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前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8:51:48
谈谈当前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
谈谈当前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
谈谈当前国际政治关系的特点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爆发过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媒体和各行业专家学者们都在思考“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特点,探讨当今世界动乱的根源和发展趋势.“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
当前国际形势的问题确实是相当复杂而形势多变、起伏不定的.有人认为,恐怖主义是公害,当前主要任务是反恐;也有人认为,霸权主义是祸根,反霸是主要任务;还有人认为,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都应该反对.
回望,冷战结束已经十年多了,为什么天下“还很不安宁”?
经过“9·11事件”后一年多的实践,现在已经比较清楚了.那就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是动乱的主要因素.它们主次有所不同.它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不断干扰、冲击乃至破坏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愿望,而且已形成某种“恶性互动”或某种因果关系.
恐怖主义膨胀泛滥已成国际形势中一个新的重大变数,也是造成国际局势紧张、动荡的一个祸根和爆发点.正是恐怖分子制造“9·11”袭美事件,才导致目前这场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反恐战争.恐怖主义是最直接、最具体的,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于是,由美国发动起了一场涉及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也爆发了,但至今,本·拉丹等“首领”仍活未见人,死未见尸.阿富汗局势也并未真正平定下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局势堪忧,恐怖主义活动似乎越反越多,已从空中发展到海上.最近,肯尼亚也发生了爆炸和导弹袭击以色列民航飞机事件,人们普遍对此产生担心和忧虑的心理,而美国人民更是有点惶恐不安.
在“9·11事件”之后,各国特别是各世界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美国政府也开始特别关心本土安全,甚至不顾世界的总体和平与发展,采取双重标准,退出和废弃反导条约,包括成立“国土安全部”,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了美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条约问题上,更是采取了消极抵制或反对的态度,严重冲击和破坏了国际安全体系和战略稳定,使国际安全局势处于危险的混乱之中.
现在的情况是,以色列似乎正在仿效美国,用国家恐怖主义对付民族一些组织和个人恐怖主义.澳大利亚也想仿效美国.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最近公开声称,必要时可以“先发制人”对邻近国家的恐怖主义势力进行打击,还要求按此修改联合国宪章,引起亚太地区强烈反响和抗议.如果各国都如此仿效,如果印度也这样对付巴基斯坦,情况将会多么严重,这个世界那里还有安宁可言.
恐怖主义的恶性膨胀和猖狂,伤及广大无辜,破坏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成了当前国际局势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它高度警惕,坚决反对和打击,并进行不同形式的广泛合作,共同反恐,是各国所必须要打击的.但与此同时,在反恐合作方面,也存在一些重要原则问题不能解决:
1、目前反恐有重治标轻治本、甚至忽视治本的倾向.
2、对反恐采取“双重标准”的倾向.
3、随意性和独断性太大,动不动就给人扣上“邪恶轴心”国家之类的帽子.
而就国际发展形势而言,各国所需要首先面对的问题关键点是不可低估的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负面深层影响继续在全球经济领域显现.受金融危机拖累,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大多数国家经济均遭受不同程度冲击,全球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2009年成为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一年.
在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好转迹象,主要经济体探底企稳,但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攀高,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严峻,以及迪拜及希腊债务危机等都一再表明: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复苏艰难,风险犹存.主要表现在:
1、在虚拟经济领域,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新的监管机制和交易规则尚未建立,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仍在继续泛滥,这些金融风险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
2、在实体经济领域,美、欧、日经济虽止跌企稳,但不确定因素仍多;
3、在国际贸易领域,受流动性增多、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快速上涨,发达国家消费疲软,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对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的来势之猛、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大概很少有人会预料到.但这却确确实实导致了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说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它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宏观来讲,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国际金融体系亦会随之进而演变,多极化的趋势也会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个事件会对大国政治关系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尤其是我们中国.
在面对国际形势发生大变化时,中国依然一直都在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在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制的同时,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利益,把外交、外贸、政治等方面的考虑和当前的危机处理联系到一块儿,使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点.世界经济危机事件发生期间,中国力量明显上升,声音明显响亮,话语权显著提高很多,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
为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各大国加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抢抓战略制高点.其他大国怀着强烈的紧迫感,加紧调整对外战略.俄罗斯着力经营和扩大在独联体的影响,深化与中国的战略关系,重启与美国的关系,积极缓和与欧盟的关系.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主打“变革”旗帜,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调整:重视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象,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外交,积极推动和主办G20金融峰会,要求各国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与美国协调行动,但在美元地位等问题上坚持既有立场;推行全面兼顾的地缘战略,出台从伊拉克撤军计划以及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进一步巩固跨大西洋关系,“重启”美俄关系,加强美印合作,取悦伊斯兰世界,调整对伊朗和朝鲜姿态.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中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大国加强沟通协调.但美国战略目标仍是防范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维护自己一超独霸地位.
尽管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到目前仍然没有大的变化,但它政治上失策、经济上失控使它不得不放弃单边主义,更注意寻求大国间的合作支持.而此期间,欧盟的战略地位已有所上升,国际参与力度进一步增强;俄罗斯进一步抗衡西方的战略挤压,特别是北约东扩.俄格冲突表明俄不会牺牲战略底线,但不寻求同西方的对抗,不会回复到冷战时期.但日本寻求大国地位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虽然日本也十分注意处理好同邻国的关系.一些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西方大国在处理国际热点时寻求与它们的合作与协调.大国关系力量对比的这些变化会牵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不少国家已提出要建立新的地区经济体或货币体系.新的地缘战略正在酝酿调整之中.
而中国在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发生的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影响上升,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日益增强,相互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深化.一方面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疑虑和排斥也在增加,它们不清楚崛起后的中国会怎么样.这一矛盾会伴随我们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纵观当前国际形势,最严峻的一面也很突出,那就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问题是“气候问题”.
第一个气候问题是气候本身的问题,虽然各国科学家对地球变暖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因“征服自然”的工业化而造成的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各国在这方面面临的形势都一样严峻.现在老百姓已普遍懂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道理.因此,重视气候问题本来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要做的事情,而且要做好.
第二个气候问题是经济问题.美国已经从硬顶着不承担减排责任转向开发绿色能源和节约能源——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有专家说,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醒来.计算机革命的时候中国刚刚苏醒.现在绿色能源革命的时候,中国已同西方同步.西方已看到,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绿色能源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倾斜政策和科技实力,已使中国有可能在这第三次革命中脱颖而出.
第三个气候问题是政治问题.气候问题是欧洲最早倡导的,表示“道德高尚”和制约不发达国家是其中重要的考量.收取“碳关税”是对付别国的重型武器.对此,中国自然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要逼迫西方偿付排放欠债和提供先进技术,同时中国也给予发展中国家力所能及的帮助.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一时还没有有效的替代机制,故这一“美式机制”还将运作相当一个时期.但因其内在缺陷严重,故这一机制还须与“联合国主导机制”及“地区强国合作机制”等协调运作方能发挥一定程度的良性作用,否则实难有所作为.世界多极结构是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基础,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前提,更是维护各国独立与主权的重要保障.世界走向多极化既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心声.这一进程是历史的必然.
总之,当前国际形式大体是良好的,尽管在局部地区、部分领域仍存在分歧、矛盾甚至是冲突,但值得肯定,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