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理论的关于动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人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14:52:50
动机理论的关于动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人物
动机理论的关于动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人物
动机理论的关于动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人物
近代的动机理论更是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本能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发展上证明人和动物是个连续的体系.许多人就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机械地引进心理学中,从而把人的动机也还原到一般动物的动机,提出了本能论,用本能论取代了过去的意志论和理智论.W.麦独孤是本能论的代表,他列举了人的十几种本能.他主张本能是天生的倾向性,即对某些客体格外敏感,并在主观上伴随着一种特定的情绪.他认为本能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虽然由于学习,引起本能行为的外界情景的性质可以改变,某些行为反应的模式也可以调整,但本能的核心情绪却是不可以改变的.本能论在20世纪初叶风靡一时,据L.L.伯纳德1924年计算,当时提出的有上千种本能,实际上是有什么行为便有什么样的本能与其相应.例如战争是由于好斗的本能,聚敛是由于储蓄的本能.这样的解释显然只是在文字上翻筋斗,因此遭到广泛的抨击.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提出了“放弃本能”的主张,比美国的行为主义者J.B.华生还要走得更远. 本能与学习相结合的动机理论 И.П.巴甫洛夫的无条件刺激的强化作用和E.L.桑代克的效果律,以及华生的后天习得说,都在肯定本能作用的基础上,重视了练习的效果.B.F.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强化的作用,认为任何活动只要随后紧跟着积极的奖励便得到强化,没有奖励,活动便会消失.斯金纳认为本能是一种不能验证的假设,因此他根本否认这个概念. 精神分析学说 S.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存本能,如饮食和性等;另一种是死亡本能,如残暴和自杀等.但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而常常会受到压抑.这些被压抑下去的无意识冲动在梦、失言和笔误等以及许多神经症状中会显露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以升华或其他文饰的方式出现.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层次来解释心理的动力关系.这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也就从强调本能转移到了注意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动向,在新精神分析的许多学派中成了动机理论的核心. 驱力学说 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生物必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不论体温、血液、激素、营养等代谢因素,失去平衡都需要调整.自主神经系统是这类调整的机构,它的活动是不自觉的.但正如生物反馈技术所证明的那样,这些过程也可置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成为有意识的行为. C.赫尔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驱力,驱力迫使机体活动,但引起哪种活动或反应,要依环境中的对象来决定.只要驱力状态存在,外部的适当刺激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反应减弱了驱力的紧张状态,那末,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就会和条件反射的机制一样得到加强.由于多次加强的累积作用,习惯本身也获得了驱力.所以,赫尔认为行为的强度是先天的刺激-反应间的连结 □和后天获得的习惯□共同决定的.为了解释环境的赏罚作用,赫尔在其动机理论的结构中又提出了诱因这一概念.赫尔还认为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抑制,可以抵消驱力兴奋的作用.总的来说,他的理论可以图解概述如下:赫尔的动机理论示意图 D驱力 K诱因 H习惯 I抑制 E兴奋 S刺激 R反应 本能发展的理论 从本能的发展过程讲,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在某一发展阶段,对本能的过分放纵或使本能受到剥夺而得不到满足,都会使其停滞在该阶段,称为固着.本能的挫折甚至引起残暴的攻击行为.这种挫折-攻击理论在现代社会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本能发展的习性学理论,特别是K.Z.洛伦茨和N.廷伯根的许多研究,近来受到很大的注意.他们主张满足需要的行为可以是本能的,也可以是对某一特殊对象习得的定向.如果没有特殊指向性的目标,行为就是随机的,只有当找到适当的符号刺激时,行为才会有固定的模式(见固定动作模式).激素等内部刺激和外在动机都可以产生能量,而这种能量需要有外部的符号刺激(环境线索)才能释放出来.此后,行为便随环境的要求而改变.如果环境中出现两个矛盾的符号刺激,那末,固定的行为模式就会改变,廷伯根称之为易位.面对两种矛盾的符号刺激,行为会易位到另一个动机的本能系统.习性学派重视本能发展的关键期,认为在关键期的敏感阶段,如果用不寻常的符号刺激来代替本能的刺激,那末,前者也能取代后者成为强烈的激发对象.但这与条件反射有些不同,它侧重于在关键期对符号刺激比较敏感而错过关键期就会造成功能失效.这种印刻论在现代某些发展理论和教育实践中都受到重视.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提出行为的目的性,即行为的动机是指望得到某些东西,或者企图躲避某些讨厌的事物.凭借经验,我们还期望通过某些途径或手段来达到我们行动的目的.