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6 02:36:13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大幅度大面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一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大幅度大面积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更是镇中心学校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回顾过去,我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个中心: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坚持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课程”.尽管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健全,但始终本着“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兼职代替专职,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以校内活动代替社会实践,确保低层次的课程标准不落空.坚持强化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督导,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全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真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促进两个转变:
一是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绝大多数教师通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过去的围绕考试打转转转变到今天的围绕素质搞教学,由过去的一门心思讲知识转变到今天的千方百计促发展.
二是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课改,教师有了学生意识和服务意识,由过去的只重视少数转变到今天的面向全体,由过去的拼命灌输转变到今天的启发诱导,由过去的冷面训斥转变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设三支队伍:
首先是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选拔和培养,年轻的校长和主任正在不断成长,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组织继续教育、鼓励在职进修和选派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队伍的建设.以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为切入点,以打造骨干教师群体为着重点,以课题研究为落脚点,全力编织镇、校两级教研网,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4、推进四项改革: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粗放为集约,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教学实情、实效的统一;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一个“恒”字.课堂教学改革最忌时冷时热、虎头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后的持之以恒.有了这个“恒”,所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将变为教师在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强大动力;变僵化为优化,追求一个“新”字.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一套严格、统一的具体要求,但在管理和执行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是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变高耗为高效,落实一个“质”字.实实在在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推进课程资源改革.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本土课程资源,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地方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利用自然条件,开发小种植、小养殖等校本课程.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科实践结合起来.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生的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等兴趣类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师生评价改革.细化教师评价条款,变复杂为简单,客观、公正、简单明了地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期的所有工作进行定量描述,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推行学生评价的等级制度,淡化分数壁垒,强化等级进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推进教师配备改革.从2005年开始,镇中心学校每年从镇初中本部和分部选派了3名青年教师到边远的村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同时将新分配的教师一律安排到边远小学工作,这样不仅有力地加强了边远小学的教学力量,更重要的是给边远小学带去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无穷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边远小学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当前,我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症结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并不显著的成绩,但丝毫掩盖不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宏观上的“牌子不亮,质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艳”.微观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灵,点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课改经费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师资队伍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三级课程滞后、大众传媒渲染和不良风气影响等.
尽管影响教学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结还是在于我们的教师队伍以及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在农村绝大多数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远的学校,几乎从来没有走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长期偏安一隅,使得他们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
2、功利之心,泯灭创新的激情.要检查,就突击备课、改作业.要统考,就加班加点、满堂灌.要职评,就拼凑材料,忙突击.甚至有人戏言:“堂堂课我都到,提到考绩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晓,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闭,扼杀碰撞的智慧.许多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学问题与同行展开交流.总觉得与比自己小的讨论“没面子”,与比自己老的讨论“没兴趣”,与自己差不多大的讨论“没底气”.
4、体制滞后,制约质量的提升.由于农村小学七八个教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处抹不开情面,谁也不愿去和别人争那30%的浮工资,校长也因为学校拿不出富裕的经费补充进去,而将浮动放在一边,久而久之教师的进取心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三、着眼未来,我校教学工作的初步设想
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切实做好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永恒的主题.在未来永无止境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始终如一地突出一个核心,千方百计地降低一个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持续稳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地有效途径.
1、坚持“一个中心”——教学
不管教育怎样发展,如何改革,教学始终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今后,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推行“321开放性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3个允许: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标新立异;2个鼓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1个宽容:宽容学生的过错.抓紧、抓细、抓实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计划制订严实,领导示范落实,骨干培养扎实,执行方案求实,督查指导务实”.彻底杜绝在督查指导过程中“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虚假现象.坚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严格督导、真诚指导、热情引导、耐心辅导”.使绝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能做到“六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方法为中介,以能力为目标.实现“六突六不”——突出重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精练,不以讲代练;突出思维训练,不满堂灌、满堂问;突出学法指导,不加重课业负担;突出教学效益,不搞全面补课;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课堂教学少一点“预设”的刚性,多一点“生成”的弹性.
2、突出“一个核心”——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与否的“晴雨表”,事关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将尝试建立“生死存亡的风险机制”——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岗定人,竞争上岗,以岗定责,以绩定薪.适当拉大分配距离,以激励教师竟岗敬业,自觉提高教学质量,以不负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托,不负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逼师成材的投资机制”——明确规定学校每年5%的预算经费必须足额用于安排教师继续教育.45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到2010年必须全部达到本、专科学历,拿到毕业证后学校给予每人一定的的奖励.所有在职教师每年必须自费订阅1份教学刊物,每学期必须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向镇中心校递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学行动研究报告.“客观公正的激励机制”——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金牛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分设“课程改革成果奖、教学评比新星奖、教学质量进步奖、关爱学困园丁奖、自学成才鼓励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奖”,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激发教师的专业激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降低“一个重心”——教研
教学研究重在教学反思,重在教师群体,重在问题解决.过去我们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只图花哨好看,很少考虑问题的解决.往往劳命伤财,最终却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偿失.今后我们将切实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本着“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求真务实精神,在教研课题的选项上就着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课题选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问题当课题.把校本教研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赋予教学研究强大的生命力.二是阶段性研究与成果及时转化相结合,以细节决定成败.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工作嫁接、教学研究成果向教学实际移植的问题,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课题选项与学校资源相结合,逐渐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完整体系.在课例研究方面,本着“以课例展示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的思想,推行“两段六环”的教研活动方式,即第一阶段:备课——说课——议课,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使校本教研既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又服务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从而引领教师专业水平得的提高.

