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卷十八 翻译追分2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1:55:20
旧五代史 卷十八 翻译追分20
旧五代史 卷十八 翻译
追分20
旧五代史 卷十八 翻译追分20
旧五代史卷十八(梁书十八)列传第八
张文蔚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父亲张裼,唐僖宗时,多次官居显位.张文蔚从小刻苦学习,求知交友,卓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年,考中进士,当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张文蔚初次做官任巡官.不久,以畿尉在馆当值.为家人服丧,以守孝道闻名.中和年间,唐僖宗在蜀,大寇还没有消灭,急需军费,把盐铁司移到扬州,命李都去判盐铁司,李都奏请任张文蔚为转运巡官.僖宗回到长安,授任监察御史,迁左补阙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为司勋郎中、知制诰,任满授任中书舍人.为母亲守丧,退居京郊东面,哀伤过礼.服完丧,又拜为中书舍人,不久召入翰林,任承旨学士.时逢昭宗刚回京师,皇朝的纲纪逐渐衰微,张文蔚发布的诏令,无不切中时弊,评论的人赞扬他.转任户部侍郎,仍充任前职,不久出任礼部侍郎.天佑元年夏,拜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
当时柳璨身居相位,专权暴虐,陷害贤良俊杰之士,宰相裴枢等五家以及三省以下三十多人,都含冤而死,官吏们看在眼中,不敢暗中评论是非,柳璨余怒所及,也不下十多人.张文蔚尽力为他们开脱,才作罢,士人依赖他.柳璨死后,张文蔚兼度支盐铁使.天佑四年,天子因土运将尽,天命自有归宿,四月,命张文蔚和杨涉等统领百官,带着让位的诏书到大梁.梁太祖接受诏命,张文蔚等官居原位.开平二年春,在任上暴死,下诏赠右仆射.张文蔚深沉厚重,有大臣风范,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长,虽官位显要,但和兄弟们相处,在太夫人身边,完全和丅平民无异.弟弟张济美,很早就有心病,张文蔚照顾他近三十年,士君子称赞他.
儿子张铸,周显德年间,官做到秘书监.
薛贻矩
薛贻矩,字熙用,河东闻喜人.祖父薛存,父亲薛廷望,都有美名.薛贻矩风仪秀伟,和他交游的人都是一时英杰,在文场上很有名气.唐乾符年间,考中进士,历任度支巡官、集贤校理、拾遗、殿中、起居舍人,召拜为翰林学士,加礼部员外郎、知制诰,转任司勋郎中,原职依旧.乾宁年间,天子到石门,薛贻矩因随从人员走失,没有赶到天子临时驻扎地,被罢丅免.不久授任中书舍人,再任内职,历任户部兵部侍郎、学士承旨.到昭宗从凤翔回京时,大肆剪除宦官,薛贻矩还为韩全诲等人作画赞,全部题在内侍省屋壁上,因此被贬官.天佑初年,授任吏部侍郎,不赴任.梁太祖素来看重他,曾向朝廷推荐他,当天拜为吏部尚书,不久迁御史大夫.四年春,唐帝命薛贻矩带着诏书去大梁,商议让位的事.薛贻矩到大梁后,盛赞梁太祖的功德,请求梁太祖接受臣礼,梁太祖虽谦让不接受,但待他很好.接受让位那年夏的五月,拜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第二年夏,进拜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又迁弘文馆大学士,充盐铁转运使,从仆射多次升官至守司空.在任持续五年,但也没有什麽显赫的事迹可记述.随从梁太祖从贝州返回,染上麻疯病,十天后在东京去世.下诏赠侍中.
