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思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21:02:33
我们应该如何思维
我们应该如何思维
我们应该如何思维
作为理性存在物,思维构成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人们都把思维理解为对具体事情的思考.实际上,这也是普通人对思维的理解.我这里讲的“思维”,指的并不是这类思维,而是指思维对自身的思维.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人们很容易把“我思考某事”与“我思考我自己是如何思考某事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区分开来.前者把“某事”作为“我”思考的对象,后者把“我自己是如何思考某事的”这一思维方式作为“我”思考的对象.我要讲的是后一种思维,实际上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就是批判地反思人们日常思维方式的结果,它将按照以下三个方面,以递进的方式展开. 什么是有效思维 如果从有用性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思维,人类思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无效思维”;二是“有效思维”.前者是指不产生积极效果的思维,后者是指产生积极效果的思维. 从常理讲,人人追求的都是有效思维,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大量无效思维.比如,不少物理学家前仆后继,致力于对永动机的构思和制造,但是,按照赫尔姆霍茨的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制造永动机的任何构想实际上都是无效思维.如果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不少文学作品的主题就是讽刺、谴责无效思维.比如,俄罗斯小说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每天从早到晚穿着睡衣,头脑里构思着改革自己农庄的种种计划,但由于他从不付诸真正的实践,所有这些思维上的劳作注定都是无效的.又如,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卖牛奶女孩》也是对无效思维的生动的批判.一个女孩头上顶着一罐牛奶向市场走去.她的想象力开始急速地运转起来:她在市场上卖掉了牛奶,买进了小鸡,小鸡长大后孵出了鸡蛋,她卖掉鸡蛋,又买进了小鸡……她变成了全村最富有的女孩.在晚会上,村里最英俊的一个男孩前来邀请她跳舞,她把扶着牛奶罐的手向他伸去.结果,牛奶罐掉下来了,牛奶泼到地上,白日梦消失了.一切都是空的. 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都会竭力避免无效思维,追求有效思维.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有效呢?在我看来,应该确立以下六种意识. 既要守规则也要懂权变 中国古人把自己信奉的规则或规范(当然包含道德规范)称作“经”,把具体情景中的变通称作“权”.一个人如果只守住经,在变幻莫测的具体情景中不会权变,他的思维方式就是教条主义的;反之,一个人如果不信奉任何经,只会在具体情景中变来变去,他的思维方式就是机会主义的. law意识 这里借用law这个英文名词,因为law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规律”,如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等等,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发现它们,但不能创造它们;另一种是“法律”,法律是人们自己制定(创造)出来的,而又必须加以遵守的基本准则.在汉语中,我们找不到兼具上面两种含义的对应词,所以只好用law这个词.人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思维与之打交道的外部世界是有规律的;同样地,他们的思维与之打交道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等)是受法律制约的.只有当他们的思维同时遵循外部世界的规律和人际关系中的法律时,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自然规律、如重力规律而言,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进深水会被淹死,如果哪个人的思维要与这条规律抗衡的话,结果一定是不妙的.就社会发展规律而言,民主政体的现代社会对专制政体的传统社会的取代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袁世凯偏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称帝,结果在一片讨袁声中一命呜呼. 情景意识 在人类自己制定的准则中,比较起来,“法律”(law)是最根本的,即使不赞成也得照办,而由政府、团体、单位或公司颁布的“规则”(rule)或“规范”(norm)则不具有法律这样的刚性,但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约束力.所谓“情景”(situation),是指人们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特殊的情形.一旦处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人们就应该学会变通,从特殊情景出发,灵活地对待平时信奉的“规则”或“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情景意识也就是灵活变通的意识. 中国古人把自己信奉的规则或规范(当然包含道德规范)称作“经”,把具体情景中的变通称作“权”,从而把“经”与“权”的统一理解为有效思维必须遵守的原则.比如,尽管儒家主张“男女授受不亲”(经),即男女间肢体不能接触,但如果一个女人掉到河里,一个男人经过,当然应该伸出手去把她拉上来(权).如果这个男人执于经而不会权变,那就太迂腐了.《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载的“刻舟求剑”的故事、《韩非子·五蠹》中记载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实际上都是古人对这种匮乏情景意识的僵化思维方式的嘲讽. 在变幻莫测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善于变通的情景意识在有效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把“经”(原则性)和“权”(灵活性)辩证地结合起来. 既要知角色也要善换位 善于肯定他人的优点、善于关心他人正在思考的问题、善于解决他人面临的困难,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双赢”.在某种意义上,换位意识也是对角色意识的补充. 