投钱

艰难之路 因为教学而产生的心情表述
“世界上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这句话是前些年当官的常说的一句,当时觉得很是难听,因为这违反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必须面向大多数;因材施教……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可以说不惜血本,急功近利,很多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补习班,特长生…..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作为一名...

全部展开

艰难之路 因为教学而产生的心情表述
“世界上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这句话是前些年当官的常说的一句,当时觉得很是难听,因为这违反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必须面向大多数;因材施教……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可以说不惜血本,急功近利,很多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补习班,特长生…..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作为一名科学的崇拜者。始终认为:掌握知识和你能,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教学的同时,必须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去行动;面对现实,学生压力大,任务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提升学学习效率十分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减轻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所以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方式:
按照每个学生的智力,学习习惯,潜质等各种因素,确立每个人的达标分数,通俗点说,就是比较聪明的,记忆力好的分数定的比较高,相对差一些的分数就定的比较低。只要个人达到了自己规定的分数,就可以放松地玩儿一节课!
这个方法,效果十分明显:
原因是:1,上课方式上:每节课开始的15—20分钟,学生自己看书,尽可能地独立完成《三维数字课堂》练习册的习题,不能完成的小组同学可以讨论解决。真正无法解决的,老师利用10分钟左右帮助解决。之后是练习约5分钟,再之后是完成作业,作业包括《三维数字课堂》练习册没有完成的习题和教科书后面的有一定质量的习题。一切基本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后没有需要干的事情。学生非常轻松。
2.每次考试之后:及格率在75%----82%之间,优秀率也在20%左右。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偏远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这个方法,用了几年,但是,在这几年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学生很喜欢我这么干
各种阻力的来源有很多,领导层更多考虑的是安全问题,认为把学生放在操场上玩儿,存在安全的风险,一旦出了事故,家长来学校找,麻烦很多;如果事情大了,局里也会有人受到牵连,甚至丢掉“乌纱帽”。而现在的形式是:那个当官的,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被查,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甚至入狱,甚至死刑;下面的也都差不多,所以他们最怕出事。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另外,现在的是事实升学还是最关键的问题。他们害怕耽误主要科目的学习,影响最后的升学,家长也是这样考虑的。
这些问题,早在实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之前,不是没有考虑。只是见到当今教育出现的严重问题,总觉得自己应当做点什么。尽管非常有限!学生没有多少喜欢科学的,这当然应为中华文化其关键作用。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点科学常识都不知道。
现在的人都很重视身体健康,却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每次感冒时候,不能按照科学的方式解决。。。。。。药物滥用等等
曾经几次提及学校现在的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健康状况,课时基本没有什么用,因为我的建议和现实情况,计较脱节:考虑到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身体现状,提议:每天上午上5节课,上课的方式和我说的一样,下午1:30开始上课,这样可以避开中午大多数人因为困倦精力疲乏的现象,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下午2:20-----3:20进行全校性的集体体能训练,提升师生的体质。最后在上一节课,放学!
我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也是面对现在学生最好的方案,可惜的是,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从国家的层面,如果进行“忍痛割爱”“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全面提升国民体质,将高考体育定为100分,分成10项,每个项目10分。而且科学合理的制定考核标准。我敢说10年之后,不能说绝对,至少很难见到学生因为在操场站立不倒30分钟,就会有晕倒的,体育运动会出现那么多骨折或其他严重受伤的…..。不客气的说那时就是真正国民体质强健的开始,可惜这同样也只能是个美好的梦而已。

收起

http://www.jinniuedu.cn/kg/HTML/15703.shtml
教育大计,质量第一。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有一定差距,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系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以为,就是要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第一要义,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统筹兼顾,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

