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那么像呢,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和英语有关系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04 01:31:32
为什么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那么像呢,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和英语有关系吗?
为什么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那么像呢,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和英语有关系吗?
为什么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那么像呢,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和英语有关系吗?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四十多年来拼音方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周恩来总理在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时指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根据这一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从1958年秋季开始,将汉语拼音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多年来,汉语拼音教材经过多种试验,进行过多次改革,教学质量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回顾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8年至1962年;第二阶段是1963年至1966年;第三阶段是1973年至1977年;第四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2年,从1982年至现在为第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这是汉语拼音教学的初级阶段.1958年秋季,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本中安排了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学习声母、韵母,r的用法和一声一韵的拼音方法;1959年春季使用的第二册课本中安排头母yw的加换,iou uei uen的省略及j q x和ü相拼ü上省写两点等规则;1959年秋季使用的第三册课本继续安排拼写规则,以加强巩固.
从这一阶段的拼音教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多而复杂.教材安排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全部内容,保持了《方案》的完整性、系统性,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教学内容太多,困难太大.为了减轻难度、分散难点,教材把四条拼写规则放在第二学期,这样安排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些音节第一学期是一个样子,第二学期又是一个样子.如“玩具”,第一学期教的是“uán jǜ”,第二学期要改为“wán jù”,又如“乌龟”,第一学期教的是“ū guēi”,第二学期改为“wū guī”,uei中的“e”被省略以后,调号得改标在“i”上.这样的音节如果是少数,学生还可以接受,要改换几十个音节,就大大增加了难度.学生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学会,而又极易混淆.
2.教学要求高,难度大.要求一年级小学生学会《方案》的声母、韵母、拼音方法和全部拼写规则.拼写规则有四条,j q x和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这一条比较容易,iou uei uen的省略就复杂了,怎样省略,省略哪个字母,省略后,调号怎么标,学生不容易弄清.最难记认的是y w的用法,学生要记住23个需要加换的音节,哪几个是加头母,哪几个是换头母,要让一年级小学生既能分辨又能记忆,这样的要求过高过急,是很不容易达到的.
上述教材的编法持续了五年,广大教师反映汉语拼音教学困难太多.有的学校因为条件不够,不教拼音;有的用了大量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好.方言地区困难更大,有的老师说:汉语拼音真难教,用了很多时间,不但没有起到帮助学好语文的作用,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位农村教师说:“学生刚一入学就碰上了学起来复杂、难记,而且枯燥的汉语拼音字母,感到很吃力,学生熬过这一段时间真是够受.”总的情况是花时间多,费力不小,效果不好,师生苦恼,家长不满.
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汉语拼音方案刚公布不久,人们对方案还缺乏认识,对它的作用估计不足,认为教汉语拼音是多此一举,不如用原来的注音字母,或者什么符号都不用,直接教汉字更好些.二是各地对小学教师没有普遍进行培训,不少老师对《汉语拼音方案》不熟悉,抓不住拼音教学的难点、重点.三是教材内容求多、求全、求系统,教学要求偏高,师生适应不了.四是拼音教学的经验少,教师对教材的编辑意图不很理解,无法驾驭教材.总之,大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
为此,有关单位,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同志,就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拼音教材的编排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
第二阶段,是汉语拼音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阶段.
1963年5月,中央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大纲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是辅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根据大纲的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重新编写了小学汉语拼音教材,并作了较大的调整与改进.特点如下:(1)一年级学生只学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大写字母、字母表,隔音符号等内容,分散在以后的各册教材中.(2)用变通的办法,避开头母y w的使用规则.y w当作声母教,用它们和韵母相拼,不便拼的整体认记.(3)带介音的音节,采用声介合母的方法,少教13个长韵母.(4)iou uei uen直接教省写式(iu ui un)和声母相拼.
以上的改进是成功的,它的好处在于:(1)拼音教学目的明确了,教学要求降低了,只限于辅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2)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字母和拼音方法上,暂时用不着的拼音知识,如大写字母、字母表、隔音符号等放在以后的各册中学,教学重点突出了,难度减轻了.(3)拼写规则(除j q x和ü相拼ü上省写两点规则外)变通了,简化了教学内容.(4)字母顺序的编排接近方案,便于学生掌握发音规律.
