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欧美和亚洲国家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的措施,分析措施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考虑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2:13:24
比较欧美和亚洲国家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的措施,分析措施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考虑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区别
比较欧美和亚洲国家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的措施,分析措施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考虑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区别
比较欧美和亚洲国家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的措施,分析措施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考虑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区别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善于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善于把个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是一个成熟的大学生的基本标志.信息化属于带全局性、前瞻性、方向性的社会变化,本文拟结合这一变化,谈谈大学生发展问题.
一、信息化对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是渗透性强、应用普遍、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更广泛地传播、更充分地利用,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进步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高速、宽带的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与社会活动,都将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信息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变化极快,许多事物是按指数速率发展的,正如《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当事物呈指数增长的时候,最后三天的意义非比寻常,而在电脑和数字通讯的发展上,我们正在逐步接近这最后的三天”.这“最后的三天”对教育以及对大学生发展影响的精确标志还很难描述,但其影响本身却是毫无疑问的.信息化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知识力量的增长,只有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才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在这个时代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主要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的基础产业.
速度和知识的融合对大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信息化将极大地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对数字形式的信息的获取、操纵、传输和使用将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信息化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业已习惯的各种规则,学校内各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将由此得到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将得到改变.“虚拟群体”将部分替代“实体群体”的地位和功能,传统教育的组织根基“班级制群体”和“导师制群体”对学生的影响力将部分让位于“虚拟群体”.
历史证明,一个时期国家对某一领域的重视和支持,对该时期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很大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化的提出和迅速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就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国家的领导者和各级部门,以对历史的高度负责和对世界发展大趋势的敏锐目光,对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些将影响到一代乃至若干代大学生的发展.
二、信息化对大学生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每一个新生事物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都给人带来巨大的希望和机会,同时也会由于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被建立而产生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认识和梳理信息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正确指导大学生发展的前提.这里,我们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和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两方面来探讨.
(一)从影响大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看
影响大学生发展最直接的因素是学校、教师和大学生自身.
1.学校
信息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与人们业已熟悉的工业化时代的大学教育将有很大的区别.大学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发生巨大变化,突出反映在学校地位的变化和培养模式的变化上.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球化学习基础结构将不再局限于某个实体大学,传统大学的许多功能将随着信息化被分解,大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组织共同影响着学生,争夺着学生.信息激增和来源广泛使学生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加大,可能造成学生仅对学校教育认同的观点受到质疑.这些都将使得传统大学的地位受到挑战.此外,学校教育和管理制度、专业知识的产生、存储、传播和变化速度将随着信息化的特征而变化.
2.教师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学习化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将逐步弱比,代之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的职责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3.学生
在信息化时代,顾客的主导权得以提升,消费者通过掌握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工具,在交易中逐渐占据主动地位,传统的市场交易各方的权利平衡关系被打破,使主导权从卖方向买方转移.这一现象也逐渐在教育界显现.越来越多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挑选学校,“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在校园的流行,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对大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另外,信息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如,有人会用网络技术等手段以极少的经济成本获得巨大的学术“收益”,用“最新的偷懒办法”“科学作假”等.因此有人呼吁:在信息技术的挑战面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上狠下功夫.
(二)从大学生发展的领域看
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里仅就信息化在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1.道德品质
信息技术是人类为自己锻造的又一把双刃剑,善意的应用将造福于社会,恶意的应用则将给社会带来祸害.因此,从信息化时代特征开始显现之初,人们就不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它.人们认识到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现代社会中的新的互动模式,数字化生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蕴涵着复杂的伦理问题.从现有的关于信息化与大学生的相互关系的文献看,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道德问题最引人关注.许多专家指出,当前信息技术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自律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即要求人们自律和防止人们不自律.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许多时候不像传统社会那样面对面接触,而是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中介的间接接触.加之在互联网中,由于不少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性、面具化,因此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不能想像,在“虚拟世界”不讲道德修养的大学生,会在现实世界有良好的道德形象.当然,在此问题上的法律意识也不可忽视,依靠国家强制力有效地打击那些在信息领域造成严重恶果的行为者是必要的.事实上,在这方面的“越轨大学生”,从伪造信息、窃取资料到传播电脑病毒无所不为,如何使他们有所收敛是至关重要.