角色意识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对同一个人来说,他又在不同的情景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比如,某个中年男子,对于他所在的公司来说,他是总经理;对于他的妻子来说,他是丈夫;对于他的儿子来说,他是父亲;对于桥牌俱乐部来说,他是一个成员.由于他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他还可能充当其他的社会角色.这个男子应该明白,如果他的思维在不同的情景中都要变得有效,就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情景中的角色进行思维,决不能混淆不同情景中的不同的角色.道理很简单,如果他把总经理对待下属的思维方式搬用到他的妻子或儿子的身上,那么没有不失败的. 换位意识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思维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与他人的交往.如何使交往的愿望达到预期的效果?换位意识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知道,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人思考问题总是从“我”开始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寻求与他人交往的思维中,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几乎都是无效思维.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像一只黑箱.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时,看起来他们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伸手就可以触摸到,然而,在两个人相互之间并不了解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实际距离却非常遥远,就像两只黑箱,大家都看不透对方.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要求,几乎都不可能被对方所接受.只有换位意识才能真正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所谓“换位意识”,就是一方主动地站到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甚至出主意帮对方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这样一来,双方建立了感情上的联系,对方也就愿意帮助提出要求的一方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既能保持自觉的角色意识,又能设身处地地做换位思考,那么无效思维决不会与他结伴而行. 既要明风险也要会表达 所谓“表达意识”是指通过语言,把已经考虑好的想法准确地、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合情合理”,是指在表达中应该处处顾到全局,不要因为强调一种倾向而忽略了相反的倾向. 风险意识 所谓“风险”(risk)就是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意外的困境、危机与凶险.我们大致可以把风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第二类是社会灾难,第三类是个人生命的危险.“达摩克利斯之剑”生动地启示我们:个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处于死亡的威胁之下.中国人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又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担忧的正是突然降临的意外的风险. 然而,在日常思维,尤其是未经生活磨难的青年人的日常思维中,缺少的正是这种风险意识.人们习惯于把“逻辑上的可能性”等同于“生活上的可能性”.所谓“逻辑上的可能性”,即理想状态下的可能性,至于“生活上的可能性”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意外的风险.只有牢牢地确立风险意识,才能对各种意外应付裕如. 中国人说:“人算不如天算”;又说:“百密难免一疏”.人的思考、推理、筹划即使十分严密,也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考虑进去.《礼记·中庸》告诉我们:“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只有未雨绸缪,确立风险意识,才能在筹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确保思维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达意识 众所周知,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方面,思维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进行;另一方面,思维也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在表达中,思维才成为现实.我们只能根据一个人的语言表达去了解他的思维情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表达看作思维的一部分,把表达意识看作有效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通过语言,把已经考虑好的想法准确地、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 这里所说的“准确”,按照我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该精确的地方必须精确,另一方面是指该含混的地方必须含混.“合情合理”,则是指在表达中应该处处顾到全局,不要因为强调一种倾向而忽略了相反的倾向.否则不但可能导致无效思维,还可能暗中与别人结下梁子.卡耐基在他的著作中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美国实业家洛克菲勒去视察自己旗下的一家工厂,发现三个青工正站在“不许抽烟”的牌子下抽烟.如果洛氏上去训斥他们,甚至把他们开除,也并不是离谱的事情.但洛氏没有这样做.他微笑着走到三个青工面前,从自己口袋里取出雪茄烟,每人发了一支,笑着说:“小伙子们,如果你们到吸烟室里去抽烟,我将感谢你们.”三个青工兴高采烈地走了.一场剑拔弩张的冲突就被洛氏合情合理的表达化解了. 既然思维只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重视表达意识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达问题,思维所期待的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既要学习好问也要批判辩证 假如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思维的概率很高,已经很不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达到创造思维的境界.