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6:20:42
《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
《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

《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与当时的情况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关于《长征》一诗的创作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驰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关于长征与《长征》诗相媲美的,也是对《长征》诗作出最好注解的还有一段同样出之于毛泽东笔端的美文,那就是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及革命形势的一段: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