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谷传全文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5 19:38:22
巢谷传全文翻译巢谷传全文翻译巢谷传全文翻译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老年时在里地的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

巢谷传全文翻译
巢谷传全文翻译

巢谷传全文翻译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老年时在里地的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武艺高强的人,很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射击刺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好的,于是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的关系特别好.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熙宁年间,存宝作为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有些重视他.正赶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抵制他们,于是命令存宝出兵攻打.存宝不懂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作顾问.后来存宝犯了法,就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个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就难免挨饿受冻生活困苦,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别人可以带我交给他们了.”巢谷答应了.就更换姓名,带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赦免才出来.
巢谷与我是同乡,所以小时候就认识,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里地,我们没有机会见面.绍圣初年,我因罪谪居在筠州,后来从筠州搬到雷州,又从雷州迁到循州.我哥哥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只有巢谷在眉山公开说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也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就算死也没有憾了.”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之事,说了一个多月也不觉厌倦.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瘦而多病,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元修了.他还要去海南见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劝止他说:“你虽然一番好意,但是从这里到子瞻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拦我.”留不住他,再看看他包里,只有数千钱了.我虽然也很穷,还是凑了点钱给他作为路费.
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奴隶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洲,很快就病死了.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我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的军中,所以只能为他立传,改天交给巢蒙.巢谷开始叫巢谷,在循州见过之后,改名叫谷云.

苏辙,1039—1112年,北宋散文家,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

全部展开

苏辙,1039—1112年,北宋散文家,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人物生平 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1061),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官制用语,宋朝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绍圣丁丑春(1098)移化州别驾(官名,即州牧,知州),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予以乡闾故,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予之在朝,谷沉浮里中,未尝一见。
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谷始名榖,及见之循州,改名谷云。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叫中世,是眉山农家的人。(他)年轻时跟随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巢谷年幼时传承了父亲的学问,尽管朴实却很博学。(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非常喜欢。巢谷向来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时间长了,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武状元。
(巢谷)听说西部很多英勇善战的人,骑马、射术、击剑、刺杀的本领是天下第一,离开家乡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巢谷)每到一处,就与杰出的人物交友。有个叫韩存宝的,巢谷与他的关系是最友好的。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相处结成了金石之交。熙宁年间,韩存宝担任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封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重视韩存宝了。适逢碰到四川西南的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各郡县都不能制服他们,(朝廷)于是命令韩存宝出兵讨伐。韩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泸州蛮的情况,请巢谷到军营中向他询问。等到韩存宝获罪,将要被逮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一介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免不了受冻挨饿,我袋子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可以代送给他们的人了。”巢谷答应了。立刻更换姓氏名字,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韩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韩存宝死后,巢谷逃离躲避到江淮一带,恰逢皇上赦免才出来。
我因为与巢谷是同乡的缘故,所以小时候就认识他,知道他的志向节操,是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我入朝当官,巢谷杂处于乡民之中,未曾见过一次面。
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贬职到筠州,然后从筠州调到雷州,再调到循州。我兄长子瞻(苏轼)也从惠州调到昌化,士大夫们都忌讳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不再联络了。唯独巢谷慷慨激昂的样子在眉山公开地说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送来一封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不用十天一定能相见,即使死也没有遗憾了。”我惊喜地说:“这不是当代人,而是品德高尚的古人啊!”相见之后,(我们)手拉手,面对面流泪,然后诉说往日的经历,超过一个月也不厌烦。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身体瘦弱多病,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元修了。他还打算到海南看子瞻,我哀怜他年老而且多病,阻止他说:“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从这里到儋州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办到的事。”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阻止我。”我挽留他,没能够(留住巢谷),我看他的银袋里,没有几千钱了。我现在平乏困顿,还是勉强资助送他走了。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差役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就病死了。我听说之后,失声痛哭,遗憾他没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听我的话去实践他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奇。
我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发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为他写了一篇传,改日给巢蒙。巢谷起初叫巢榖,等到在循州见过之后,改名叫巢谷。(注:“云”句末语气词)[1]

收起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老年时在里地的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武艺高强的人,很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射击刺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好的,于是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