张策
张策,字少逸,炖煌人.父亲张同,在唐做官,官做到容管经略使.张策从小聪明机警好学,尤其喜好章句之学.住在洛阳敦化里,曾挖了一口甘泉井,得到一只古鼎,鼎耳上刻有篆字“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并且制作奇巧,张同视为宝贝.张策当时正在父亲身旁,慢慢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改年号为延康,这年十月,魏文帝接受汉让位,才改年号为黄初,这表明黄初元年没有二月.鼎上的文字多荒谬啊!”张同大惊,急忙叫他打开书房,取出《魏志》展读,与张策说的一点不差,宗族的人觉得他神奇不凡,当时张策十三岁.但张策精通因果学说,酷爱佛教,不到二十岁,就削发为僧,住在雍的慈恩精庐,很有高尚情调.唐广明末年,大盗犯朝,张策於是重返尘世,陪伴父母逃难,君子们称赞他.到为家人守丧时,以孝闻名.丧期满后,隐居郊野,毫无谋取名利的打算,像这样有十多年,才出任广文博士,改任秘书郎.
王行瑜任邠州帅,召他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衣.到王行瑜反叛时,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王行瑜战败而死,邠州被平定.张策和奴婢用轿子抬着亲人,南出邠州境,时逢边寨积雪,受到行人的怜悯.梁太祖获知后赞扬他,上奏任他为郑滑支使,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完丧,授任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不过一年,华帅韩建召他为判官,到韩建领许州时,又任掌记.
天复年间,张策带着唐皇帝的书信和礼物来访,梁太祖见了他高兴地说:“张夫子到了.”就上奏任他为掌记,兼赐金紫.天佑初年,上表奏报他的才能,拜为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不久召入朝任翰林学士,转任兵部郎中、知制诰,照旧修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职位依旧.梁太祖接受让位,改任工部侍郎,加承旨官.这年冬,转任礼部侍郎.第二年,跟随出征到泽州,拜为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不久迁中书侍郎,因风病上章请求退休,改任刑部尚书退休.当天坐轿子回洛,住在福善里,高竹大树,图书琴酒,藉以自乐.乾化二年秋,去世.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保存在家中.
杜晓
杜晓,字明远,京兆杜陵人.祖父杜审权,在唐做官,位至宰相.父亲杜让能,官做到守太尉、平章事.乾宁年间,邠、凤二州出兵侵犯京城地区,杜让能受到诬陷,天子迫不得已,赐他在临皋驿自杀.杜晓守丧骨瘦如柴,悲伤过度几乎危及生命.服丧期满,头戴七升幅巾,销声匿迹自暴自弃十多年.
光化年间,宰相崔胤判盐铁,奏报任他为巡官兼校书郎,不久授任畿尉,在弘文馆当值,都不赴任.到昭宗东迁时,宰相崔远判户部,又奏报任他为巡官兼殿中丞.有人对他说:“嵇中散死后,他的儿子嵇绍隐姓埋名,山涛讲道理劝勉他,他才出来做官.你忍心让杜氏每年用铺席祭祀先人,同百姓一样吗!”杜晓於是赴任.不久,拜为左拾遗,不久又召为翰林学士,转任膳部员外郎,前职依旧.到崔远获罪时,出守原官,过了几个月,以原官知制诰,不久又召为学士,迁郎中充任官职.梁太祖登位,拜为中书舍人,官职依旧.开平三年,转任工部侍郎,充任承旨.第二年秋,拜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平民朱友珪篡位,迁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依旧判户部.到袁象先讨伐朱友珪时,大肆放纵禁兵,杜晓受重伤而死.梁末帝登位,下诏追赠右仆射.
杜晓知识广博,有文才,当时的舆论称赞他.哥哥杜光乂,有精神病,每次发病,有时破口大骂,有时挥舞棍棒追打人,杜晓事奉他更加恭谨,不曾一天略有懈怠.身居中书、翰林要职,师法前辈,很符合君王立言的体统.到在尚书省主管爵秩时,志向很远大,一旦非命而死,人们都感到冤枉可惜.难道是因为一家三代人任宰相,天道忌讳人事太盛吗!
