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3年的土改问题1950—1952年 在建国初期 我们就已经进行过土改了啊!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怎么到了 1953年 的一化三改造里,又在搞土改啊!难道 建国初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4:56:17
关于1953年的土改问题1950—1952年 在建国初期 我们就已经进行过土改了啊!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怎么到了 1953年 的一化三改造里,又在搞土改啊!难道 建国初期
关于1953年的土改问题
1950—1952年 在建国初期 我们就已经进行过土改了啊!
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怎么到了 1953年 的一化三改造里,又在搞土改啊!
难道 建国初期的土改是失败了的?
关于1953年的土改问题1950—1952年 在建国初期 我们就已经进行过土改了啊!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怎么到了 1953年 的一化三改造里,又在搞土改啊!难道 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完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生产资料(土地)是由地主私有制到农民私有制.这种转变的完成实现在1952年底.
而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应该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我国在1953年到1956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关于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建立国营企业.使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国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完成土地有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1956年后,我国彻底完成了有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渡.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所以,建国初期的土改只是一个国民经济的过渡阶段和手段,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从而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不能说是失败的.
以上答案是老师总结的,我是高三学生,最近在复习这部分的历史.参考的是人教版高中近现代史第二册.答案真实准确.
不是失败.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从而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贯彻“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公有,从而扩大了生产规则,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
全部展开
不是失败.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从而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贯彻“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公有,从而扩大了生产规则,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华北等老新解放区(约有1.6亿人口)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则尚未实行土地改革。
为了彻底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随后,刘少奇在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二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阐明了土地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党的方针政策。
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共中央决定,从1950年冬季开始,用两年半或三年左右的时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并规定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之前,县以上的领导机关要选择少数地区进行典型试验,在做法上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批开展。
从1950年冬季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开。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鉴于解放后的新情况,《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此外,对小土地出租者也采取了保护的政策,不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采取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为了深入地发动群众,各地政府都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会,组织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开展斗争,建立了城乡最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在土改中,对于地主分子,除个别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予以镇压外,都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
土地改革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进行的,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而一化三改造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从而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一五”计划时期,贯彻“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公有,从而扩大了生产规则,发展农业生产。
收起
“土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
“一五”计划时期,贯彻“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公有,从而扩大了生产规则,发展农业生产。...
全部展开
“土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剥削,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生活。
“一五”计划时期,贯彻“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集体公有,从而扩大了生产规则,发展农业生产。
收起
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
1、适应工业化需要,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今天农村仍然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个人无权买卖土地,只能出让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