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是”的意义、用法相同含“是”的文言文诗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01:06:23
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是”的意义、用法相同含“是”的文言文诗句
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是”的意义、用法相同含“是”的文言文诗句
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是”的意义、用法相同含“是”的文言文诗句
“是”:代词,这
作指示代词,与“此”同义,“这、这样、如此”之意.这是文言词语“是”在古代书面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用法,且这种用法一 直保持到现在.请看下面的例子: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故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墨子·非攻(上)》)“是何故也”与“此何故也”义同,“是”即“此”,作该句主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指示代词,复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作主语.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是”复指上句“非我也,岁也”这种说法,作主语.
(4)是时,上未立太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6)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是”作指示代词,常与其他一 些词合用,构成固定的习惯用语.如“是以”、“是故”、“于是”等等.
(7)太伯不从,是以不嗣.(同上句)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7)(8)两句中,“是以”“是故”均为“因此”“所以”之意.
(9)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民之有口,犹士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邵公谏弭谤》)
(11)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同上)
(1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于是”的用法有二:“于”“是”各为一词,(9)中的“于是”表示“在(捕蛇)这件事上”,(10)中的“于是”表示“由此”“从此”之意;(11)(12)中的“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承接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