这就是期望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动机理论不仅要解释人是如何被推动的,更要解释他为什么这样活动而不那样活动.达到目的的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有许多不同的途径,但一个人为什么采取这一条而不选取另一条?这就要追究他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因果关系了.因为人们是根据他们对因果关系的了解而采取达到目的的手段的.这就是归因理论.所以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可以说是认知的动机理论的连理枝. 期望理论原想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目的的价值如何.E.弗罗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期望、效价的□(似然率)、□(效价)数字模型.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努力大小是达到目的的似然率和该目的的效价的函数.因为效价和似然率成反比,所以似然率等于0.5是最优的.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就采取难度适中的目标. E.洛克认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要高标准才有最高的成就.不过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自觉提出的,而且要求具体.如果只是提出“尽力为之” 这样的笼统目标,结果就不会有提出具体指标时所取得的成绩.这样,洛克的理论就包含了弗罗姆期望理论中的“工具性”这一要素.因此,这两种理论并不完全冲突. 如果期望理论可以解释一个人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人们又不得不问:期望又是怎样形成的?归因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F.海德认为,日常的因果概念并不来自逻辑的推理.他从完形学派现象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一般人的因果观念来自对复杂现象简单化、笼统化的常识理解.例如一个人工作成功了,他可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败了则归因于环境的条件或他人的过错.所以归因可以分为内源的(如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和外源的(如环境条件或机遇).内外源的归因,还可以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种.同为内源,禀赋是属于稳定的归因,而努力则属于不稳定的归因.例如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不努力,另一个人则归因于禀赋,这样就会形成两种结果完全不同的动机.归因于不努力可以用振奋精神来挽回败局;归因于天生一副笨脑袋,便不肯努力了.显然,归因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因,但只有主观上所归结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才会规定一个人去怎样做. 认知失调理论 L.费斯廷格把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动力,认为它迫使人们改变态度以换取认知的平衡,有些类似精神分析学派的文饰作用.狐狸望着甜葡萄发馋,可是高不可攀,便说葡萄是酸的,以此来安慰自己.通过矛盾在认识上的通融,需要的驱力便得到缓解.所以认知失调理论事实上也是一种动机理论. 动机的神经机制 网状结构是活动的激发机关,它的活动显然具有驱力的性质.对活动来说,激发状态过低,环境线索不容易引起注意;激发状态过高,无关的环境线索也会超出阈限,反而干扰注意的集中.因而环境的线索能否引起活动与网状结构的激发状态有很密切的关系.同时,网状结构所具有的这种不同水平的激发状态只表现为对所有的刺激的反应都强烈或都微弱,并不是对有的刺激敏感而对另一些刺激迟钝.这和动机的推动力所表现出的作用普遍的强或普遍的弱的性质也是一致的.边缘系统也和动机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刺激边缘系统的内侧前脑束会比饮食和性刺激引起更强烈的积极行为,因此有人称其为快乐中心(类似弗洛伊德的生存本能).刺激边缘系统的室周束也会比其他消极的刺激引起更强烈的逃避行为,因之称其为惩罚中心(类似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从生化方面讲,刺激内侧前脑束,能诱发神经传递物质儿茶酚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这些都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递质.刺激室周束则激发乙酰胆素的分泌,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对交感神经系统发生颉颃作用. 中国心理学界60年代对心理过程的内因(内部矛盾)的讨论,实质上反映了对动机的原动力或机制的解释.许多人都承认需要(包括个体的和社会的)和现成的满足需要的手段的差距是心理的内因.活动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为满足需要就要进行活动,满足需要的活动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活动就具有积极的创造力.关于需要,既不能把它局限于生理的需要,也不能把人的需要都说成是社会的.现代人的衣、食、住不同于茹毛饮血、穴居巢处,但社会化的条件也不能完全改变活动的根本性质.事实上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的或社会的需要是难以完全分开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在满足原始的需要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是永无止境的.正因为此,需要就不是固定的、天赋的,许多社会动机也就必然是后天获得的. 人性不是抽象的,所以动机也不是抽象的.在特定的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模式决定着动机的基本模式.满足需要的手段更是如此,即使是最基本的需要,在不同的社会里也有不同的满足手段.自然,不同的满足手段又会进一步引起不同的动机.
