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2:55:02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学生,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入手,从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优秀品格入手,而这些品格的培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运用民主与科学的方法.把这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互为融合,从而用德育的发展促进学生智育、体育、美育的进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完善的人格,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接班者.教育学生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是其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民主与科学,民主,主要解决学生愿意学的问题,从学生的现有基础入手,培养其对学习的兴趣,发展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快乐的学习与进步.科学管理,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使学生都能够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学习,去管理班集体,去维护集体的荣誉.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树立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教育,在中国,长久以来,被神话了,师道尊严深入在每一个教育者心中,从而使我们不能以真正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搞好教育工作,我们必须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起点;然后,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学习起点出发去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发展,帮助他们进步.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中,树立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自信心,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学会主动学习,主动进步.为此,我们必须克服那种教育者高高在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面孔,以平等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发现他们的优点一长处并加以放大,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获得成功,在进步和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收获人生的信心.一个人的责任心、爱国热情、对父母长辈的孝心、对他人的友爱,不是通过说教获得的,而是在具体的生活与做事中体验与感悟到的.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摆脱过去那种以说教为主的方式.而代之以体验式的教学.思想的东西,说教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政治这类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在上这些课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说教为主的方式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有益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相处、学会包容、学会友爱、学会团结.同时,加强老师自身的修养,以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身心.要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是在课堂中学会的,而是在做事中获得的.二、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一百遍就是不简单,把最容易的事情做好一百遍就是不容易.青年学生,往往容易冲动,好高骛远,而当自己的目标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悲观消沉,丧失信心.所以,作为教学者要做到低起点,多阶梯,小步快跑,获得成功.首先,一定要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起点,各自的基础、习惯、家庭背景等,然后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他从自己能做的事,自己会做的事情入手,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让他成功,这样,他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让他在成功中体会乐趣——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其次,强化学生的细节意识,程序意识,做好每一个细节,学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地做事,而且做正确的事.这样,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生活作风与学习的态度,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天的学习,更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工作,更有利于培养起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再次,强化监督与督促.人是有惰性的,青少年尤其如此,我们要把学生的计划置于阳光中,让学生、老师共同督促,相互督促,通过督促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最后,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据心理学研究,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让自己愉悦的事情,老师的适时适度的表扬,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感情,使之对学习充满期待,充满喜悦,它有助于学生一步步走向自信,走向成功.三、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计划:和学生一起制定计划: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这是时间的计划;还有就是内容计划:就是有计划、有监督检查、有总结反馈.通过这样,使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在学习与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其与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整个班级、整个学校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检查有总结与反馈的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环境.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总之,通过这次国培视频的学习我认为: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以提高全体学生语文学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从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教学策略研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