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5:04:04
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玖玖泰丰,十年验厂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过验厂!以下资料由深圳玖玖泰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  1目的

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
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

检验与试验管理程序是什么来的呀?
玖玖泰丰,十年验厂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过验厂!以下资料由深圳玖玖泰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
  1 目的
  为对进料、生产、成品等按规定执行规格作业,确保产品质量,控制不良产生,特定立此文件.
  2 适用范围:
  2.1进料原料、辅料之检验(本司包材与产品质量无直接关系,且包材为客户回再利用,故列入免检项目,不在此文件要求之内).
  2.2生产半成品、成品检验
  3 定义:
  (略)
  4 职责与权限
  4.1.质检部:
  4.1.1进料、生产、成品检验标准之制定
  4.1.2进料、生产、成品检验之执行
  4.1.3检验不良之标识
  4.1.4 客退品之确认、标识
  4.2生产部
  4.2.1 检验不良之隔离
  4.2.2 检验不良之处理(含重工,返修)
  4.2.3 检验不良之原因分析及改善
  4.3仓库
  4.3.1进料物料之点收、贮存、保管
  4.3.2进料不良之隔离
  4.3.3 合格成品之入库作业
  4.3.4 客退品之点收及隔离
  5.作业流程图
  (略)
  6.作业说明
  6.1检验标准之定订
  6.1.1质检部制订相应的检验规范及检验水准,一般执行《MIL-STD-105E》正常抽样II级检验水平之要求,在特殊状况下可适时选择放宽、加倍检验或免检,或规定其它的检验方式,但需满足产品品质的要求..
  6.1.1.a 若供货商之交货质量、生产线之制造质量甚为稳定,且对产品特性不会造成功能性之影响时,可采用放宽检验;
  6.1.1.b若供货商之交货质量、生产线之制造质量波动较大或有重大质量异常,且会对产品特性造成功能性之影响时,可采用加倍检验;
  6.1.1.c若供货商之交货质量、生产线之制造质量甚为稳定,且对产品特性不会造成影响时,可采用免检验;
  6.1.2质检部依产品之特性,确定重点检验控件目,确立AQL或相应之检验水准.
  6.1.3质检部依据产品特性及客户要求、客户之纸格或样板等要求作为各阶段检验之依据.
  6.2 进料检验
  6.2.1 供货商或客户有材料、辅料等交货时,IQC依相关规格之要求对其外观、数量、规格、型号等项目进行检验,依IQC检验规范执行;
  6.2.3 IQC将检验结果记录于《IQC检验报表》上;若有异常或有不符合规格要求项目时,,IQC应判此物料不合格,在包装上贴不合格标签,予以标识、隔离;将结果记录于《IQC检验报表》,同时知会业务部等部门,必要时与客户联络,确认处理方式.
  6.2.3.a若该批物料确认不会影响产品各性能参数时,可特采使用,客供品需惩得客户同意;
  6.2.3.b若会影响产品性能造成一定影响时,但经返工或特殊处理(挑选)后,可以改善之不良,应返工后方可上线使用,如外观不良;若无法返工之不良,可作退货处理;或与客户联络,讨论是否可以允许,若客户可允许时,可上线生产,否则不得上线使用.
  6.2.4 IQC对进料检验,包括对材料成分表、有害物质检验报告或供应商检验报告的确认与核对,必要时需要有第三方提供的相应报告.
  6.3生产过程检验
  6.3.1 巡线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对生产中之产品作检验,对于不符合要求之项目,于《巡线检查表》上作记录,并与相关人员或客户取得联络,确认处理.
  6.3.2 对于因人员作业不当造成之不良应知会当事人,请其改善,必要时与相关组长、主管等管理人员联络,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6.3.3 巡检发现不良时,品管人员在《巡线检查表》上加盖“不合格”章,并要求对该批所有已完工之产品进行全数检查或返工.确认符合规格要求时,此批产品方可流放下道工序.
  6.4成品检验
  6.4.1 成品检验人员严格依照客户要求、检验规范及客户样板之要求执行检验作业.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表》上;包装完成的产品,需在每一包装箱上加盖“合格章”(依客户要求为准).
  6.4.2 当发现有不良发生时,成品检验人员应在《成品检验表》上盖上“不合格”章,依巡线检验之相同流程返回生产线处理.
  6.6产品性能试验
  质检部依产品特点及客户要求制订《产品性能检验规范》,包括抗拉、拉链顺滑、跌落、色差等项目的试验要求及试验频率,并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性能试验,记录于《性能试验报告》上.
  7.参考文件:
  《品质手册》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纠正与预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