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要真实的历史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8:46:08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要真实的历史故事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要真实的历史故事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要真实的历史故事
姓名字号: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
元,故亦称元宏
生 卒 年:公元466~499年
出 生 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
民 族:鲜卑族
信 仰:佛教
特 长:诗赋
历史评价
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一生成就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肖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名人年谱
公元471年,拓跋宏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