创造思维蕴含着有效思维,但又不能归结为有效思维,因为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还需要更高的智慧.在我看来,创造思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如果人们自觉地确立以下四种意识,不但能接近,甚至完全有可能进入这种思维方式. 学习意识 按照我的看法,“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狭义的,即学校里的学习;另一种是广义的,包括获得知识、信息和感受的一切学习形式在内.我这里说的“学习意识”是指广义的学习,也就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我在这里之所以如此强调学习意识,因为学习意识是创造思维的前提,只有尊重前人和同时代人已有的成果,才可能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总之,我们应该站在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而不是撇开他们思考问题.否则,创造思维与胡思乱想又有什么区别? 问题意识 如前所述,确立学习意识,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只有学习的愿望,从不对自己学习的东西产生疑问,这样的学习是没有用处的.完全可以说,学习意识的灵魂是问题意识. 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探究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阅读文本,还是听别人做讲座,总会有一些疑惑(问题)从我们心中产生.其实,这些问题是人们思维中最珍贵的东西.据说,在弗洛伊德的书房里,悬挂着奥古斯丁的名言:“如果怀疑,立即去求证.”其实,中国人所崇尚的“学问”,既包含“学”字,也包含“问”字.没有问题,何来学问!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对于创造思维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某种意义上,新提出来的问题越是基本,越是重要,提出者的创造能力也就越强,其影响也越是深远. 总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疑问或有了疑问不加以解决的学习,就像把无数“零”加在一起,结果仍然是“零”.问题意识是通向创造思维的桥梁. 批判意识 如果说,学习意识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那么,批判意识就是对这个基础本身进行清理.我们甚至可以把“批判”理解为否定意义上的创造.尤其是哲学上的批判,直接诉诸一个观点乃至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论预设,因此非常深刻.比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到禅宗中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机智的小和尚当着老和尚的面,把一口痰吐在佛像的脸上.老和尚指责他,他振振有词地回答:“师傅,您不是说佛无处不在吗?既然如此,我不管往哪里吐痰,都会吐到佛的身上,不如直接吐到他的脸上.”在这里,小和尚的驳斥直奔老和尚观念的理论预设——佛无处不在.尽管强调“佛无处不在”充分肯定了佛的法力无边,但同时也给佛带来了不少麻烦.其实,生活的辩证法是:抬高某人必定也包含着对某人的蔑视,因为被抬高者在被抬高之前必定站在低处;同样地,贬低某人也必定包含着对某人的尊重,因为贬低者在被贬低之前必定站在高处.总之,批判意识就像拆毁基地上的旧建筑物,而旧建筑物被拆毁得越彻底,新建筑物也就越可靠,创造思维的幅度也就越大. 逆向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维通常只能顾到一个维度,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相反的维度掩盖起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逆向意识常常会揭露出被掩盖着的相反的维度,从而为思维注入新的契机.比如,住在同一个宿舍的S对T说:“快把纱窗关起来,不要让蚊子飞进来.”S的话表明,他考虑的只是问题的一个维度,即不要让蚊子飞进来,但他完全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另一个相反的维度:把纱窗关住后,房间里的蚊子又如何飞出去呢?其实,《战国策·齐策二》中记载的“画蛇添足”的故事就是把对的结果改成错的结果的范例.总之,逆向意识要求人们的思维不局限于一隅,而是灵活地跳跃到不同的端点上去,从而为思维开出一条新路.逆向意识常常会创造思维上的奇迹,实际上,它本身就是创造思维的特殊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创造思维比有效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创造思维并不是不可企及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要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创造思维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既要“埋头拉车” 也要“抬头看路” 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日常生活世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忙着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筹划,四处奔波.然而,或早或迟,他们的生存会出现裂口,如A在一场偶然的车祸中变成残疾人,B的小孩突然得了白血病,C在生意场中被合伙人骗得倾家荡产,D被自己的恋人无情抛弃等等.在所有这些裂口中,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裂口是死亡.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们全身心地致力于财富和权势的追求,忘记了周围隐藏着的这些裂口.一旦它们突然出现在脚下,他们的思维就会超越日常生活世界,进入到我称之为“生命意义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开始拷问自己:“我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显然,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就是超越思维.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思维是很难跃居到超越思维的层面上去的,即使由于遭遇到生存的裂口而跃居到这个层面上,也会很快地从“生命意义世界”退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