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理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5 14:46:20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理由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理由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理由
转基因从本质上来说,是加速了物种的进化,赋予物种一个本来没有的基因.这个基因使得他能够更好的在现在的环境中发展,而不被淘汰.就像杂交水稻可以满足人更多的需求,所以它可以更好的发展,虽然它不是转基因.
转基因的这些成分都经过很多毒理学分析发现对人体无害,像潮霉素基因已经经过几十年的验证.而抗虫的Bt蛋白也从机理上搞清了它杀虫的原理.这些都表明它暂时对人体无害.就是因为科学家严谨的表示只是暂时无害,导致了一些人大肆的鼓吹它潜在的危害.
还有现在讨论最多的是他对生态的危害,可是当早期问题出现后,科学家随后就出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现在发展起来的Marker-free等技术.当然任何新的东西的加入都会导致原本生态系统的改变,但是人类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而是应该摸清规律,从而更好的与自然一起和谐进化.
因为转基因动物发生改变的是细胞里面的基因,对周围的生物的基因不会有影响,人食用转基因动物会及时分解它的DNA,对人无害!
其实现在并不能说转基因动物安全,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的害处而已!
Bt蛋白的受体(Bt的靶体)及其作用机制
在鳞翅目昆虫(蝴蝶,蛾子)的幼虫肠壁上,目前已发现的受体主要有4种2大类。第1大类是蛋白,主要有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简称APN),钙粘蛋白(Cadherin)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第2大类是糖脂(glycolipids)。转基因作物中的Bt一般是表达成分子量为120KDa的原毒素(pro...
全部展开
Bt蛋白的受体(Bt的靶体)及其作用机制
在鳞翅目昆虫(蝴蝶,蛾子)的幼虫肠壁上,目前已发现的受体主要有4种2大类。第1大类是蛋白,主要有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简称APN),钙粘蛋白(Cadherin)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第2大类是糖脂(glycolipids)。转基因作物中的Bt一般是表达成分子量为120KDa的原毒素(pro-toxin)而被昆虫摄入的。这个原毒素是没有杀虫效力的。
在昆虫碱性的肠道环境中以及特定的蛋白酶作用下,原毒素会被切割成一个大约60-65KDa的具有杀虫效力的蛋白。这个蛋白是由3个功能域(domain)构成的。从氨基端到羧基端依次被称为Domain I,Domain II 和 Domain III。在这3个功能域中,Domain II和III是和肠壁受体结合的关键区域。只有和特定受体有效地结合后,Bt才被能锚碇在昆虫的肠壁上。现在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作用机制是:Bt的单体和第一受体氨基肽酶N结合后,被某种蛋白酶做了进一步的切割修饰,然后形成四聚体再与第二受体钙粘蛋白相结合。与钙粘蛋白结合后,Bt的空间构象会发生变化,其结果是Domain I插入肠壁细胞膜内,造成非特异性穿孔,进而导致肠壁细胞破裂,并最终致使昆虫死亡。简单概括地说,Bt杀虫的主要过程就是:摄入=〉激活=〉锚碇=〉穿孔=〉致死。其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Bt就会丧失杀虫效力。
人的胃是酸性环境,而且消化道内也不存在能与Bt结合的受体,所以Bt对人及其他非靶标生物体是非常安全的。
所以,转Bt基因的作物对人是安全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