敬翔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神龙年间平阳王敬晖的后代.曾祖父敬琬,任绥州刺史.祖父敬忻,任同州掾.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敬翔喜好读书,尤其长於文牍,应用敏捷.乾符年间,考进士不中.到黄巢攻陷长安时,就向东出关.当时梁太祖刚镇守大梁,有个观察支使王发,是敬翔的同乡,敬翔前去投奔他,王发把他当作老朋友接待,但无法推荐他.过了很久敬翔穷困潦倒,就给人写笺帖,往往有警句,传到军中.梁太祖不识字,喜欢用语浅近的奏章檄文等公文,听说是敬翔写的,很喜欢,对王发说:“我知道你的同乡有才,可以和他一起来.”到见面时,应答如意,就补任武职,经常让他随军.敬翔不喜武职,请求补任文官,就任他为馆驿巡官,让他专管檄文奏告.梁太祖和蔡贼相抗多年,城门之外,战声相闻,谋划策略,敬翔参预了很多,梁太祖大喜,悔恨得到敬翔太晚.因此军政大计,一概向他请教.蔡贼被平定,上奏授任他为太子中允,赐给绯衣.跟随平定兖州、郓州,改任检校水部郎中.梁太祖兼镇淮南,授任扬州府左司马,赐金紫.乾宁年间,改任光禄少卿以充实其位.天复年间,授任检校礼部尚书,遥领苏州刺史.昭宗从岐下回长安,到延喜楼,召敬翔和李振上楼慰劳,授任敬翔检校右仆射、太府卿,赐号迎銮叶赞功臣.
梁太祖登位,自宣武军掌书记、前太府卿,授任检校司空,依前太府卿勾当宣徽院事.不久改枢密院为崇政院,任敬翔知院事.开平三年夏四月,梁太祖因邠州、岐州受到侵扰,派刘知俊向西讨伐鄜、延,很担心不能成事,因而宴请敬翔,询问西边战事.敬翔剖析山川郡邑虚实,军粮多少,全部按条论奏,像他平常讲习一样,左右的人无不惊异,梁太祖赞叹了很久.乾化元年,进位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知崇政院事、平阳郡侯.前朝藉金峦坡作为门名,和翰林院相连,因此能做学士的人称为“金峦”加以赞美,现在殿名“金銮”,是遵从美名.设置大学士,最早以敬翔担任.
敬翔自从东下做官,遭遇霸王,怀抱深沉,有经世济国的策略,在中和年间奋起,至改朝换代,其间三十多年,跟随征伐,运筹帷幄,各种事务堆积如山,常常通宵不眠,只有在马上才能稍得休息.每当对政事有所裨益,也不曾公开进谏,只是对君王举首抬足之间略微表现迟疑,而梁太祖已察其意,一定改变行为,因此他对政事的支持,没人能知道.到梁太祖病重时,召他到御床前接受托命,并且深以并州贼寇为恨,敬翔忍不住呜咽哭泣,受命而退下.平民朱友珪篡位后,因天下人心所望,任敬翔为宰相.朱友珪因敬翔是先朝旧臣,对他有所畏忌,敬翔也常称病,不理政事.
梁末帝登位,赵、张之族都身居要职,敬翔更加不得志.到刘鄩失去河朔,安彦之丧失杨刘后,敬翔上奏说:“国家连年派将出征,疆土日益缩小,这不只是因为兵骄将怯,也是由於指挥不得法.陛下身居深宫之中,和陛下议事的人都是身边亲近熟悉的人,怎能料敌胜负呢!先皇时,河朔有一半还在,先皇亲自指挥虎臣骁将,还不能战胜敌人.现在寇贼的人马已到郓州,陛下却不留意,这是我不明白的第一点.我听说李亚子穿着黑色丧服统领众军,到现在十年了,每次攻城临阵,无不亲自冒着箭石,昨天听说他攻打杨刘,率先背柴渡河,一鼓作气登上城.陛下儒雅好文,不曾如此,却让贺瓌这样的人和他较量胜负,而希望他打跑贼军,这是我不明白的第二点.陛下应当向老人请教,另外采用深沉有力的计谋,不然,忧患就没完没了.我虽无能胆怯,但蒙受国家深恩,陛下如果真的缺人,我请求去边疆效力.”
