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什麽习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7:20:00
唐朝有什麽习俗?
唐朝有什麽习俗?
唐朝有什麽习俗?
唐朝民间习俗
守 岁 习 俗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 年 习 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财 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过 年 放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过 年 吃 饺 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 联 探 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唐朝民间习俗
1.守 岁 习 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2.拜 年 习 俗
3.倒贴福字的传说
4.接 财 神
5.过 年 放 爆 竹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
全部展开
唐朝民间习俗
1.守 岁 习 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2.拜 年 习 俗
3.倒贴福字的传说
4.接 财 神
5.过 年 放 爆 竹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6.过 年 吃 饺 子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7.春 联 探 源
原版的东西太多..莪给删了一些..
收起
隋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城市,黄河流域有长安、洛阳、太原、开封、定州、滑州、兰州,长江流域有成都、江陵、荆州、潭州、越州、扬州,沿海一带有登州、杭州、泉州、广州、交州,西北有凉州,西南有桂林。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发达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划出108个坊,其中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长、宽各约1000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大街和两条东西大街,相交成“井”...
全部展开
隋唐五代时期发达的城市,黄河流域有长安、洛阳、太原、开封、定州、滑州、兰州,长江流域有成都、江陵、荆州、潭州、越州、扬州,沿海一带有登州、杭州、泉州、广州、交州,西北有凉州,西南有桂林。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发达的商业城市。长安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划出108个坊,其中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长、宽各约1000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大街和两条东西大街,相交成“井”字形,四面立邸,中间则是各类行业的店肆,同类行业的店肆往往集中于同一区域。东市有220行,西市则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是对外贸易中心,发达程度不减东市。
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每户平均人口基本保持在5—6口之间。同姓宗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尽管分户析产,但同一宗族仍有公认的长辈族长,协调族内事务和调解纠纷。白居易诗:“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全唐诗》卷四三三,白居易《朱陈村》),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常见的家族式村落。
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旧的士族以门第自高,互相结为婚姻,门第低的人家,往往要付出很高的“陪门财”。唐朝人的贞节观念比较淡漠,妇女离异后再嫁也不受舆论指责,公主再嫁者23人,其中三嫁者4人,民间拘束就更少了。
隋唐时期,人们的主要食物在南方为稻米,北方为粟麦。北部畜牧地区则以羊肉、牛肉、马肉为主食。这一时期,人们通常栽培和食用的蔬菜已达数十种。菠菜等外国蔬菜也陆续传入中国并进入当时的食谱。中国原有的枣、栗、桃、樱桃、李、梅、杏、梨、橘和岭南的荔枝、香蕉等果品,均被大量生产和消费。核桃、石榴、葡萄等从汉代以来传入的果品被进一步推广。五代时又有西瓜从西北地区传入中原。酒类仍是最重要的饮品,唐代在谷物酿制的曲酒之外,又增加了葡萄酒。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灭高昌,将葡萄良种和酿制葡萄酒的方法引入内地,葡萄酒很快传播开来。隋唐以前,饮茶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自中唐开始,饮茶风气逐渐在北方普及,并流传到塞外游牧民族地区。研究茶的学问也应运而生。湖北天门人陆羽(约733—804年)研究茶的起源、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以及饮茶方法,撰写成《茶经》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
隋唐时期的服饰有官服和民服、男衣和女装之分。官服等级森严,皇帝之服有大裘冕等14种,太子之服有衮冕等6种,皇后之服3种,皇太子妃之服3种。百官之服一品为衮冕,二品为冕,三品为毳冕,四品为绣冕,五品为玄冕,六品以下至九品为爵弁。服色皇帝用赤、黄,三品以上用紫,四品用绯,五品用浅绯,六品用深绿,七品用浅绿,八品用深青,九品用浅青。平民百姓多为白衣。唐代女装无论贵贱大都由衫、裙、帔三大件组成。上面衫子的下摆系在裙腰中,裙子多半肥大,裙长掩地。肩上披帛,称为“帔服”,飘垂在腰间。由于受胡风影响,贵妇人还时兴袒露装,衫裙宽松富丽,袒胸露乳。
唐代室内家具最有特色的变化是椅子。椅子自汉代从西域传入,初称“绳床”,坐位和靠背上有绳子编成的垫子,四脚很低。演化到唐代,取消了绳垫,四脚变高,成了常用坐具,它使人们生活习惯由过去的席地而坐改为垂足而坐。唐代家用瓷器日益丰富,唐三彩瓷器中有很多适宜于民间的家用器皿。金银器使用也开始增多,尤其是唐后期,中上层人家使用金银器皿较为普遍。
隋唐五代时期,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除祖先崇拜、佛道崇拜之外,还信仰多种自然神灵,宗教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表现出若干新的时代特征。每个家庭都将供养、祭祀祖先置于宗教信仰活动的中心地位。佛事活动有写经、刻经、造像、建庙、修石窟、斋僧,各种法会也时常举行。这些活动,有的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进行,有的以集体的方式举行。主张修身养性、采饵服丹、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道教,在中上层社会人士中比较流行。摩尼教和景教信仰者主要是西域胡商和一些少数民族,汉族人信仰的不多。民间巫觋风俗非常流行,其中占卜、禳灾之风尤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