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的30课诗五首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05:57:40
八年级下的30课诗五首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快!
八年级下的30课诗五首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快!
八年级下的30课诗五首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快!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08/22/1705697_67768936.shtml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 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20、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四、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动词)
执策而临之(策:鞭子,名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养,动词)
马之千里者(之:不译,定语前置的标志)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之:的,助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凑足音节,无义)
执策而临之(之:它的,代词)
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助词)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词)
其真无马邪(其:难道,副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够,能愿动词)
虽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词)
持就火炀之(就:靠近,动词)
瞬息可就(就:完成,动词)
每字为一印(印:字印,名词)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词)
欲印(印:印刷,动词)
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做,动词)
满铁范为一板(为:成为,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为:刻制、制作,动词)
又为活板(为:发明,动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被,介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为:是,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以:用、拿,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用来,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以:因为,介词)
计日以还(以:相当“而”,连词)
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可以)
通计一舟(一:全,整个)
为念珠个一(一:一件)
妇抚儿乳(乳:喂奶,动词)
儿含乳啼(乳:奶头,名词)
以为妙绝(妙:善、好,形容词)
众妙毕备(妙:妙处,好处,名词)
以为妙绝(绝:断、消失,动词)
群响毕绝(绝:极,副词)
不能指其一端(指:指出,动词)
手有百指(指:指头、手指,名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动词)
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名词)
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
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名词)
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名词)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谈、讲,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词)
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至:到,动词)
初二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4、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5、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6、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7、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8、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9、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四、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动词)执策而临之(策:鞭子,名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养,动词)
马之千里者(之:不译,定语前置的标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之:的,助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凑足音节,无义)执策而临之(之:它的,代词)
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助词)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词)
其真无马邪(其:难道,副词)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够,能愿动词)
虽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词)持就火炀之(就:靠近,动词)
瞬息可就(就:完成,动词)每字为一印(印:字印,名词)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词)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词)
欲印(印:印刷,动词)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做,动词)
满铁范为一板(为:成为,动词)不以木为之者(为:刻制、制作,动词)
又为活板(为:发明,动词)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被,介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为:是,动词)不以木为之者(以:用、拿,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用来,连词)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可以)通计一舟(一:全,整个)
为念珠个一(一:一件)策之不以其道(道:方法,名词)
你的书是哪个版本啊?或者是那几首古诗词?
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