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怀才不遇,寄情山水,隐居田园的名人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6 00:44:42
求关于怀才不遇,寄情山水,隐居田园的名人事例
求关于怀才不遇,寄情山水,隐居田园的名人事例
求关于怀才不遇,寄情山水,隐居田园的名人事例
孟浩然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早年一直在鹿门山中以隐逸之士自居,每日于田园看着僮仆弄田桑,无事读读书、写写诗、钓钓鱼、喝喝酒、泡泡妞,常自比渭水垂钓姜子牙与躬耕南阳的诸葛孔明.
就这样一直“隐居”到四十岁,再也“隐”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这样成不了姜尚与孔明,也没有文王与刘备来请他.于是在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离开鹿门山应进士举不第,随后在长安四处献诗结交名士,倒也名动一时.
孟浩然常在国子监太学中结交官宦子弟,赋诗吟咏,与王维、张九龄等朝中重臣交往甚密.唐代文坛的一位诗人,八成可能就是官场的一位官员,吟咏是一种风尚,几乎有出身的人谁都爱来两首.
孟浩然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他在王维家中做客谈诗,天子李隆基突然驾临,孟浩然回避,而王维告诉天子孟浩然就在自己家中.李隆基很高兴,对王维道:“我听说过此人,可诏来一见.”
孟浩然拜见天子,满怀期望诵诗一首:北阕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刚念到第三句“不才明主弃”,李隆基就显不悦,待他诵完之后责问道:“卿既不求仕途,何故来长安应科举?卿曾自居隐逸之士,朕谈何弃你,奈何自诩清名以诗文诬我?”然后拂袖而去,孟浩然游长安欲求闻达落了一场空.
孟浩然心中郁闷可想而知,离开长安下江南寄情山水之间,赋诗多首以表明自己淡泊情怀,不慕虚荣权贵只求洁身自好,一方面是写给别人看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自己.他挥金如土纵情声色游玩了一年多,功利之心不得不淡了下来.
虽自称淡忘,内心深处实不能忘,孟浩然在青漪江赋诗之时就来了一句“石逢罗刹碍”,暗指长安遇天子却不得重用的挫折.与下句“山泊敬亭幽”地淡泊情怀相对应.
有意思的是,孟浩然提到自己当面开罪天子而遭放还的往事时,内心深处印有遗憾,表面上却很得意.似乎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地事情,就等着别人来夸他.这是种复杂矛盾的心态纠葛.
李隆基如何暂且不谈,孟浩然地遭遇也算是自找的.孟浩然的山水诗写得相当不错,比孔明诗写得好,但隐居田园就自以为是诸葛亮,却不可能有什么传说中的访贤明主从天上掉下来请他,他本来就不是.
这种凭空自恃实是一种天真妄想.不仅是文人的天真,而且是世上大部分人的隐妄.并无自诩的建树却自视才高者,大多也将自叹怀才不遇.
孟浩然仕途不顺,标榜自己不慕功名,是自我安慰之语,隐逸的真谛不在于此.这样地遭遇倒也可能成为领悟淡泊心境的机缘,但看孟浩然地表现,显然还没有真正领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