汉语拼音教材的改进,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使汉语拼音教学前进了一步.城市大部分学校,认为汉语拼音教材的改进,既科学又简便,好教多了,一般的学校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就可以教完.
但是方言地区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师仍然感到内容繁杂,教学时间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江苏丹阳珥陵地区40所小学就有28所不教拼音.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教育部门的领导、教研人员、教师的精力一般不放在教学研究上,致使一些老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得不到很好解决.二是改进后的拼音教材,仍然存在着内容多,教学时间比较长的缺点.如采用声介合母的办法,虽然可以少学13个复鼻韵母,但需将声介合母的音节记牢背熟,多学用它们和韵母组成的几十个音节.
第三个阶段是一个特殊阶段,是汉语拼音教学被取消和逐渐恢复的阶段.1972年以前,各科教学处于停滞阶段,学校里不上课.即使复课以后,也是把标语、口号当教材,谈不到学习汉语拼音.1972年秋季,在当时的教育部领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人员组织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五省市,协作编写了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的课本中安排了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教材中沿用了人教社1963年汉语拼音教材改进的部分,并对声介合母拼音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带介母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汉语拼音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对改进之点反映很好.这套教材除参加编写的五省市使用外,还有十几个省市使用.
1973年有关单位在一些学校实验“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顾名思义,基本式就是把《方案》的内容分两步教.第一步(一年级),教《方案》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不教拼写规则);第二步(二年级),再教拼写规则.基本式教学的优点是:(1)第一步的内容简化了,不接触复杂的拼写规则,学生容易接受.(2)教材中早出现纯拼音句子和汉字,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课文采用汉字夹拼音的形式,解决了低年级课本不好编,课文短、浅的困难.缺点是:(1)第一步学的音节中大约有67个是不规范的,到二年级学了拼写规则以后才能改成正确的.一年当中学生已经用得非常习惯了,再改成别的样子,很不容易接受,而且先入为主,容易混淆.(2)一年级学的音节与规定的形式不同,这个阶段学生不能阅读注音读物,不能有效地巩固拼音.(3)过早地出现汉字,分散学习汉语拼音的注意力.(4)汉字夹拼音的课文,拼音没学好的学生无法读成句子;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基本式”是吸取了人教社1958年到1962年拼音教材中两步教学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分散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实验证明用不规范的音节拼写,给二年级的教学造成了困难.二年级是学习汉字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学生还用一部分精力学习拼写规则,纠正不规范的音节,势必影响了识字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四阶段,是汉语拼音稳步前进,成绩卓著的一段.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在邓小平同志关怀下,1977年7月中央教育部,组织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和教材编写人员,编写了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1978年2月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以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在各年级的要求中也明确了拼音教学的内容.即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达到能借助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二年级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写字母.
根据大纲的要求,编教材的同志们,对汉语拼音教学做了专题调查,认真研究,总结了二十来年汉语拼音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设计了比较切合实际的编写方案.
1978年在全国试用的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汉语拼音部分的特点是:(1)内容简化,第一步用15课集中教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达到会拼读音节.第二步再复习巩固,达到熟练拼读.(2)采用变通的办法,教学y w的使用,iou uei uen的省略等拼写规则.(3)j q 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在学音节的过程中掌握.(4)带介母的音节采用三拼连读法,减少学习13个复鼻韵母.(5)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结合安排.如学习z c s zh ch sh r时,同时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shi chi shi ri;教韵母ie üe in ing时,同时学习ye yue yin ying整体认读音节.从而减少步骤,化难为易,便于记忆.(6)采用韵母带调的方法,克服四声从头数的拼音方法,加速掌握音节的能力.(7)以图帮助发字母的音、记字母的形,学习拼音方法,如“a”画的是梳小辫的小女孩让医生检查嗓子.小女孩张开嘴发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连同短小辫形状与a相似.又如“an”的插图是天安门.学生看图画,说出“安”字的音,就学会了“an”的音.在教拼音方法的时候,画了两个小孩推字母卡片,表示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就能成为音节.(8)集中学完最基本的内容之后,尽快转入“拼音识字”阶段,一边学习汉字,一边读表示词语意思的音节词,用来帮助理解字义并巩固拼音.如学习“月”字,下面的音节词是yuè liang,学习“口”,以音节“shù kǒu”来说明图和字义.
