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1:52:38
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三纲五常  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

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
  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存天理灭人欲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卷七)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孟子提出了“尽心”、“存心”、“养心”之学,“尽心”就是要在认识上达到自我超越,“知性知天”;“存心”也便是“养心”,即是养性知天,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的意思是人有不同,但初始共同的地方很多,但是由于习染性情就变的很复杂多样了,孟子在这个问题上认为人的“真我”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同哪?主要是因为人的私欲,所以他提倡要超越“自我”,实现“真我”,这也就是他发挥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也是他给宋明理学家留下一个可以发挥的地方.程颢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他和朱熹一样是从“理”上来的.他在《答张横渠定性书》中说的很明了,“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很麻烦不是这样几句就可以说明白的.  孟子还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人抛去自己的私欲,找到自己的真实性情内在潜能,真实的自我存在,由小化大,便可以成圣成神.他说这些,就是要讲这是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强调人有其正常的需要(“可欲”),所谓“私欲”并不是说人所的生理需要和生活需要,而是讲除这些正常需要以外的欲望.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同一般所言,朱子实际目的是为了重塑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而不是为了禁绝一切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