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王充《论衡》中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8:17:53
请问谁知王充《论衡》中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请问谁知王充《论衡》中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请问谁知王充《论衡》中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
总览《论衡》,可以发现,王充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举其大端有五:其一,是把真实性列为衡文标准,从而使衡文标准得以完备.王充在《对作篇》中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论衡》的“铨轻重之言”,就是鉴别“实诚”和“虚妄”.凡是“实诚”的,就予以肯定;凡是“虚妄”的就加以否定.这就是“立真伪之平”.王充把真实性列为衡文的一个标准,这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实属首次,因而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在王充之前,孔子早就把“善”和“美”作为衡文的标准,但没有提到“真”.王充把真实性列为衡文的一个标准,就使衡文标准由原来的“善”和“美”,变成了“真”、“善”、“美”,从而得以完备.这无凝是对文学理论的一个贡献.其二,是揭示了文章的价值性,从而为确立文学家的应有地位提供了理论根据.王充生活的时代,人们对文学的价值缺乏认识,文学家受到轻视,处于不应有的地位.针对这种情部,王充从文学的社会效果揭示了文学的价值性,作为“文人当尊”的立论根据.王充认为,文人的方章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在于,它有“劝善惩恶”的作用.他在《佚文篇》中说:“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载.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王充所说的文人,提的是文学家和史学家,而文、史是相通的.他从文章的社会效果(劝善惩恶)说明了文章的可贵,以此作为“文人当尊”的立论根据.他在《佚文篇》中说:“蹂蹈文锦于泥涂之中,闻见之者莫不痛心.知文锦之可惜,不知文人之当尊,不通类也.”王充的这种文章可贵、文人当尊的看法,是对文学的一个贡献,它顺应了历史的必然趋势,深得人心.到了东汉末年,以至魏晋,文学家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先的被轻视而变为受到尊重),这与王充“文人当尊”的合理主张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其三,是强调文学的创造性,从而一扫拘泥模仿的陈规陋习.王充认为,客观事物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不应千篇一律.他认为,模仿前人是没有出息的,应当独辟蹊径,发挥文学的创造性.他在《自律篇》中说:“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必有与合然后称善,是则代匠斫不伤手,然后称工巧也.文土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辨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日;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台,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当复重瞳.”王充的这番论述,非常精彩,很有说服力.他从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来论证文学风格样式应该多样化,这是十分正确的.王充强调文学的创造性,有助于扫除拘泥模仿的陈规陋习,因而是对文学的一个贡献.其四,是承认“夸张”的作用,并对“夸张”的心理根据作了精辟的分析.首先,王充承认“夸张”的作用.他说:“语不益,心不惕;心不惕,行不易.增其语欲以惧之,冀其警悟也”(《论衡·艺增篇》).其次,王充对“夸张”的心理根据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论衡·儒增篇》).又说:“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论衡·艺增篇》).诚然,王充对这种心理,当时是作为世俗之情加以批判的.但是,他的这种心理分析无意中给人以有益的启发,使人意识到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必要的,是基于群众心理上的要求,这就是“壮辞可得喻其真”的原因所在.因此,王充承认“夸张”的作用并对“夸张”的心理根据作出了精辟的分析,不能不说是对文学的一个贡献.其五,是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作了全面、正确的论述.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古代的文论家简略地称为“质”与“文”.在质文关系上,历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重质轻文,一种是重文轻质,一种是质文并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主张质文并重的,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些话,讲的是人的修养.从文学理论史上来看,最早较为全面、正确地论述作品的质文关系的,是王充,王充也主张质文并重,但他并不简单地把质文等同起来,而是着力揭示二者的辩证关系.他在《超奇篇》中说:“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且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王充的这段生动的文字,说明了作家品质和文采的关系,也说明了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把作品的思想内容比作根株、实核、禽体,把作品的文辞形式比作荣叶、皮壳、禽毛.可见.他认为内容是带根本怀的、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形式不重要.王充认为,形式也是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形式,内容也就无从表现,完善的“质”要由美好的“文”来表达.他在《书解篇》中说:“物以文为表,人以文为基.”又说:“夫人有文,质乃成.……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出口为言,集扎为文,文辞施设,实情敷烈.”可见,形式对于内容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蔡钟翔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中说:“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理论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给后世的文学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