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 怎样理解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02:03:30
《系统工程》 怎样理解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系统工程》 怎样理解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系统工程》 怎样理解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我在图书馆找到2000年7月11日《科学时报》,里面有包国庆的文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帮你摘抄一些.
———————————————————————————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精辟见解,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说,它是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指导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具有全面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与早年的教育系统工程相比,今天研究可能有以下三个新特点:
一是在教育的技术和设备上出现了计算机和网络.网络,为教育各要素之间形成结构进而演绎到系统,提供了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强大工具.
二是在教育与社会和经济关系上,通过“知识”这座“桥”,明显地介入到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中,成为“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动力源和引导者.
三是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上,系统方法论作为一种扩大思维的工具,可能带给我们不少新的可能空间.所以,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重大变化.
从现在看,它对教育研究起码带来三方面的重要变化:知识系统;工具(网络)系统;科学方法论.那么,知识系统可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从知识系统的角度看,其系统表现在知识的交叉和综合.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有深厚的理工基础,那种从教育学学士到教育学硕士再到教育学博士,对于教育研究尤其是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者,已经捉襟见,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例如,当前的网络教育虚拟学校,把视觉与学习的关系联系起来了,例如视觉中的信息自组织现象,知识自组织,学习自组织.
知识系统与工具系统相关之后,从工具系统的变化看,网络上升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尤其是与终身教育密切联系的网络教育.因为网络,在一个切近的意义上,把过去传统教育的“面对面”形式的耳提面命的形态扩充了转移了,网络在传统的“人—人”的师生系统之间,插进了一个机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人—机—人”系统,把过去传统上的“近”,演化为“远”.千万别小看这个“远、近”的一字之差,其深刻的意义和对教育的强烈冲击,不一定是今天能说清楚的.
一个最起码的意义是,返回了学校一词中的“学”字本质含义.网络,让学生“挣脱”了教育规范上的种种束缚,使得那种期盼“人格发展的个性化”可能真正实现;使得所谓尊重学生、教育公平、师生平等、思想自由等几千年来的愿望得以落实,特别是思想自由,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而自由,应该是创新的灵魂.
其实,个性化的途径究竟是什么?我主观地推测,可能是从“学生知识的个性化走向人格发展的个性化”,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知识结构彼此不同”的无限空间,可以设想,将来的同班同座位(顺编号)的同学的知识结构完全不同,因为学生们可以从网络上的不同领域、不同门类、不同学科、不同流派中,获取不同的知识,并且“独立自主”地实现大跨度的知识交叉.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知识博物馆,网络本身就是一个无比广阔的知识竞技场和超级市场.那么,这是什么?不就是一种知识系统吗,不就是人类知识客体与个人能力主体之间的新结构吗?当然这个结构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因为对于知识而言,它的系统的功能就是创新.
对于系统的理解,从古典的文化渊源讲,中华民族传统可能更深厚,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国外讲三个和尚没水吃,对方理解很困难,在中国讲起来就顺理成章,因此有理由相信,21世纪中国的教育理论,例如关于创新教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很可能转化为“无中生有”而成为国际教育的前沿.
运用系统的观念,对于今天的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有哪些建议呢?我认为:
1.学生发展具有不完备性.犹如前进的自行车一样,我们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运动及其方向上,而不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它曾经左右偏斜上.我不赞成让全体学生去追求那个十全十美的“圣人”模式,而应允许小缺点存在,当作教育的一项宗旨.因为学校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他成为社会人的万里长征的一个小阶段,人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2.学生发展的非同步性.不同的人存在发展的非同步非一致特点.传统教育的要求是同步的,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班级、统一的计划指导下,象工厂打造产品一样,用一个统一模型铸造出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无视这种非同步性,其教育的效果当然不能满意.
3.学生发展的多倾向性.人的智力不是用IQ能够全部测量出来的.遵照人的发展的多种智力理论,如空间性智力、逻辑性智力、交往性智力、艺术性智力、记忆性智力……其次,人的智力发展是一种不断与环境交往的过程,环境因素常常起重要作用.上述两点加起来,可见人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了大变数的空间,而在学生时代,只是此变数的一个极小部分.最重要的是诱发和发现学生的某种智力上的倾向,加以引导和促进,而不是埋没压制某种倾向.
4.学生发展的非动态性.习惯上,我们喜欢用静止的观念看待事物,这也难怪,因为如果不相对静止,则什么也看不清楚.但是,我们应该用大脑来思维来建立自己的观念.我们的大脑不等于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大脑不应该被眼睛前面的东西局限,不应该一叶障目.当我们看见叶子时,我们的大脑应该看清叶子背后的那些东西.因为思维是具有穿透力的,它可以穿透历史,它可以穿透未来,也就是说它可以穿透现实.
5.学生发展的自组织性.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例如大脑的学习知识过程,是否也存在某种信息自组织呢?我曾在国外的几篇论文中试图用数学方式陈述这种现象.我的意图是想说明,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其能力是有限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我曾经冒昧地认为:“无论是最聪明的教学法还是最愚蠢的教学法,学习,归根到底是自学”.教育不过是提供了学生发展中,促进“自组织”形成的一个外在环境.
6.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用非所学,学非所用,专业对口”是50年来调动工作的最恰当最充分的理由.然而,对于一个创造性人才,他的思维的火花、他的灵感的产生、他的顿悟的醒觉、他的直觉的冒出,大多不是来自本领域的知识,而是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的结果.特别是那些作出了原创性成就的人物,他们多半不是本专业出身,而是出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收获.学生的发展,与他的未来相联系,谁也不是算命先生,哪个父母也无法确定孩子的未来,特别是孩子未来选择什么职业以及该职业需要具备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那么,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如何以不变应万变?也许,最稳妥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打好科学基础,一条是提供活动机会,让他尝试展示或发现他的特长和优势,发现他在某方面的“特别灵”.如果没有发现也不要紧,因为这个“特别灵”有待时日,耐心是不可少的.传统教育用统一的规格打造统一的产品,其要害就是压抑和扼杀个性,其发展观是确定性的.
参考文献:2000年7月11日《科学时报》包国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