什么?
答: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与斗争
18、社会主义国家应怎样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呢?
答: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建立各种关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先进生产力和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要对资本主义世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保持高度警惕,严防他们的一切颠覆活动
第二课
1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答:因为: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总之,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
2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
答:(1) 区别是: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
(2)联系有: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a、无产阶级独立自主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 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21、“三个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坚持“三个代表”有何意义?
答:“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 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新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
答:第 一、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处于领导地位;第二、人民政权有能力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三、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P47-48
2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有什么优越性?、
答: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民在生产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的,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6、新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历史性巨变说明了什么?
答:巨变有:(1)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3)、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4)、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状态,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
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7、历史性的转折是指什么?---------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伟大的转变?(或主要内容有哪些)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1)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了民族复兴的强大生机;(4)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8、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由哪些部分组成?:答:由(1)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2)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3)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4)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第三课
30、我国必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由于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太差,也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31、 我国现阶段为什么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因为,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复习资料(二十一、1)
(或确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依据是什么?)
33、*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过的所有问题要以什么为判断标准呢?--------------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复习资料(二十一、2)
34、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3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人口基数大、(2)新增人口多、(3)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还有哪些?-a、农村人口多、b、人口老年化速度加快、c、人口分布不平衡等
36、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37、人口过多过快增长,为什么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因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费、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
38、计划生育的依据、目的、要求是什么?这样要求有何意义?
答:计划生育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要求是: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
意义:晚婚,是指青年男女在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基础上,推迟三年结婚;晚育,是指妇女在24周岁以后生育第一胎。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能更好地抚育后代,提高子女素质;对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也有重要意义。
39、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人均资源只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2)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3)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40、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或基本状况)有哪些?
答:(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是优势), (2)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是劣势)
41、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是哪些方面?
答:(1)、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
(2)、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42、我国目前环境的基本状况怎样?
答:(1)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部分地区有所改善,
(2)但环境情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43、*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复习资料P12(二十三、(一)2)
44、*、面对资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保护环境
怎样坚持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基本国策? ------------- ---复习资料P13(二十三、(三)2)
4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如何?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1)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7、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发展经济?)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2)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8、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是什么?-答: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9、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因为四项基本原则是(1)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2)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4)是立国之本
50、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约束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答:(1)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
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可能成功的。(3)我们应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
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因此,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52、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工作中心
(2)必须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4)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贯彻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动摇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54、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a)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5、为什么说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P79 第四段
答:因为(1)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2)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好地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我国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坚持改
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的作用:(1)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2)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记得赞同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