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多于文化殖民 还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殖民多余文化交流? 正反方都要,答好一定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20:46:22
辩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多于文化殖民 还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殖民多余文化交流? 正反方都要,答好一定加分
辩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多于文化殖民 还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殖民多余文化交流? 正反方都要,
答好一定加分
辩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多于文化殖民 还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殖民多余文化交流? 正反方都要,答好一定加分
正方:
在全球化这一个趋势中,世界形成了地球村这一个整体,各种资讯与社会活动在地球村快速及广泛的流传.全球化使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逐渐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在政治上,我们成立了联合国,推行了国际法,在经济上,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跨国企业的崛起及国际商务的流通,并将文化产业这一门新兴行业,纳入了世界经济的版图.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进步.在世界史中,我们发现文化交流是一种不强迫,并给予多元选择的文化接触,而文化殖民则是具有强迫意味,并减少选项的文化碰撞.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流多于文化殖民,理由有二.
第一,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秩序,更有利于的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输出的方式不再是一个国家可以决定的,正如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所说,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也有了新的世界秩序.联合国于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反对国际关系上使用威胁和武力,而国际原则宣言也规定各民族都有追求文化发展的自主权.当全世界都必须遵循着国际间的法律时,强迫他人接受自己文化的文化殖民也失去了根据地.没有国际法前,日本可以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名义侵占南洋,强迫当地只有单一日本文化的存在.但现在,日本要输出自身的文化时,只可以选择用日剧、漫画等温和的方式,而不是利用枪支大炮来强迫别人.这种由强迫到尊重的转变,就是从文化殖民转向文化交流的体现.或许国际法的约束力还不够强,以致印尼排华事件依旧发生,但各国已经对霸道的文化殖民感到异常反感,并对印尼声声谴责,这难道不说明了全球化带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吗?
第二,全球化拉近文化输出的鸿沟,减少选择强迫,增加文化交流.
各位,在全球化刚开始的时候,西方强国对文化产业的意识相对较高,也拥有更好的技术去进行文化输出.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化让我们不禁担忧,会不会被西方文化强势洗脑.因为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让我们无从选择,只能被迫的接受单向涌入的西方文化.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迷思.因为在全球化时代,无边界的网际网络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提高了各国对文化产业输出的能力.这使到各国文化输出之间的鸿沟渐渐拉近.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道,亚太地区和欧美地区的文化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在8年内就拉近了25%.当文化市场越来越百花齐放,我们也不再被强迫选择,届时,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将会越来越灿烂.
反方:
(一)文化殖民主义并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
首先,从全球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向上来看,全球化的文化内涵是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完全“ 吞并”东方文化,使之湮没无闻,以至“ 全盘西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民族性和世界性在最高层次上的互动和融合,即在民族性中反映出世界性的走向,在世界性中体现出民族性的特点.从现状来看,虽然多元文化的现象从来就存在,但它的突出和被提出本身却是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文化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似乎很难两全,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全球化,全球范围内有关多元化的提出和讨论也是不大可能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并不是趋同化,而是在新的统一的基础上又产生出新的不同.其次,从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观诉求上来看,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强势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回应,一种有意识的、以保护民族文化独特性为目的的多元文化发展趋势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强势文化扩张、渗透态势的抵抗.如在1993年举行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法国会同加拿大等国提出了“ 文化例外”的主张,认为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任意自由流通.而且法国和欧共体其他国家一道拒绝美国关于欧洲取消对美国影视产品的“ 配额限制”和“ 自由贸易”的要求.1994年4月,欧洲委员会发表“ 绿皮书”,决定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欧洲影视产品.〔5〕P117-118当然,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也在大力发展本国文化,以抵制和排斥外来文化的入侵.例如,马来西亚为了强调其民族的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这种本来无书写文字的口头语便得到了新生.印度大力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和电影产业,以同外来文化对抗,并力图扩大自己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印度目前拥有700多家软件公司,25万软件工程师,140万编程人员,其产品远销75个国家.印度还大力发展电影产业,拥有称之为可与好莱坞媲美的“ 孟莱坞”.〔6〕P119-120因此,文化殖民主义并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在全球化时代,只要生活本身还存着民族的特征和民族的独特历史进程,文化的民族“ 所有制”就不可能被轻易地废除.
(二)全球化有利于推行文化殖民主义一个显在的事实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 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前者把自己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强势扩展到文化方面,这就形成了全球化中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其超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充分利用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促成统一的一面,高举“ 世界主义”、“ 普遍主义”的大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念,妄想在“ 普遍性”口号下取消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力图同化其他国家的文化,使弱势民族及其文化整合到一个由强势国家和民族及其文化所控制的同质的世界文化之中,使全球文化朝着单质化的趋向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心国家与周边国家在文化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不平等关系,文化殖民主义的凸显,与全球化进程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强势国家和民族在推进全球化的进程时有意识地推行文化殖民主义,把西方文化作为具有普世价值 的文化动力内化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这就使全球化 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西方文化的扩张进程.因此, 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推行,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客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