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2:49:54
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文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般是五种:一、课文特点首先是课文所属的文体的“类”的特

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举例如何确定语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文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般是五种:
一、课文特点
首先是课文所属的文体的“类”的特点.例如散文,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线索常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特点.散文其所以散而不散,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索存在.议论文,它的逻辑及其表现出来的结构,又是教这类文章必须把住的一个特点.“不拆框架无法教议论文”.小说,情节与人物是应该把握的.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首先是感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它的超乎寻常的语言表现和艺术手法.“无情不能教诗歌”.说明文,通常要把握其说明事物的顺序及方法.——扣住文章文体的特点,是进入教学并决定其倾侧面的第一步.
但是,每一类文体中的各篇文章,又自有其特点.
首先表现为构思.构思不仅是文章的取意点,而且是文章的所由径.诸篇文章,意属于一,而起始千差,取径万别,这就是构思不同了.例如《白杨礼赞》同《松树的风格》两篇,同样是以物明意,但在《松树的风格》中,物(松树)主要用为喻,而在《白杨札赞》中物(白杨)却具有关乎全文构思的象征作用.作者由白杨而起意,造意,炼意,取象和剪裁.离开了象征,本文内容不仅毫无深意,而且还有失真之嫌.因为文中对白杨的描写,如“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乃至“温和”、“倔强”、“不折不挠”、“没有斜生,没有倒垂”等等,就不一定是白杨本来的品质和形象.所以,教学此文,处处离不开象征.离开了就不能解其意,圆其说.这样看来,象征在本文中就不止是一般的表现方法,而且也是全文的精结和灵气.所以象征应算是本文的一个重难点.
第二、特定的写作环境.特定的写作环境常常决定作品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用语.如《风景谈》.教这篇文章如果不时刻紧扣它的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它的用意、造语及方法选用.在这类课文中,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契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三、有的课文以思想深刻为特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文段,其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够深奥了.不把住这些论段教学,就失去了本文的特色,就没有把住本文的重难点.
第四、有的课文思想虽不是很深奥,但表达方式却很特别.例如陈之潘的《钓胜于鱼》一文,所谈的事理,如径质直道出,算不得难懂的话题:一个人干工作,既要好之,又要乐之,才能有成.所以,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懂得这一番道理,算不得抓住了本文的特色.重要的是把住本文说明、展开这一道理的方法:援引情事,娓娓而谈,写景钟于理,叙事钟于理,议论、抒情皆钟于理,动乎人情,中乎人意.这就是它的特点,就要作重难点教.
第五、有的文章,思想内容不难,语句不难,表现方法也不难,唯独情深气盛.这类文章,它既以“气”为特征,教学时零零挂挂地讲解是不行的,倒是荡气回肠地读诵成了重点.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就是.
第六、全篇系于一“眼”(“文眼”和“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这些“眼”大多就成了全文的重点.所谓“整体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而来的.
总之,仔细地研究课文特点,是觅求课文及教学中重难点的重要一面.
二、教学目的
同一篇课文,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侧重于语文知识,有的可能侧重于思维训练,有的可能侧重于写作模仿,有的可能侧重于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有的还可能侧重于对学生的某些、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语文教学有多种属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属性会有机地融合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都有所侧重.依教学目的的不同,择重处则侧之,其余轻待可矣.
三、教学对象
教学没有不看对象的.同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要看对象.有的地区学生的水平普遍高一些,有的地区则低一些;有的班级学生在某方面训练有素,有的班级学生则缺乏这种训练;有的班级学生习惯于某种教学方式,有的则不习惯.据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应不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了“量其资禀”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应依学生韵天赋、程度来决定.并且,他还主张每授不必过多,以便使教学对象“精神力量有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我们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这样.
四、教学体系
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体系中有纲有目,有领有结.懂得了这些纲目领结,才能抓住重难点.这就象下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颗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要有这种体系观念.魏书生教好书的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体系”观念强.他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成了语文教学的“知识树”,这种建立在科学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的“知识树”,就是我们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和依据.
五、各自的教学实际
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教学实践组织,都有自己特定的教学历史、进程和进行方式.例如有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的教师热衷以写作来带动讲读教学,有的教师又以写作教学为归宿.这样,他们在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使用的教学启动杠杆、形成的教学步骤及学生形成的知能结构,也就有所不同了.而有了这些不同,教学中重难点的确定也就不同了.
以上谈了确定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几方面的依据.但总的说来又归结为一点:深入钻研课文,注重教学实际,对课文要入于里而出于里.对教学参考资料要参照为用,不可不用,不可死用;必要的是以我为主,独立思考,“化”字当头.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下来都要是一篇有轻有重、有主有轴、脉络分明、气象贯一的整块文章.这样说,并不是强调非与众不同不可,而是强调一个“化”字.真正“化”了,也就大抵有自己的特色了,也就知轻知重了.
课文中的重难点一般表现在何处?表现在——
1、题意——当然是比较深奥、比较委曲、比较隐讳的题意.
2、内容中心——特别是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比较深藏的文章的内容中心.
3、结构——重点是散文、议论文和一些说明文的结构.
4、表现手法——以散文、诗歌、小说为突出.
5、精警深奥的语段.
6、富于表现力的词、句.
7、某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