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水中出来时,身上的水要蒸发吸热,从而带走了人的体温,那么人的体温降低后,理论上应该感到热才对啊,可是事实上却感到冷,这是怎么回事?就像发烧,体温变高,就会感到冷啊.那么体温变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1 19:07:19
人从水中出来时,身上的水要蒸发吸热,从而带走了人的体温,那么人的体温降低后,理论上应该感到热才对啊,可是事实上却感到冷,这是怎么回事?就像发烧,体温变高,就会感到冷啊.那么体温变低
人从水中出来时,身上的水要蒸发吸热,从而带走了人的体温,那么人的体温降低后,理论上应该感到热才对啊,可是事实上却感到冷,这是怎么回事?就像发烧,体温变高,就会感到冷啊.那么体温变低不会感到热么?
人从水中出来时,身上的水要蒸发吸热,从而带走了人的体温,那么人的体温降低后,理论上应该感到热才对啊,可是事实上却感到冷,这是怎么回事?就像发烧,体温变高,就会感到冷啊.那么体温变低
体温并没有变化,是水蒸发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
所以人感到冷,不知道回答是否满意?
人的体温降低应该是感觉冷,就如你冬天脱掉衣服会感觉冷一样
水蒸发是吸热的,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刺激皮肤表面的冷觉感受器;然后感受器把冷这个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你就感到了冷。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是不变的。(具体为什么不变涉及到神经体液调节内环境的问题);
身上水蒸发吸热发生了热传递,当人体温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就会有明显的感觉的,比如冬天有时你从很冷的地方到了一个别人觉的冷你觉得挺暖和的地方。
在实际上,人的体温总保持在36~37摄氏度左右,当流汗散热时,凉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流汗,也就是达到人体恒温下限。但流汗散热所降低的温度不会太大,一般在1~2摄氏度左右。空气的温度一般在20~30摄氏度左右(随天气的变化)。酷暑时也是35摄氏度左右。所以人体的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传递给空气(热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所以人在体温降低后会获得舒服的感觉,但不会觉得冷,大脑对人体内的热敏细胞所感受到的刺...
全部展开
在实际上,人的体温总保持在36~37摄氏度左右,当流汗散热时,凉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流汗,也就是达到人体恒温下限。但流汗散热所降低的温度不会太大,一般在1~2摄氏度左右。空气的温度一般在20~30摄氏度左右(随天气的变化)。酷暑时也是35摄氏度左右。所以人体的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传递给空气(热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所以人在体温降低后会获得舒服的感觉,但不会觉得冷,大脑对人体内的热敏细胞所感受到的刺激的反应是有对应感受的,就好像1+1=2一样,当热敏细胞感受到“1”时,大脑就会作出反应“2”,停止流汗或继续流汗。但人体的温度在自然情况下不会低于气温(当两种物体温度相等时就不会发生热传递)。所以人的体温在接近恒温下限时会作出冷的感受,以提醒人要提高体温,加穿衣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