综上所述,新编通用教材的拼音部分,既精减了内容,设计了新颖的图画,加强了字母的形象性、直观性,又做到了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是较理想的拼音教材.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著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981年版)中写道:“现用的新编一年级汉语拼音教材,是历来最简易的一种,采用了新方案,连复习在内共16课,集中教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等最基本的内容.”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编著的《小学语文教学法》(1979年版),对汉语拼音教材作了这样的评价:“这是1958年开始教学汉语拼音以来,内容较精简,占课时较恰当的一种合理的编排.教材巧妙地、有启发性地设计了拼音插图,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对学生掌握正确读音,辨别字母形体极为有益.”“新编汉语拼音教材在总结过去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革,精简了内容,体现了多快好省的精神,加强了拼音教学的形象性,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编得较理想的拼音教材.”
从教学实践看,城市乡镇小学都感到困难不大,大部分教师能在四周之内完成教学任务,部分有经验的教师用2到3周就能教完.农村小学消除了对拼音教学的顾虑.方言地区形成了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风气.
通用教材的拼音部分,从1978年以来未做过大的改动.有的地区或学校,运用这套拼音教材,开始训练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效果也不错.总之,大家对汉语拼音教学,越来越重视,汉语拼音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
第五个阶段,是广泛应用汉语拼音的阶段.1982年,黑龙江省首先进行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把汉语拼音教学的作用扩大了,它不仅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而且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写作.
“注·提”实验的拼音教学,是以掌握音节为中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经过一段训练,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直呼音节和拼写音节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纯拼音或汉字注拼音的课文或阅读材料;能写纯拼音或汉字夹拼音的日记或短文.
汉语拼音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为人们所认识,被广大教师所接受.1986年试行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要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以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这一要求,推动了汉语拼音教学,促进了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1988年,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初审稿中对汉语拼音教学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不会写的汉字.”
根据大纲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相继编写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新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是在总结了三十多年拼音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新鲜的教改经验而编写的.它贯彻了大纲提出的要求,又注意到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教材的难度.如在第一阶段,先学108个常用音节,接着在“看图读拼音识字”中增学音节和巩固已学音节.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好拼音.教材还在低年级各册课本中,全文注汉语拼音,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有利于方言地区的学生学说普通话,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版)》进一步强调了汉语拼音的作用.以往的小学语文大纲,关于汉语拼音的内容只有一段话,而且是写在“识字、写字”部分里.这次颁布的大纲汉语拼音内容自成一节,是作为语言训练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达到直呼音节”“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认识隔音符号”等.
1993年秋季,人教社推出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试用本),汉语拼音教材部分又作了改进,汉语拼音教学继续向前发展.
汉语拼音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有些地区不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学生的负担随之加重.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此,1994年国家教委对1992年颁布的大纲提出了调整意见.删去了“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没学过的汉字”的提法.删去这句话,降低了要求,避免了默写音节的高要求.
2000年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继续降低汉语拼音的要求:由“熟练拼读音节”改为“准确拼读音节”,删去了“帮助阅读”这一功能,以及“认识隔音符号”等要求.致使汉语拼音仅限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001年教育部推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汉语拼音又归到识字、写字部分,明确提出: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是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汉语拼音查字典.
随之不少单位、出版社以及个人都在编写小学语文课本,对于汉语拼音的认识不同,做法也不同.有的仍然重视拼音,把拼音主要内容安排在第一册识汉字之前;有的安排在第一册课本中间,先识字,而后学拼音;有的安排在第二册或二年级,先以耳听口授的方法识字,再学习汉语拼音,接着学习查字典.
汉语拼音教学要求随意性很大,有的要求高,有的要求低,有的教过之后,不再复习巩固,回生现象严重.边远个别乡村,受条件限制,无法教授汉语拼音,直接教学汉字.总之汉语拼音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回顾汉语拼音教学的历史,它走的是一条漫长的、曲折的不断发展的道路.汉语拼音从1958年进入小学语文课本以来,一直受到专家和领导部门的重视,一直被列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中,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四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在学习语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它来帮助识字,加快了识字速度;用它来纠正字音,有利于推广普通话;用它给课文或课外读物注音,便于学生自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用它来查字典,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它打电脑,又给学生插上了一对加快读写速度的、先进的翅膀.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为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产生的,是经过许多专家研究的科学的注音符号,是大家公认的学习语文的有效工具.
今后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汉语拼音教学也将更加受到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让汉语拼音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