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各位大侠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顺便问问:豆腐是什么时候传入四川的?再次打搅各位大侠告诉我那些典籍记载到豆腐历史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4:51:39
麻烦各位大侠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顺便问问:豆腐是什么时候传入四川的?再次打搅各位大侠告诉我那些典籍记载到豆腐历史的,
麻烦各位大侠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顺便问问:豆腐是什么时候传入四川的?
再次打搅各位大侠告诉我那些典籍记载到豆腐历史的,
麻烦各位大侠告诉我一些历史名人与豆腐的典故,顺便问问:豆腐是什么时候传入四川的?再次打搅各位大侠告诉我那些典籍记载到豆腐历史的,
大才子金圣叹是个对幽默一以惯之的人,他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另一个视死如归的是瞿秋白,自如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豆腐天下第一.”
这两个人在最后时刻都提到了一种东西,豆腐.
中国的美食家似乎都偏爱豆腐.陶谷的《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贵族们盛行吃的“小宰羊”,其实就是豆腐,这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记录了.苏东坡有诗云:“煮豆为乳脂为酥”,陆游的“旋压犁祁软胜酥”,也是说的豆腐.放翁在《老学庵笔记》中还曾津津乐道于嘉兴豆腐店的韵事.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有“东坡豆腐”和“雪霞羹”,前者相当于如今的锅塌豆腐,是把豆腐先油煎再红烧的;后者是豆腐切碎与芙蓉花烧制而成的,豆腐洁白如雪,芙蓉花色艳如晚霞,故名.这两个菜如今在杭州还吃得到.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录最多的是豆腐,有“冻豆腐”、“虾油豆腐”、“蒋侍郞豆腐”、“杨中丞豆腐”、“王太守八宝豆腐”、“程立万豆腐”、“庆元豆腐”、“张恺豆腐”等不一而足.其中最有名是八宝豆腐,是康熙赏赐给王太守的,在苏杭一带流传.其做法是把豆腐用纱布挤成泥,再与火腿、笋干、干贝、虾仁之类同烧而成.而最有趣味的是“程立万豆腐”,现已失传.袁子才在乾隆23年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两面金黄,无丝毫卤汁,有车螯的鲜味.第二天他告诉了另一个馋嘴查宣门,查说“我能做!”后来袁子才真的去查家吃了,一吃便大笑,原来是查是用鸡脑做的,真油腻呵!与程家有天壤之别.可惜一年后程立万就去世了,袁枚后悔了半辈子.
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很有名,工诗文,也善料理.《茶香室丛钞》中说:“文思善为豆腐羹,至今犹有效法者,谓之文思豆腐.”其做法是把豆腐切成细丝,再与冬笋、冬菇、火腿等一起做成羹.《调鼎集》中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梁实秋先生最爱吃的是“鸡刨豆腐”,很有风味.把一块老豆腐在热油锅里用筷子捅碎,捅得乱七八糟,略炒一下,打入一个鸡蛋,再炒,加大量葱花.饲养过鸡的人都知道,一块豆腐被鸡刨过后是什么样子.梁家的“厚德福”酒楼,还有一道轻易不做的名菜“罗汉豆腐”,大至与“八宝豆腐”相当吧.
在我的味觉记忆里,青岛的“三虾豆腐”,湘菜的“鱼籽豆腐”,上海的“油豆腐粉丝汤”,“泥鳅钻豆腐”,北京的“老豆腐”,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武汉老通城的“包袱皮”等等,真是千姿百态,各有风味,真是一夜都说不完.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种:一种是济南的“镜箱豆腐”,是把豆腐切成方块,里面挖空,装入肉馅,清蒸后再浇汁,豆腐借味“借”得好.我私下称之为“棺材板”.另一种是昆明的“烤豆腐”,缘起于抗战“跑警报”时期,把豆腐先过卤水,再用子母火反复烧烤,色泽金黄时一撕两半,里面洁白如玉,沾鲜辣水汁,外焦里嫩,香热动人.由于多是跑警报的青年学生们光顾,时间久了吃烤豆腐者多有佳偶,因此被称为“恋爱豆腐果”.
臭豆腐与名人
鲁迅
一代文豪,代表作之一《孔乙己》中“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算‘窃’”,“多乎哉,不多也!”,让人忍俊不禁,茴香豆、绍兴老酒、绍兴臭豆腐“三味”绍兴小吃因其妙笔而名闻天下.
慈禧
清朝皇太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女中豪杰,喜食臭豆腐简直到了嗜吃的程度,每周必食一次,北京的臭豆腐口味之多,花样之繁,皆因她广征所致,到了清末,臭豆腐已广为流传.
毛泽东、彭德怀、徐特立、叶剑英、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湖南来,都要进“火宫殿”品尝臭豆腐一番.毛泽东当年年轻还在长沙读书时,吃了一次当地有名的“火宫殿”臭豆腐,觉的口味不错.1958年荣归故里,再吃,赞道:“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革期间,造反派在“火宫殿”的墙上大写特写了一条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关之琳 每周必食一次港式臭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