2.价值观念
信息技术的进步,实际上改变了人类生活中一切要素流动的方式与规模,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的副产品就是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们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评价标准,如何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十分重要,这比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效得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广泛性对大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引导学生正确鉴别是非和选择行为上的复杂性.因此,我们认为确立一个先进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尺度至关重要.
3.学习方式
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的个体化趋势日益凸显,大学生学术生活与非学术生活的界限日趋模糊.传统的大学按学科来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技能和培养传承本学科的意识主要是通过学术生活达到的,非学术生活主要使学生认识并遵循做人的基本规范,培养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等.过去这两者的界限十分明确,简单说:学就是学,玩就是玩.然而,凡是有过数字化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边玩边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玩电子游戏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运行的基本规则,许多电子游戏也教学生如何制定策略,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这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将大有用处.
三、提高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发展指导的有效性
信息化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文化差距其实会出现在代际之间”.我们不在一般意义上去探讨信息化对大学生发展而言到底是潘朵拉盒子还是宝葫芦;究竟是“虚拟世界”对大学生发展更重要,还是现实世界对大学生发展更重要,我们只是将在对大学生发展指导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作些介绍.
(一)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发展的走向
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发展才是硬道理.人们要做的首先不是去评价这个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而是力求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在当前,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够,要加快信息化的进程,要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关系教育和经济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如果再不奋起直追,将会错过机遇,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有益的探讨是必要的,无谓的争论则是不必要的,教育工作者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大势确立自己的使命,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大势改变自己观念.
我们要认识到,加快信息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是新世纪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这将孕育出崭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教育形态,不断推动经济和教育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从大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才的培养问题.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和国民信息技术素质低下是制约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核心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教育既肩负着培养新一代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的任务,又承担着提高国民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任务.因此,加快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是第一位的.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问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确立这样的理念:一是我们有义务使受教育者适应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二是我们有义务使受教育者去开拓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二)从微观上把握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发展的走向
为了正确描述信息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提高对大学生发展指导的有效性,我们从时序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发展的轨迹.
1.大学生发展的初始状态
了解大学生早期发展的水平非常重要.从信息化的角度,我们从对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中学时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水平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学生的差异性太大,当有的人已经是计算机“高手”时,而另一些人还是“学童”.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工作重点首先不应是去分析信息化对大学生发展可能带来的所谓“利弊”,而是尽可能详尽地调查大学生在入学前接受信息化影响的实际状况.
2.大学生发展的初始过渡期
虽然人们在变换任何一次环境时都有适应问题,但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不同于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过渡.大学生的学科差异、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对自己新环境中的期望值、与新伙伴相适应的能力等都影响着他们是否能顺利完成这个过渡.过渡是多方面的.目前,学生和学校在完成“信息化过渡”上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作为“信息化饥渴者”(我们的中学教育对此欠账太多)急于完成这个过渡,有一种初学者的偏好,有些人甚至难以自拔.另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过重,如果再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信息技术的熟悉和掌握的过渡确实勉为其难.
这段时间对广大学生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非常重要,过分的“堵”和过分的“放”都不是办法.
3.大学生发展的相对平稳期
这段时期学生已初步适应了环境,大学所提供的空间与时间给他们发展的多样性和深度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是大学生发展体现自我选择性最充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或学科的培养.对于信息学科的学生,主要让他们在本学科学习上下功夫,对于非信息学科的学生,除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之外,还要重点向他们介绍用信息技术改造和向本学科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对应国家提出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相信这段时期的大学生有更强的选择能力,对他们的选择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特别是要对他们发展的某些特殊要求给予尊重.
这段时期我们应该主动做好工作,在学术领域和非学术领域,在校内和校外,组织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让广大学生在信息化方面有事可为,而且是有高层次的事可为.
4.大学生发展的后过渡期
这段时期大学生认知水平、意向水平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的视野迅速从大学内部扩展到大学外部,继续深造和就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题.由于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后过渡期不仅提前而且更重要.这个时候互联网的重要性显现出来,通过上网可以了解社会上即时发生的许多事情,以增强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对未来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判断和追求.通过上网还可以求职,事实上,网上求职正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时尚.目前,大大小小的网站几乎都有“求职功能”,有的规模还很大.
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认识从“虚拟空间”中了解到的社会与真实社会的差别,帮助他们利用网络来解决自己的某些实际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解决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世界的变化,要努力引导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