编辑本段动机理论的基本命题[4]
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外部动机指的是个体在外界的要求或压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则是指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马斯洛的动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动机即由基本需要引起的动机上. 马斯洛之前,动机问题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后,心理学家如詹姆斯、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弗洛伊德等试图以本能论来阐释人类行为的动机,为动机心理学领域积累了不少事实材料和研究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方法论上的,如人与动物不分、还原论等;也有具体观点上的,如忽略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及其动态联系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便马斯洛感到有必要在进行动机研究之前设定一些基本的前提. 马斯洛认为,任何一个合理的动机理论,都必须考虑到下述命题: (1)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在动机理论中,这个命题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要点.例如,受到驱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个人的某个部分.不存在诸如肚子、嘴或生殖器的需要,而只是这个人的需要.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并且,感到满足的是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一部分.当一个人感到饥饿时,他不仅在肠胃功能方面有所变化,而且在许多方面,甚至在他所具的大部分功能方面如感觉、记忆、情绪、思想等都有所变化. (2)动机理论的研究应注意选择一般的而非特殊的动机实例.心理学不应选择饥饿作为所有其他动机状态的典型,因为饥饿驱力并非一般的而只是特殊的动机的实例.对人而言,典型的欲望更加明显的是整个人的需要.选择这类冲动作为研究的范例会好得多.例如,透彻研究饥饿冲动与全面了解爱的需要相比,我们能够通过后者更多地了解普遍的人类动机(包括饥饿驱力本身). (3)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有干百种,但仔细审查后即可发现,它们通常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心理学应透过这些手段去追溯人类真正渴望满足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这些需求的数目是有限的.并且,由于个体在意识中很难觉察这些基本目标或需求的存在,因此,合理的动机理论不能不顾及个体的潜意识生活. (4)文化人类学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满足各种需求的方式虽有极大的文化差异,但人类所追求的基本或终极目标都是相当一致的.以自尊心的满足为例,在一个社会中,一个人靠成为好猎手来满足自尊心,而在另一个社会中,却要靠当一个伟大的医生、勇猛的武士或者一个十足的铁石心肠的人等等.因此,JL\理学应透过文化的差异去研究人类共同追求的基本目标或需要. (5)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人类行为常常是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的.一个有意识的欲望或一个有动机的行为,可能起到一种渠道的作用,通过这个渠道,其他意欲得以表现自己.例如,性行为与有意识的性欲并不仅仅是对性满足的追求,其所暗含的、无意识的目的可能是极为复杂的.甲的性欲可能实际上是确立自己男子自信的欲望的表现,而其他人的性欲则可能根本上代表了吸引注意力的欲望,或者对于亲密感、友谊、安全、爱的欲望,或者这些欲望的任何一种组合.因此,动机理论应认真对待欲望或行为在根本上代表的东西,看到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6)合理的动机理论应该这样设想,动机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起伏的,也是复杂朗.因为从动力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一定意义上,几乎有机体的任何一个事态本身又是一个促动状态.例如,个体遭受拒绝的感受,必然会影响他的身心组织,使他感到紧张或不快乐.这种状态还会转而导致其他事件的发生,例如采取种种自我防卫方式、压抑敌意等. (7)合理的动机理论必须考虑到以下两个事实:第一,除了以相对的或递进的方式外,人类从不会感到满足.人是一种不断追求的动物,当他的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会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欲望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第二,所有动机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动机的出现实际上总是取决于整个有机体所可能具有的其他所有动机的满足或非满足状态,即取决于这样或那样的优势欲望已经达到相对满足的状态.因此,需要似乎按某种优势等级自动排列. (8)动机理论应彻底放弃为内驱力或需要制作分解式一览表的企图.这种一览表常给人这样的印象,似乎各种内驱力是均等的、不相干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并且,它还忽视丁内驱力的全部动力性质,混淆了各种具体特征的层次关系.动机理论应将基本的欲望清楚地理解为分届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基本类型或者基本范畴.亦即,基本目标或需要的列举应是抽象的分类而不是编成目录的一览表. (9)动机分类的基础,应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基本的目标或需要,而不是任何一被刺激意义上的内驱力一览表(是“吸引”而不是“推动”). (10)动机理论必须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动物为中心.应该看到,当我们沿着种系阶梯上升,我们所理解的本能有逐步消失的倾向,对作为适应工具的文化的依赖将越来越大.口味变得越来越重要,饥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此,当不得不使用动物资料时,应尽可能选择接近于人类的动物如猴子而不是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11)动机理论必须考虑到环境与文化对有机体及其动机满足的影响,但决不可成为纯粹的情境理论.它还应看到有机体有其天生的内在结构,并且能主动创造心理环境等事实. (12)动机理论还应看到,有机体通常表现为一个整体,但有时则不然.孤立、局部、分裂的反应在一定情况下是可能的.这类现象不一定是虚弱、病态或者不好的,相反,它们经常被看作是有机体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的证明,即有机体以不完整的、独特的或分散的方式对付局部的、熟悉的事物或者易于解决的问题.这样,有机体的主要能力就可用于解决更重要的或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13)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至少并非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对需要的满足的追求,即寻求需要的或医乏的东西.成熟、表现、成长以及自我实现等现象皆是自然流露的表现性行为而非对环境的应付性行为,因而可以看作无动机的或超动机的行为. (14)动机理论不应像心理分析学家那样仅仅关注无意识的欲望,还应重视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这个因素.这对于理解我们文化中各个阶级、等级之间的动机差别,理解我们的文化与其他较为贫穷的国家和文化在动机上的不同是至关重要的. (15)动机理论必须合理地看待现实对于有机体内部冲动的影响.内部冲动与现实之间不一定是截然对立的关系. (16)动机理论除讨论有缺陷的人的防御手段外,还必须讨沦健康强健的人的最高能力.同时还必须解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人物所关心的全部最重要的事情.应将注意力转移到健康人.动机理论必须具有更积极的研究倾向. 总之,以马斯洛看来,动机理论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应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人为对象,重视健康动机的研究;坚持整体动力论,务必阐明动机与有机体和环境以及动机与动机之间内在的整体动力的关联.而在研究的重心上,动机理论则应损弃文化的差异,拨开作为手段的欲望的迷雾,直接对人类共有的基本目标或需要进行研究.正是基于上述考虑,马斯洛在建构自己的动机理论时,从一开始就试图使之立足于基本需要及其层次发展的研究之上.同时,这一切也预示着,马斯洛动机理论必将与既往动机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