梁末帝虽然明白他的恳切,但最终因赵、张等人说敬翔心怀怨恨,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到王彦章在中都被打败时,晋人向南长驱直入,梁末帝急召敬翔,对他说:“我平常忽视你的忠告,果然导致现在这种局面.事情危急了,不要因此感到怨恨,让我到哪裏去?”敬翔哭泣着奏告说:“我蒙受国家的恩惠,将近三十六年了,从卑微到身居高位,都是先朝对我的恩遇,虽名为宰相,实在只是朱氏的老奴罢了.我事奉陛下如郎君,凭我的愚诚,怎敢有所隐瞒!陛下最初任段凝为将,我已极力谏阻,但小人们结党营私,才造成现在这样.晋军就要到了,段凝为水阻隔.想请陛下避居狄,陛下一定不会听从;想请陛下出奇应敌,陛下一定不能果断决策.纵使张良、陈平复活,也难以转祸为福,我请求先死,不忍心看见国家灭亡.”说完,君臣相对痛哭.
到晋主攻陷都城时,下诏赦免梁氏臣僚,李振对敬翔说:“有诏令洗心革面,准备朝奉新的君主.”敬翔说:“新君主如果问我们,那将用什麼话来回答!”这天晚上,敬翔在高头里家,住在车坊.快天亮时,手下的人报告说:“崇政李太保已入朝.”敬翔回到屋中叹息说:“李振枉为大丈夫!朱氏和晋是仇敌,我们最初共同谋划,但未能使君主振兴天下,现在小君主在国门被杀,纵使新朝赦免我们的罪过,又有什麽脸面入建国门.”於是上吊自杀而死.几天后,把他家灭族.
当初,贞明年间,史官李琪、张衮、郄殷象、冯锡嘉奉诏修撰《太祖实录》三十卷,叙述不细致,漏略很多事.又诏令敬翔补充阙失,敬翔於是另外纂成三十卷,取名叫《大梁编遗录》,和实录一起流传.
敬翔的妻子刘氏,父亲任蓝田令.广明年间的战乱中,刘氏被黄巢的将领尚让俘获,黄巢失败后,尚让带着刘氏向时溥投降,到尚让被杀后,时溥把刘氏收纳在妓室.梁太祖平定徐后,得到刘氏并宠爱她,时逢敬翔丧妻,於是把刘氏赐给他.到敬翔逐渐显贵后,刘氏仍然出入於梁太祖卧室,敬翔对她的情礼逐渐削弱,刘氏在内房责怨敬翔说:“你鄙视我曾失身於贼吗,以成败而论,尚让是黄巢的宰辅,时溥是国家的忠臣,论你的门第,你羞辱我太过分,请从此分手!”敬翔赔罪阻止了她.刘氏仗恃梁太祖的势力,梁太祖任四镇时,刘氏已得“国夫人”称号.车服骄侈,婢女都佩戴珠玉,手下另设爪牙典谒,派人用书信和礼物出使,和藩镇交结,近代妇人,没有能超过她的,权贵们都争相依附她,她受到的宠信和向太祖论事,不下於敬翔.当时富贵显达的人家,都跟着效仿她,伤风败俗到了极点.
李振
李振,字兴绪,唐潞州节度使李抱真的曾孙.祖父、父亲都官至郡守.李振在唐做官,从金吾将军改任台州刺史,时逢盗贼占据浙东,没能赴任,因而西归路过汴,用策略向梁太祖谋取官职,梁太祖认为他神奇不凡,召他为从事.梁太祖兼领郓州,任他为天平军节度副使.湖南马殷被朗州雷满逼迫,李振奉命前去和解,马殷、雷满都奉命和好.
光化三年十一月,梁太祖派李振去长安进奏,住在州府,府吏程岩告诉李振说:“刘中尉令他的侄子刘希贞来商计大事,想拜见你,希望准许.”到后,程岩就先说:“皇上急切,内官忧惧,左中尉想做废除君主的事,我程岩等人合力安定内外,斗胆把这事报告.”李振望着刘希贞说:“百岁老奴才事奉三岁君主,乱国不义,废君不祥,不是我敢知道的.何况梁王以百万大军,辅助天子,礼乐尊奉,还怕来不及,希望深思熟虑.”刘希贞十分沮丧地离去.到李振回去报告时,刘季述等人果然作乱,程岩率各道邸吏逼迫皇帝下殿,拥立幼主,尊奉昭宗为太上皇.李振到陕,陕已庆贺幼主登位了.护军韩彝范提起这事,李振说:“懿皇刚去世,韩中尉杀长立幼,贪图权势,於是扰乱天下,现在将军又想这样吗!”韩彝范就是韩文约的孙子,从此不敢再说.