全部展开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是中世,眉山的农民,年少时跟随士大夫读书,老年时在里地的学校教书。巢谷小时候跟随父亲学习,虽然家境简朴但是博学多才。进京参加进士考试,看见武艺高强的人,很喜欢。巢谷一向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准备弓箭,学习骑马射箭。不久学成,而没有考中进士。听说西部的人大多骁勇善战,骑射击刺的本领是四方中最好的,于是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与所到之处的豪杰结交。有个叫韩存宝的,与他的关系特别好。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熙宁年间,存宝作为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称为熙河名将,朝廷有些重视他。正赶上泸州蛮乞弟侵扰边境,各郡都不能抵制他们,于是命令存宝出兵攻打。存宝不懂少数民族的风俗,请巢谷到军营中作顾问。后来存宝犯了法,就要被抓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个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就难免挨饿受冻生活困苦,口袋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您没有别人可以带我交给他们了。”巢谷答应了。就更换姓名,带着银两步行去送给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存宝死后,巢谷逃避到江淮一带,等到赦免才出来。
巢谷与我是同乡,所以小时候就认识,知道他的志向高洁,是大事小事都可以托付的人。后来我入朝当官,巢谷在里地,我们没有机会见面。绍圣初年,我因罪谪居在筠州,后来从筠州搬到雷州,又从雷州迁到循州。 我哥哥苏轼也从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们都不敢和我们兄弟来往,亲戚朋友也再没有联络了。只有巢谷在眉山公开说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给我来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也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见,就算死也没有憾了。”我惊喜地说:“他不是现代的人,而是古人啊!”相见之后,握手相对而哭,然后说平生之事,说了一个多月也不觉厌倦。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瘦而多病,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元修了。他还要去海南见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劝止他说:“你虽然一番好意,但是从这里到子瞻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拦我。”留不住他,再看看他包里,只有数千钱了。我虽然也很穷,还是凑了点钱给他作为路费。
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奴隶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洲,很快就病死了。我听说后,痛哭失声,埋怨他不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我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的军中,所以只能为他立传,改天交给巢蒙。巢谷开始叫巢谷,在循州见过之后,改名叫谷. 注(云是谓语,无义)

收起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叫中世,是眉山农家的人。(他)年轻时跟随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巢谷年幼时传承了父亲的学问,尽管朴实却很博学。(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非常喜欢。巢谷向来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时间长了,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武状元。
(巢谷)听说西部很多英勇善战的人,骑马、...

全部展开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亲叫中世,是眉山农家的人。(他)年轻时跟随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读书,老年后担任乡里村学的老师。巢谷年幼时传承了父亲的学问,尽管朴实却很博学。(巢谷)被推荐到城里参加进士考试,看见参加武艺考试的人,心里非常喜欢。巢谷向来力气很大,于是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东西,置办了弓箭,练习骑马射箭。时间长了,武艺学成了却没有考中武状元。
(巢谷)听说西部很多英勇善战的人,骑马、射术、击剑、刺杀的本领是天下第一,离开家乡去游历秦凤、泾原等地。(巢谷)每到一处,就与杰出的人物交友。有个叫韩存宝的,巢谷与他的关系是最友好的。巢谷教他兵书,两人相处结成了金石之交。熙宁年间,韩存宝担任河州的将领,建立战功,被封为“熙河名将”,朝廷渐渐地重视韩存宝了。适逢碰到四川西南的少数民族侵扰边境,各郡县都不能制服他们,(朝廷)于是命令韩存宝出兵讨伐。韩存宝不熟悉少数民族泸州蛮的情况,请巢谷到军营中向他询问。等到韩存宝获罪,将要被逮捕,自己料到一定会死,就对巢谷说:"我是一个泾原的一介武夫,死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孩子免不了受冻挨饿,我袋子里还有数百两银子,除了你没有可以代送给他们的人了。”巢谷答应了。立刻更换姓氏名字,怀揣着银两步行去送给韩存宝的儿子,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韩存宝死后,巢谷逃离躲避到江淮一带,恰逢皇上赦免才出来。
我因为与巢谷是同乡的缘故,所以小时候就认识他,知道他的志向节操,是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我入朝当官,巢谷杂处于乡民之中,未曾见过一次面。
绍圣年初,我(苏辙)因为获罪被贬职到筠州,然后从筠州调到雷州,再调到循州。我兄长子瞻(苏轼)也从惠州调到昌化,士大夫们都忌讳和我们兄弟来往了,亲戚朋友也不再联络了。唯独巢谷慷慨激昂的样子在眉山公开地说要徒步寻访我们兄弟俩。听见的人都笑他痴狂。元符二年正月,他从梅州送来一封信说:“我步行万里来见你,自己没有意料到还能保全性命,现在到梅州了,不用十天一定能相见,即使死也没有遗憾了。”我惊喜地说:“这不是当代人,而是品德高尚的古人啊!”相见之后,(我们)手拉手,面对面流泪,然后诉说往日的经历,超过一个月也不厌烦。 当时巢谷已经七十三岁了,身体瘦弱多病,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元修了。他还打算到海南看子瞻,我哀怜他年老而且多病,阻止他说:“你的心意是好的,但是从这里到儋州那里数千里,还要过海,不是老人能办到的事。”他说:“我自认为还不会马上死,你别阻止我。”我挽留他,没能够(留住巢谷),我看他的银袋里,没有几千钱了。我现在平乏困顿,还是勉强资助送他走了。船到了新会,有个南蛮差役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他到了新州,就病死了。我听说之后,失声痛哭,遗憾他没听我的话,然而也对他不听我的话去实践他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奇。
我住在南方,和蛮夷住在这里,大概也要死在这里了。虽然知道他的贤德,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发扬他的事迹呢?我听说他有个儿子叫巢蒙,在泾原军中,所以为他写了一篇传,改日给巢蒙。巢谷起初叫巢榖,等到在循州见过之后,改名叫巢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