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3:51:13
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有没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惯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一个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惯性原理是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书中发表的,它是作为捍卫日心说的基本论点而提出来的.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保持物体以均速运动的是力的持久作用.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证明物体在引力的持久影响下并不以匀速运动,而是相反地每次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在速度上就有所增加.物体在任何一点上都继续保有其速度并且被引力加剧.如果引力能够截断,物体将仍旧以它在那一点上所获得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伽利略在金属球在斜面滚动的实验中观察到,金属球以匀速继续滚过一片光滑的平桌面.从以上这些观察结果就得到了惯性原理.这个原理阐明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
伽利略的惯性原理是近代科学的起点,它摧毁了反对哥白尼的所谓缺乏地球运动的直接证据的借口.
而被现代社会所普遍认知的惯性原理,来自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1687),定义如下:
所有物体都将一直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出现施加其上的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的惯性原理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并且对惯性原理的理解也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而出现了改变.
对于惯性认识的一个重要进展是惯性与能量的关系.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 对论,这是一个崭新的物理理论,它统一了力学理论和电磁学理论,带来了时空观的根本变革.爱因斯坦随后证明质能关系,E=mc2,一定的质量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反之一定的能量对应一定的质量.在这里,能量包括了能量的各种形式,突破了上面把某一种形式的能量与惯性联系起来的认识.这样,惯性是能量的属性,能量具有惯性(质量),任何惯性质量都应归因于能量.作为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质量概念退居次要的地位,如今在近代物理中能量、动量等概念要比质量、力等概念要重要得多.
能量具有惯性拓宽了对于惯性的认识,也拓宽了对于能量的认识.它带来的重大实用价值就是核能的释放.在裂变反应中,裂变产物的静质量小于裂变前物质的静质量,质量亏损释放出大量裂变能;在聚变反应中,聚变产物的静质量小于聚变前物质的静质量,质量亏损释放出大量的聚变能.它也使得人们很好地认识许多物理现象,包括涉及物质的全部质量与能量转化的正反粒子对的产生和湮没过程.
我们知道,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反映物体对加速度的阻抗,而引力质量是物体引力属性的量度,反映物体产生和承受引力的能力.它们显然是物质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属性,描述物质两种不同性质的量是否严格相等是一个问题,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是一条严格的定律.原来牛顿力学中无法加说明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不再是游离于物理学之外的一个普遍事实,而是成为意义得大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石.爱因斯坦找到了这块基石,并由此发展了广义相对,这实在是爱因斯坦独具慧眼、超群绝伦的伟大贡献.
对于惯性的理解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
惯性的分析与利用
人们都知道,惯性所获得的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物体质量越大获得惯性力越大,与宏观体积无关.但在微观粒子物理学里,物体的质量与原子核里的质子,中子加电子的体积成正比,与其他空间或粒子无关.基于我们这项对微观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惯性所获得的力与原子核里的质子,中子加电子的体积正比,这就是说这三种粒子接触的空间范围越大,他获得的惯性力就越大.到这可能人人都会想,这个惯性力是不是由这三种粒子的表面作用了周围的空间或某种粒子产生的,要不然为何惯性力与这三种粒子的体积成正比,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在此我给出现在科学研究所得出质子的体积.质子体积=7.24立方费米,(1费米=1000亿分之一米)电子大约是质子的1500分之一,中子比质子多一个电子的体积.
惯性力是宝贵的自然力,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惯性力,将节省很多能源.
在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时,就巧妙的使用了惯性力.当时我们看的是电视实况转播.当“嫦娥一号”升到一定高度时,“嫦娥一号”尾部停止喷火,当时主持人就问专家,为什么把喷火器关了,专家说:“这可以节省燃料,利用它的惯性前进”.过了几分钟,“嫦娥一号”的尾部又喷火了,但这段时间节省的燃料能让“嫦娥一号”寿命延长.由此可见研究惯性是很有前景的,一个汽车司机,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惯性,一天能节省几升油料,也起到了环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