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0篇 字数较少的 文言文 原文 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4:07:26
求10篇字数较少的文言文原文翻译求10篇字数较少的文言文原文翻译求10篇字数较少的文言文原文翻译是不是要这样的内容,网上有啊.只是要自己整理一下.片段文言文翻译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

求10篇 字数较少的 文言文 原文 翻译
求10篇 字数较少的 文言文 原文 翻译

求10篇 字数较少的 文言文 原文 翻译
是不是要这样的内容,网上有啊.只是要自己整理一下.
片段文言文翻译
  1、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y,=-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
  【译文】一般情况下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U平公曰:“善哉!”P{fYY
  【注释】①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Bj
  【译文】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沉下了脸,不高兴的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平公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说得好.”
  3、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土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土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⑤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aa/Yv
  【译文】动筒曾经在国学中听见博士辩论说:“孔子的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个人.”动筒于是就问:“有名的七十二个人,几个是成年的,几个是未成年的?”博士说:“书上没有记载.”动筒说:“先生读书,怎么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