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3:03:14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从冬虫到夏草》有感周娟在学习了董绍才老师的《从冬虫到夏草》讲座之后,我深深记住了董老师的一句话:这句话象一记重锤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
————《从冬虫到夏草》有感 周娟 在学习了董绍才老师的《从冬虫到夏草》讲座之后,我深深记住了董老师的一句话:这句话象一记重锤,落在我的心里,激起了许多的思考与感慨.在我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这么多年以来,教授学习知识是我的主要职责,我用尽了各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备课,系统授课,研究学生能力,把握知识领域,认真对待考试命题,等等.我无一不做的淋漓尽致.但是,总觉得自己所做的缺少点什么,这就像是秀美的上,有水才有灵性一样.今天在听了董老师的讲座之后,我才明白,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所缺少的事“人文教育”.正如董老师所说:在阅读能力比赛中,中国学生暴露出来的缺点是:被动阅读较多,这与老师课堂上的挑战性问题较少,作业多为反复操练有关.使学生缺乏自我调控学习策略.另外,学生课业负担重,使学生阅读兴趣,师生关系,语文课纪律风气,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参与的策略等阅读成绩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学生失去自我学习的习惯.常常听老师们会谈到这样的问题:“高分低能”.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我们所实施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许多老师却和我一样,尽职尽责的去上好每一节课,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点睛之笔:“人文教育”.我们的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了解.什么是对知识的了解呢?是指学生应对所学知识弄清原由,更注重的是掌握知识的用途,应用领域,不能只做学习知识的机器,一味吸收而无所用途.这样开来,我平时所做的就是把学生当初灌输知识的机器,强迫学生被动的接受,忽略他们对知识的有效输出,同时,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遗忘的恶性循环,常常听到身边的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讲了10遍他也不会.其实,问题不仅仅是出在了学生身上.我们身为老师也应有责任,也许我们没有给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了的用途及优点在哪儿.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老师就会觉得“学生难教”.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首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创新精神,不要以为这本教材我教了许多年,什么知识是重点,什么东西可以摒弃,从而忽略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学习这些不变的知识的人产生了改变,时代也在改变,要是我们一成不变,谁会去接受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呢?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先行者”去尝试新的方法,把社会素材,人文信息,辅助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变换尽在自己所学的知识中.其次,实践能力是考验一个人的最高行为标准,会的东西再多,如果知识泛泛空谈,又有何用?所以,我们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更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实践.比如:有一堂课,我公开了一组爬长城的照片,有许多照片是我和外国人一起拍照的,学生们都很兴奋,我顺势问了一句:“如果有一位美丽的外国女孩在你的面前,你怎样去邀请她和你一起拍照呢?”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从一个“拍照”的短语,说到了“和我一起拍照”,再到“和我一起拍照,好吗”学生们从一点点把语言升华到一种交流工具上,也使语言成为一种有实践意义的知识.有了实践能力,许多的知识看起来简单透明,不再空洞.在我的课堂上,去寻找实践方案,是我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最有效的载体,我将会长此以往,继续努力.最后,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不仅仅是要求老师去具备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我在以往教学中最大的缺失.大多数的老师都会这样认为:我教给学生知识,我注重知识的运用,这样就是我作为一个成功老师的职责.其实,这真的是全部吗?那我为什么又会觉得自己的教师生涯中,缺失了什么呢?这就是社会责任感.我们身为教师,做好教师已经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我们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工作领域的团体,不是自我表现尽职就是一个最高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把我们对社会的职责做成充分的诠释,在我们的课堂中,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辅导学生完成自我价值定位.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和世界观,这难道不是教育中的重点吗?而这个重点,被我忽视的太多了.因而导致我的教育工作总是缺乏灵性.在听了董老师的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找出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所以,我决定,在今后的教育中,做好知识的教学的同时,更加去研究,学习,如何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不要让我的教育者之路再留有“缺失”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