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艺术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地哪些思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18:56:55
彩陶艺术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地哪些思考
彩陶艺术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地哪些思考
彩陶艺术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地哪些思考
要了解彩陶的生产背景及其绘制,就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彩陶.所谓“彩陶”,是指一种会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样的红褐色或棕色的陶器.它是用手捏制的,造型优美.下面,我先谈一下彩陶的生产背景.
彩陶的生产背景
在此从人类为什么生产彩陶以及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这两个方面来简要说明.
一、人类为什么生产彩陶
显而易见,人类发明陶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那么为什么又制作彩陶呢?它反映了人类的什么需求?
从彩陶的器类来看,早期彩陶如大地湾文化只限于饮食器,仰韶文化则扩大到盛水的瓶、壶形器,到了马家窑文化进一步扩展到瓮类等储藏器,总之,在彩陶发展的历程中,器类不断增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集中在盛放水和食物的器类上.从出土位置来判断,它们有的在房址或灰坑中,有的作为随葬品而出土于墓葬中.马家窑文化中期以后,随葬品中的彩陶器增多,有时一个墓中竟随葬数十件彩陶.这些现象说明,彩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而且还以随葬精美彩陶的形式来寄托对死者的怀念与尊重.
彩陶纹饰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以点、直线、弧线构成的几何形花纹,它们美观而富有韵律,数量最多;第二类,植物形纹饰,如叶瓣纹、豆荚纹、花卉纹,数量较多,其中以源于关中地区的“圆点勾叶弧三角”纹,即玫瑰(或月季)花纹标志性最强、流传最广,大半个中国的彩陶文化皆使用类似图案;第三类,动物形纹饰,如鱼、鸟、蛙、羊、狗等,此类纹饰数量不多,但极具特色,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动物类图形大体上均属性情温和、与人和谐共处的常见动物,极少猛禽异兽.少见的人形纹也可归人此类纹饰,如人面纹、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盆、辛店文化的放牧图;第四类,独特的、意义不明的、神秘而怪异的一些纹饰,如 “山”字纹、八卦形纹等.它们也确实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许多学者对彩陶纹饰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应该尽量避免片面、生硬的解释和引申,以免走人误区或误导读者.
认真分析这四类纹饰,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纹饰的主体,即第一类是装饰花纹,制作的目的可以说是单纯的对美的追求.史前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在天天接触的常用陶器上,选择最显眼的位置,运用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高超地展现出了他们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第二、三类纹饰描绘了人类视野中美好的自然界,将常见的动植物形象艺术化、抽象化,表达了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从此类纹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始人眼中的世界,而且还能窥见他们古朴纯真的美好心灵.第四类纹饰可能反映着当时人类精神层面的某种信仰、崇拜、认识,这些一时还令人费解,但同时又是公众很感兴趣,并且寻求各种解释的纹饰.这是研究者大展宏图的领域,不妨积极鼓励有识之士的探索,以及各种合理的有充分根据的阐释,但不提倡那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令读者不知所云的空洞发挥.
综上所述,彩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美化生活,先民们对美的渴望成为制作彩陶的原动力,在新石器的特定历史时期,陶器成为人们展示艺术才华的主要天地.
距今上古时期的中国各文化类型的彩陶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风格:或秀美;或繁丽;或明快;或柔和;或刚健;或精致;或粗豪.尽管各文化类型彩陶的面貌千姿百态,但是在中华民族形成的长期过程中,这些文化类型的彩陶,有的承袭发展; 有的相互影响;有的彼此融合,又具有共同的艺术特点,并且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下面,对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试作探讨:
距今(一)以意写形 中国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表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想和设计意图.彩陶艺术的立意,是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功能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成员共同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念. 中国彩陶兴盛于氏族社会晚期,这也是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图腾艺术同样要反映于彩陶中,图腾形象是一种人格化的启然形象,体现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即认为人和自然万物通过神灵是可以相互转换和相互渗透的,因此图腾艺术中的自然形象只不过是人与自然物的联系和媒介,不必照实地摹绘自然形象.艺术上着重表现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的关系,注意事物内在的构成的基本形态和运动方向,而不是外在的再现对象的自然形体.图案所取的形象能够表达出意就可以了,只需取富有特征的一部分形象作示意性的表现,也就是运用意象表现的方法.我们在上文例举过许多彩陶图案中的自然纹样演变的例子,当最后这些自然形的写实纹样发展变化为写意纹样时,虽然看不出原先具体的自然形象,但仍能意会到由纹样原型基本形态构成图案所产生特有的节奏、韵律和运动感.以意想中的自然气氛的描写,替代了对自然物固有形体的摹拟,即由对自然物的描写由实写转为虚写,只求"画以立意".由于中国彩陶艺术注重立意,即以意取形,以意设形,以意写形,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图案的构成不受自然形体的束缚而灵动多变.由于意的转借和复合,造成形的转借和复合,就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显示出卓越的构成能力,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貌.
距今(二)彩陶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 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上古时期的彩陶图案,除去写实纹样以外,图案中的几何形纹样大多作左右对称或分层排列,也有作等距的定点排列,图案是以静态为主的.而中国的彩陶图案,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彩陶图案是以动态为主的,常把花纹组织在动的格式中,而有跃动奔放的气势,花纹也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在动的格式中充分舒展,使图案具有流畅柔美的抒情风格.
