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4:42:58
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
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
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
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
很快变成蓝色.
取一支试管加入1%淀粉溶液5滴和2毫升水,然后加一滴1%碘液,颜色如何变化?将试
将2毫升淀粉溶液加入A试管,将2毫升蔗糖溶液加入B试管,然后分别加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各2毫升,将两支试管在温水中放置5分钟,取出试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斐林试剂,然后放在50--65摄
将2毫升淀粉溶液加入A试管,将2毫升蔗糖溶液加入B试管,然后分别加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各2毫升,将两支试管在温水中放置5分钟,取出试管,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斐林试剂,然后放在50--65摄
淀粉的水解实验: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的H2SO4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min~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2SO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
1、李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号为A、B、C的三支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1)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碘液,摇匀,可见试管溶液呈 色(2)再在A管内加入2毫升胰液,B管内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液,C
1、下图所示,三只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1)三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A管 ,B管 ,C管 .(2)将三只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盛有37摄
李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去标号为A,B,C的三只试管,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在三支试管内各滴5滴碘液,摇匀,可见试管溶液呈( )色.
这是我做的实验,5支洁净的试管,各加入土伦试剂2ml,然后按顺序分别加入2%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麦芽糖溶液,蔗糖溶液和1%的淀粉溶液各5滴,水浴加热后的现象.前四个都明显出现了银镜,淀粉的
在3个试管中各加入淀粉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稍后,在C试管中滴加一滴碘液.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个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
一道关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生物题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中滴入稀碘液,C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将三支试管震
消化酶特性的实验在A、B、C3支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稀淀粉糊.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3支试管内各滴2滴稀碘液,摇匀,可见试管溶液均呈()色.2.再在A管内加入2毫升胰液,B管内加入2毫升煮沸的唾
三根试管8毫升5毫升3毫升8毫升试管灌满如何量出5毫升试管里有4毫升水和8毫升试管有1毫升水,3毫升有3毫升三根试管,8毫升,5毫升,3毫升,8毫升试管灌满.如何量出5毫升试管里有4毫升水,和8毫升
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1、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37℃,5min2、2ml淀粉溶液+2ml清水 37℃,5min3、2ml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 37℃,5min4、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95℃,5min5、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关于化学与生活选修1的实验问题加碘食盐的检测(KIO3)取试管,加入食盐和水,滴两滴盐酸,加入KI溶液,再滴淀粉溶液检验,出现蓝色.5KI+KIO3+3H2=3I2+3H2O再震荡,蓝色变无色,请解释现象.请问I2和什
关于CuCl2,FeCl3,NaOH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毫升CuCl2溶液和,FeCl3溶液(溶液的颜色为____色),然后分别在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1毫升左右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CuCl2溶液的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用实验证明用淀粉部分分解(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向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4mL淀粉溶液.1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2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加热4一5分钟,待溶
有关唾液淀粉酶的实验题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和C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中滴入稀碘液,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出现的现象是?将三支试管震荡后,放
在试管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再加入5毫升酒精,摇晃试管,便溶液均匀混合,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到试管微热是由于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