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是什么变的,为什么现在变的特别的少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0:10:44
萤火虫是什么变的,为什么现在变的特别的少了?
萤火虫是什么变的,为什么现在变的特别的少了?
萤火虫是什么变的,为什么现在变的特别的少了?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4种.萤火虫在我国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古代中国人认为萤火虫为腐烂的草或腐烂的根变化而成,在《礼记》和《汲冢周书》等很多古书中有类似的记载,以明代医学大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最详: “ 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吕氏月令所谓 ‘ 腐草化为萤 ' 者是也;一种长如蛆蠋,尾后有光,无翼不飞,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萤蛆,明堂月令所谓 ‘ 腐草化为蠲 ' 者是也,其名宵行,茅竹之根,夜视有光,复感湿热之气,逐变化...
全部展开
古代中国人认为萤火虫为腐烂的草或腐烂的根变化而成,在《礼记》和《汲冢周书》等很多古书中有类似的记载,以明代医学大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最详: “ 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吕氏月令所谓 ‘ 腐草化为萤 ' 者是也;一种长如蛆蠋,尾后有光,无翼不飞,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萤蛆,明堂月令所谓 ‘ 腐草化为蠲 ' 者是也,其名宵行,茅竹之根,夜视有光,复感湿热之气,逐变化形成尔;一种水萤,居水中,唐 · 季子卿水萤赋所谓 ‘ 彼何为而化草,此何为而居泉 ' 是也。 ” 李时珍所称的无翅萤火虫实际上是萤火虫的幼虫。李时珍认为茅、竹的根在夜里看有光泽,在湿热之气的作用下就会逐渐变为萤火虫。而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用物极必反的道理来解释腐草化萤: “ 离明之极,故幽类变为明类也。 ” 即茅、竹之根在地下深埋太久,经常见不到阳光,久之就会变成萤火虫。腐草化萤之传说还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如 1712 年日本寺岛良安的《和汉三才图会》就有茅草之根变成萤火虫的记载。即便在科学知识较为普及的今天,仍然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萤火虫的来历。杨平世教授 1996 年曾在网络上对我国台湾省群众进行萤火虫知识问卷调查,在应答的 60 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仍然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化。这种错误观点主要跟大多数萤火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关。实际上,萤火虫是一类在一亿年前就已出现了的肉食性甲虫,它们多以蜗牛、蛞蝓、蚯蚓等小动物为食,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不同的发育阶段。不仅成虫能发光,而且卵、幼虫,甚至蛹期也能发光。
收起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4种。萤火虫在我国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
全部展开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约54种。萤火虫在我国各地皆有分布,尤以南部和东南沿海各省居多。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