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将蝴蝶吸引到花上面?1.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验证假设6.合作与交流(与同学 等)要具体、有六步骤!今晚要做完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3 14:23:12
是什麼将蝴蝶吸引到花上面?1.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验证假设6.合作与交流(与同学 等)要具体、有六步骤!今晚要做完啊~
是什麼将蝴蝶吸引到花上面?
1.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验证假设
6.合作与交流(与同学 等)
要具体、有六步骤!今晚要做完啊~
是什麼将蝴蝶吸引到花上面?1.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证据5.验证假设6.合作与交流(与同学 等)要具体、有六步骤!今晚要做完啊~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册中的一个探究内容.这个探究是个理论探究,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思维训练.此探究在课堂上可能无法完成,课后可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对做出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目标
1、从理论上尽可能地做出更多的假设,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对探究实验设计过程中对照组的设置有一定的了解.
3、在理论探究过程中,探究积极性很高,能打开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
师: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画画技巧很高.有一次,一个画家向他挑战,两人在相同的时间里都作了两幅画,都栩栩如生.正当大家争执不下谁画得好的时候,两只蝴蝶飞了过来,都围着唐伯虎的《百花争艳图》飞,还时不时地停在上面.这时候,比赛的结果就出来了,唐伯虎的画“骗”过了蝴蝶的眼睛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赢家.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
生:是画的颜色,唐伯虎的画画得太漂亮了!
很多学生都支持这个观点.
师:很好,还有吗?
生:可能是唐伯虎的墨水质量好,很看,吸引了蝴蝶!对对,也可能是唐伯虎在墨水里面加入了一些香料来故意吸引蝴蝶!
师:哦,这个也有可能,还有吗?
生:可能蝴蝶是近视眼,看走眼撞上去的.
全班大笑.
师:这个也有可能,我们知道蝴蝶有眼睛,但不知道它的视觉怎么样.既然我们对这个有了怀疑,那蝴蝶的嗅觉呢?味觉呢?甚至听觉呢?灵敏吗?
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意见不统一.
师:既然我们不确定,那就来查查看.
访问www.google.com,搜索关键字“蝴蝶眼睛嗅觉味觉”,很快就找到了蝴蝶的详细介绍,确定下来,蝴蝶的视觉很正常,没有近视;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搜索一共花了3分钟左右.)
师: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蝴蝶这个主角的一些感觉特征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师:前面讲的故事,是唐伯虎画的花,那现在如果我们探究的是一束真花,那吸引蝴蝶的可能是不是可以更具体了呢?比如,可能是花的颜色,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花的大小、形状、气味、位置等.
师:很好,如果是花的颜色,那我该怎么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呢?
生:放两朵不同颜色的花,看蝴蝶会停到哪朵花上.
生:不对不对,颜色不同,可能气味会不同,也就是说可能是花的气味吸引蝴蝶了.应该放两朵气味一样,颜色不同的花.
师:这样的两朵花似乎比较难找.
生:可以用假花!用两张同样大小、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同样形状的花,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起,稍微隔开一点,然后把蝴蝶放出去,看蝴蝶会停在哪朵花上.
师:很好!在实验的设计中,应排除实验对象以外其他因素的干扰,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除花的颜色外,其他方面,如大小、形状和气味等都应当是相同的.那么,实验设计好以后,怎样的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成立的呢?
生:看哪只蝴蝶飞向哪朵花,就说明它喜欢哪种颜色.
生:这个很难说,还是存在偶然性的,我们应该多试几次,看蝴蝶飞向哪朵花多一些.
师:这样蝴蝶会被你们折腾得半死的.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万一它老是飞向左边的那朵花呢?这样就可能说明和花的位置有关了,说明我们的条件还没有控制好.
生:那可以在实验中把花的位置轮流换,然后再看它怎么飞,如果飞向一朵花的次数多的话,就能证明我们的假设了!
师:那如果飞向两朵花的次数差不多呢?
生:这样就不能说明花的颜色是吸引蝴蝶的原因了!
生:那万一蝴蝶是色盲怎么办?(一个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提问.)
师:很好,幸亏你提出来,要是到最后我们去实验了,结果出来了才发现蝴蝶是色盲的话,那我们就浪费了很多时间了.下面我们还是来上网查一下.
打开www.google.com,搜索关键字“蝴蝶视觉颜色分辨”,查出蝴蝶果然是色盲!
师:我们得感谢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好问题.蝴蝶有着美丽的翅膀,但自己却是色盲,看来大家得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了.刚才几位同学表现不错,大家思考问题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下面大家翻到课本第83页,按照探究的步骤,先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写出你们的假设、实验方案、条件如何控制以及怎样的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什么样的结果不能说明问题,等等.先自己在纸上写一下,尽可能多写几个!
接下去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可以存在不同的假设.15分钟后,由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的探究过程,然后由不同意见的同学加以反驳或者补充.
教学后记
本来,这堂课可按照书上的框架,在直接切入探究的主题后,教师先举个例子,然后学生按照一般的探究步骤,对其他的假设进行实验设计来完成教学.但在上课前,自己想像了一下,进行这种理论探究的可能性很大,对于一个假设,可以一环紧扣一环提出很多问题,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会跳出一个新的问题.这种探究,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课前唐伯虎故事的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些学生也得到了“耍小聪明”的空间,往往这些“小聪明”都是其他学生不容易想到的,都值得鼓励.比如蝴蝶是不是近视眼引出了蝴蝶的感觉特征,而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和这个探究无关,事实上却是进行这个探究的基础.如果蝴蝶的视力不好,那么很多假设本身就不成立了.又比如一个学生提出蝴蝶可能是色盲,这样的话,对于颜色的假设,就是一个空想而已了.这个学生平时不怎么发言,可能她早就想到了,但到最后时刻提出来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而不是所谓的“钻牛角尖”.
这堂课的探究是非常抽象的,完全凭着学生的想像能力,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发扬合作交流的精神,同学间取长补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这堂课上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里充分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另外,对于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这堂课中充分体现了其工具性的作用.面对一些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马上能用网络进行查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一次次的怀疑和肯定中继续下去.
搞错了,是花蜜发出的花香,蝴蝶是吃花蜜的,不是花粉。颜色鲜艳也可以吸引它。我穿红衣服的时候就有蝴蝶搞“突然袭击”。
花粉。很简单,蝴蝶也可以传播花粉。
花粉。很简单,蝴蝶也可以传播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