全部展开

http://www.jinniuedu.cn/kg/HTML/15703.shtml
教育大计,质量第一。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学质量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有一定差距,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系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以为,就是要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第一要义,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统筹兼顾,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教师为本,提高每一名教师素质。
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初始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严重,学科结构失衡,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1.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当前,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头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一方面,要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教师福利待遇,保护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实施师德承诺制、师德评估制和师德帮教制,全面遏制在职教师违规带生、家教和无序兼课等行为,大力弘扬敬业、勤业、创业、乐业的精神。
2.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校长是学校的“魂”。我市校长队伍中学者型、专家型校长比例偏低,年轻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学校的创新和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长的任用和选聘机制,建立和完善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期和交流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校长的履职考核,建立校长奖励基金;需要进一步加大校长挂职锻炼和送培力度,举办校长论坛,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校长队伍,增强学校发展活力。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要促进教师的健康发展。要着力深化教师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办法改革,建立完善教师准入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要通过实施“领雁工程”,调整编制标准,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物。要积极创新教师业务培训模式,推进校本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二、以学生为本,关心每一名学生成长。
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唯有如此,教育才真正算是以人为本。
1.树立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理念
当前,在我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不到落实,“以考为本”的理念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精英教育”的牺牲品,影响了大面积质量的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一是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加强体卫艺、科技创新、劳技和信息技术教育,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加快转变育人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树立“向过程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监测机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加强以“教学六认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管理。四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评价观,建立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发展。
2.切实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质量。
我市教育群体发展不平衡,外来民工子女、民办学校学生以及农村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成了教学质量中的弱势群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质量,推进教育公平。首先,要落实弱势群体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扶持,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其次,要树立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深入实施“后30%工程”,切实加强对后30%学生的监测和指导,建立完善后进生帮教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质量。
3.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创新教学内容,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杜绝“课内不足课外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构建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要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实习实践设备的投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重点研究新课改、新高考,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培育优势学科,全面提高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和上线率。
三、以服务为本,提升每一所学校竞争力。
“以服务为本”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全市共有中小学193所,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差距明显,发展不平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提高每一所学校竞争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这也是教育民生的最大问题。
1.大力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
我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城乡差距较大。以2008年全市中考为例,全市中考及格率在60%以下的公办学校有16所,全面分布在农村。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才能实现全面质量的提高。要继续整合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全市每一所学校都达到 “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实施“中心校战略”和“初中发展联盟”,开展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市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抱团式”结对帮扶活动,加强教研区建设,实现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2.全面加强对学校的提质管理。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首先,要加强学校的经费管理。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共负债5亿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校长的精力,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着力于完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将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实施全市教育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建立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全面实行“校财县管”,切实保障学校发展的经费需求。其次,要加强学校环境的管理。当前,在我市各中小学校园周边,书摊、网吧、游戏厅、饮食摊点较多,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一定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维护和优化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保障。再次,要大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深入实施学校“强体工程”,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教育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办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总之,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我们要结合当前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质”为核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开创“人人想质量、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局面,着力推动中小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1、抓住一个中心: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坚持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课程”。尽管教师学科不配套,教学设施不健全,但始终本着“因地制宜、尽力而为”的原则以兼职代替专职,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以校内活动代替社会实践,确保低层次的课程标准不落空。坚持强化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检查与督导,加强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全程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真正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促进两个转变:
一是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绝大多数教师通过自身长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过去的围绕考试打转转转变到今天的围绕素质搞教学,由过去的一门心思讲知识转变到今天的千方百计促发展。
二是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课改,教师有了学生意识和服务意识,由过去的只重视少数转变到今天的面向全体,由过去的拼命灌输转变到今天的启发诱导,由过去的冷面训斥转变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设三支队伍:
首先是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选拔和培养,年轻的校长和主任正在不断成长,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
其次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强校本培训、组织继续教育、鼓励在职进修和选派外出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养,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队伍的建设。以选拔和培养教研组长为切入点,以打造骨干教师群体为着重点,以课题研究为落脚点,全力编织镇、校两级教研网,为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4、推进四项改革: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变粗放为集约,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教学实情、实效的统一;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一个“恒”字。课堂教学改革最忌时冷时热、虎头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后的持之以恒。有了这个“恒”,所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将变为教师在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强大动力;变僵化为优化,追求一个“新”字。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一套严格、统一的具体要求,但在管理和执行的具体过程当中还是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变高耗为高效,落实一个“质”字。实实在在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
○推进课程资源改革。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本土课程资源,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地方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例如利用自然条件,开发小种植、小养殖等校本课程。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科实践结合起来。把校本课程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拓展与延伸,紧密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校本课程开发同学生的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手工等兴趣类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卓有成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师生评价改革。细化教师评价条款,变复杂为简单,客观、公正、简单明了地对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期的所有工作进行定量描述,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评价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积极推行学生评价的等级制度,淡化分数壁垒,强化等级进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推进教师配备改革。从2005年开始,镇中心学校每年从镇初中本部和分部选派了3名青年教师到边远的村小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同时将新分配的教师一律安排到边远小学工作,这样不仅有力地加强了边远小学的教学力量,更重要的是给边远小学带去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无穷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动了边远小学课堂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