李振东归,梁太祖正在邢、洺,急忙回到汴,大计未定,刘季述派养子刘希度说唐想让国给梁太祖,又派供奉官李奉本、副使支彦勋假称带太上皇的诰谕前来,他们都是刘季述的党羽.梁太祖还没来得及迎接皇命,李振又说:“竖刁、伊戾作乱,对称霸人的事业有帮助.现在宦官幽囚侮辱天子,王却不能讨伐,无法号令指挥诸侯.”当时的监军使刘重楚,是刘季述的哥哥,前宰相张浚,住在河南缑氏,也来对梁太祖说:“附和宦官那事情就好办,并且能得到你想得到的.”只有李振坚定不移,偏偏说:“走正道就能建大功.”梁太祖大悟,忽然神态严肃地说:“张公劝我附和敕使,是想依附以求自己做宰相吗!”於是定计拘囚伪派的使臣李奉本、支彦勋和刘希度等人,当天就请李振奉命到京师,和宰相商计拨乱反正.不久,刘季述被杀,昭宗恢复帝位,梁太祖获知后很高兴,召见李振,握着他的手对他说:“你所谋划的是我本来的意愿,老天知道啊!”从此更加看重他.
天佑二年春正月,梁太祖召李振对他说:“王师范前来投降,过了一年还在旧藩,现在我将上奏请求改任他到另一个地方,你为我飞驰前去,把这个意思告诉他.”李振到达青州,王师范当天出公府,把节度、观察使二印和文簿钥匙交给李振.王师范虽已接受代任,但非常疑心不安,多次挥泪请求宽免他的家族,李振因而用道理开导他说:“你没想到张绣的事吗!汉末张绣多次与曹操为敌,难道对曹操有德吗?到袁绍派使者招张绣时,贾诩说:‘袁家父子互不相容,怎能主宰天下英豪,曹操挟持天子号令诸侯,他的志向大,不在意私仇,不应对他疑心.,现在梁王难道会因私怨残害忠贤之士吗!”王师范猛然大悟,第二天就迁移他的家族.梁太祖於是上表请求让李振为青州留后,不久,召他回去.唐自从昭宗迁都以后,王室微弱无力,朝廷列班上朝,备员充数而已.李振颐指气使,旁若无人,依附他的人受到越级奖升,他讨厌的人就被他废弃.李振每次从汴到洛,朝中必有人受到贬逐,因此唐朝人把他看成“鸱枭”.天佑年间,唐宰相柳璨迎合梁太祖,在滑州白马驿诬陷杀害大臣裴枢、陆扆等七人.当时李振自认为咸通、乾符中曾应考进士,多次都没考中,尤其愤愤不平,於是对梁太祖说:“这些人自称清流,应把他们投进黄河,永远做浊流.”梁太祖笑着答应了他.到梁太祖登位时,从宣义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授任殿中监,多次升迁至户部尚书.庶人朱友珪篡位,代敬翔任崇政院使.梁末帝登位,赵、张二族专权,於是被他们离间,出谋划策,多不受采纳,李振每每称病避事.龙德末年,闲居在家快一年了,晋主入汴,李振拜见请罪,郭崇韬指着李振对人说:“人们称李振是一代奇才,我今天见了他,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时逢段凝等清除梁氏权重大臣,李振和敬翔等人同一天被灭族.
史臣曰:张文蔚、薛贻矩,都是唐朝旧臣,遇上梁室强行代位,奉君主的命令来出使,轻率地把帝位交给梁,碰上这样的时代,也是做臣子的不幸.不做梁朝的宰相,不也好吗!杜晓以文雅著称,张策有冲淡的度量,做了台臣,亦无愧於士林.敬翔、李振,当初辅佐霸主,最后成就帝王大业.到国家灭亡时,一人丧命来表明臣子大节,一人看新主的脸色来偷生,比较起来,敬翔略胜一筹.李振当初有“浊流”之言,最后得到了灭族的祸害,因果报应的事,本来就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