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一句玩笑话,说冬季天气寒冷,闭门不出又无事可做,便只好盘腿靠着火炉,煨着一壶小酒思考人生问题.“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道当年白居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4:30:27
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一句玩笑话,说冬季天气寒冷,闭门不出又无事可做,便只好盘腿靠着火炉,煨着一壶小酒思考人生问题.“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道当年白居易
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一句玩笑话,说冬季天气寒冷,闭门不出又无事可做,便只好盘腿靠着火炉,煨着一壶小酒思考人生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道当年白居易想问刘十九些什么,想来晚唐还残有一些盛世风韵,是夜将要有雪,火炉温酒,邀友人共酌,这种意境便好得现世再也寻不出.
要说哪个季节最接近哲学,便是冬季了.也许这个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人不得出门疯闹,就如那句玩笑话,只好自己想想自己的问题.《黄帝内经》里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总觉得《内经》对四季的描述,更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性格的把握,那么冬季就是那个习惯静守自省的人.
室内有温火陪伴,室外冰寒彻骨.一暖一寒之间,一年得失悉如初见.这一年究竟做过什么,遇见哪些人,年初的计划是否有了实现,那九个月的时间在自己人生里留下怎样的一笔.凡此种种念头,最易在静守屋内这三个月内产生--这大约是自然赐给人,一个专用来思考的季节,否则,为何风雪闭门只能屋内静守,为何雪凉刺骨而头脑愈加清醒,为何天寒地冻却更让人豪气顿生?
杜甫在自己的《小至》里提到冬天,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站在四季的终点,诗人回望一年,感慨世事无常,感怀时间流逝.而多年后的宋朝,年轻的苏轼在和弟弟子由在渑池和诗中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那里对人生了出雪泥鸿爪之疑问的苏轼,认为人生如同雪泥上鸿雁的痕迹,留下又将消失.那时他未必能想到日后自己辉煌跌宕的一生,未必能想到后来他惊涛拍岸的人生际遇.
冬季是一个时间的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所以古往今来的诗词里,固然有感怀的,但冬季之诗总不至于如同秋季那样多悲情.大约是萧杀到了极致,反而在冰霜里顿生出一种绝地反击的冷静和勇气.再到极致,便化生出一种四季过尽的超脱.唐时诗人高适的眼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每每看及古人诗里这一派恬淡,总是心下羡慕,这人间好时节,原来取决于“若无闲事”,而我们如今,已然失却了这个前提.所以我们面对城市里干冷的冬天,只得萎缩起头足,瑟缩在室内,将暖气开足,再也不踏出屋子一步.如果真能如《内经》所言的藏真守拙起来,让自己身体和思维都得到一个和沉静,倒也不失一件美事.但我们总做不到.在屋内不能静思,在屋外又拒绝和自然亲和,如同被神明割裂的上天之路,我们最终,将自己和天地分裂开来.
还是高适:“千里黄云白日醺,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人大概天生不应是悲情的生物,渴望温暖和生长的本能,让人总想越过这一季的冻藏和冰冷,看向那个春江水暖的未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不妨将这个季节看作是人生的一个隐匿时期,从狂热里退守出来,待思考完毕再出门,说不定眼前已有早花先发,而那风终归是愈吹愈暖了.
1.本文在写法伤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通过全文,分析文章题目“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含义及在表达上的妙处.
3赏析:“这大约是自然赐给人的……为何天寒地冻却让人豪气顿生”
便是人间好时节 有一句玩笑话,说冬季天气寒冷,闭门不出又无事可做,便只好盘腿靠着火炉,煨着一壶小酒思考人生问题.“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知道当年白居易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为什么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呢?也许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吧!也许是希望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吧!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显然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