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4 00:18:40
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A、峰拖尾1、筛板阻塞(a、反冲色谱柱b、更换进口

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
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

请问使用液相色谱仪做含量时,有拖尾现象是什么原因?
A、 峰拖尾
1、筛板阻塞(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填充色谱柱)
3、干扰峰(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 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
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调整PH值.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
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b、换柱子)
B、 峰前延
1、柱温低(升高柱温)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3、样品过载 (降低样品含量) 4、色谱柱损坏 (见A1、A2)
C、 峰分叉
1、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图 (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如果分析柱阻塞,拆下来清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柱子被强保留物质污染,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入口可能被阻塞,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 (改变样品溶剂.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D、 峰变形
1、样品过载 (减少样品载量)
E、 早出的峰变形
1、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a、减少进样体积 b、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
F、 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
1、柱外效应(a、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 b、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
G、 K’增加时,脱尾更严重
1、二级保留效应,反相模式(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盐或缓冲剂(或离子化样品)d、更换一支柱子)
2、二级保留效应,正相模式(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水(或多官能团化合物)d、试用另一种方法)
3、二级保留效应,离子对 (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
H、 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
1、缓冲不合适 (a、使用浓度50-100mM的缓冲液 b、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
I、 额外的峰
1、样品中有其他组份 (正常)
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 (a、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 b、提高流速)
3、空位或鬼峰 (a、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 b、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c、减少进样体积)
J、 保留时间波动
1、温控不当 (调好柱温) 2、流动相组分变化 (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
3、色谱柱没有平衡 (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
K、 保留时间不断变化
1、流速变化 (重新设定流速) 2、泵中有气泡 (从泵中除去气泡)
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 (a、更换合适的流动相 b、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
L、 基线漂移
1、柱温波动,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
2、流动相不均匀,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如有需要,可以用1M的硝酸.(不要用盐酸))
4、检测器出口阻塞,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 (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 (更改配比或流速,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 (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重新设定基线.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