距今中国彩陶的许多图案采取动的格式,与其特有的图案定位方法有关.中国彩陶多采用以点(圆)定位的方法.这些用来作为图案定位的点和圆多为奇数,常以三点成正三角形排列,这种等距三点所连接的线是呈六十度角的斜线, 而这种角度的斜线是运动感最强的.但另一方面这种等距三点所构成的正三角形呈金字塔形,有着稳定的外形.而正三角形颠倒时,即成倒三角形,又给人最不稳定的感觉,因此这种等距三点定位的图案,包含着两种相反对立的因素,是相生相克地反复运动着的,因此显得很耐看.此外这种以点来作为图案定位的方法,从图案定位点的各方都能延伸出纹样,交错回旆地占据空间,在最小的制约下获得最充分展开图案的自由,从而使图案的节奏在静中见动,动而不乱,乃至变化无穷.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一件未画完的彩陶上,仅画着成正倒三角形连续排列的等距定位点,而大墩子的其它彩陶则用这种等距定位点构成了动的不对称的图案.庙底沟类型彩陶还以不等距的定位点构成流动散点式的不对称图案,而这种图案是以统一的造型和动势的花纹构成,仍然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这种流动散点式构成的图案是构成形式中的自由体,而这种构成形式不仅是中国传统图案构成的一种主要形式,而且对中国绘画也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距今在中国彩陶和各种动的格式中,旋式是一种主要的图案格式.彩陶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旋式:马家窑类型彩陶上有以一个大旋纹占满画面, 而以中间的旋心来制动图案的全局.马家窑和半山类型、大汶口和大溪文化彩陶图案中,有作二方连续而相反相成的旋纹,像转动着的辐辏一样.马家窑和半山盆、钵内有以三个以上的旋心连成一圈旋纹,有着不住地循环旋动的感觉.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也有一上一下、勾连而成的涡旋纹,最后简化归纳成太极式的旋纹.彩陶图案中各种样式的旋纹,以反复不休循环不已的旋动,突破固定空间的限制而持久地律动.旋式纹样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一直被延用发展着,成为传统图案的主要格式之一.
距今彩陶图案中的斜列式也是一种具有动感的格式.如果说旋式是曲线的流动,那么斜线式则是直线的冲动.如庙底沟类型晚期彩陶中不对称的流动散点式构成的图案,就是以斜列格式统一的.在庙底沟、马家窑、半山等类型文化的彩陶上, 还有斜列式和旋式结合而构成的图案,等距交错式的旋动.此外,彩陶图案中还有波状、垂弧、折线、之字形等动的格式.中国彩陶图案主要采用动的格式,以连续不断的运动突破空间和引用的限制,表现出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强盛的创造力.
距今(三)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中国的原始艺术中,最发达和主要因素之一的是图腾艺术,图腾艺术也可以视作是族文化的徽纹,因此要求简明、醒目,彩陶图案能用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纹样来标志出某种图腾或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比如庙底沟彩陶的正面飞鸟纹的形象只用一个圆点、 一个弧形三角和三根细短线来表示.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相反的弧线来示意.其它如半坡彩陶的鱼和人面结合纹;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八角星纹;石岭下彩陶的月牙形鲵鱼纹;马家窑类型彩陶的米字或十字纹、蛙形纹;半山、马厂类型彩陶的神人纹;火烧彩陶上的蜥蜴纹;辛店文化彩陶的日月纹和羊头状双钩曲纹;沙井彩陶的水鸟纹等,都是具有徽号性质的纹样,这些标志性纹样的造型单纯而鲜明,具有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
距今远在七千多年前的老官台文化大地湾一期彩陶钵内就绘着具有标记性质的彩绘符号.而半坡、马厂、四坝等文化类型彩陶上也有刻或绘写的带有文字性质的指事符号,大汶口文化陶器上刻有鸟和山、斧等属于象形的符号.而以后出现的甲骨文,则是由指事和象形相结合的会意文字.有的甲骨文,也是图腾的简约标志,同样是把物体本身或物体之间的联系用简炼的标志性纹样概括出来.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抓住本质而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凝炼成标志性很强的纹样.而这种纹样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装饰艺术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距今(四)彩绘纹样与造型完美的结合,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最早以彩绘纹样图案与造型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中国彩陶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谐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而设计出图案的骨式和在器物上的部位.如上文已述的大汶口文化和半山类型的腹部圆凸的彩陶,无论在正平视和俯视时都看到完美的图案画面,体现出卓越的立体设计技巧.尤其彩陶纹样随着彩陶器形的各部分的构成和外形的变化而相应地起承转合.中国彩陶的造型既符合实用的要求,而绘于器形上的纹样又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族文化的风采.有的彩陶如鸟形壶、兽体双联罐、人形罐、人头形器口瓶等,纹样与造型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种浑然一体地表现其立意的艺术手法,自彩陶起始,也成为我国工艺美术和传统雕塑的一种具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距今(五)由于彩陶图案有明确的立意,于是有肯定的造型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动的图案格式给人以强烈兴奋的感觉,使图案具有扩动的力量感,对人们产生很强的直觉的吸引力.标志性强则是省略去被描绘物象的特点不明显的细节,而集中地表现具有特征的鲜明的形象,使纹样的直观性很强,直接地给人以一目了然的印象,造型和纹样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整体的感受.由于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中国彩陶的单纯强烈的艺术风格,从而强有力地表现出氏族社会晚期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和美的观念,至今使我们感到文明时代开拓者的雄浑强烈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