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怎么控制百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3:25:17
皇帝怎么控制百姓?
皇帝怎么控制百姓?
皇帝怎么控制百姓?
1,皇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既德利益集团.
皇帝若是一个人的话,小弟一掌就能劈死这个纵欲的老头,推翻哪有那么麻烦呢?
这些集团成员与皇帝一样取得了很大的利益(当然比皇帝略小一些),他们自然要努力维持皇权了.
利益的分配,当然是地位越高越多.
比如皇帝最多,大臣其次,地方官再次,就连衙役,军人,也比老百姓过的好一些,这样统治就可以维护了.
所以皇帝需要和申这样的官员,自己知道捞,又知道忠诚于皇帝,把皇帝抬的很高,是最好的大臣了.
而不需要清廉的官员.
官员假如都特清廉,不要利益,
那么他们当官的目的就不是来成为一个既德利益者,而是要站在公理一边讲话.
假如满朝文武都如此,
那么皇帝的许多特权就会被限制住了,而皇帝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人,假如没有满朝文武的支持,恐怕也就不比一条狗强大多少了.
所以腐败和当权者的利益是维持其专制的第一动力.
2.既得利益者的挑选.
首先当然是官宦子弟,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第一就是要团结,而能团结的,非家人莫属.
他们要受最好的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最重要的因素,
而保持既得利益者的高素质,又是维持国家统治的关键一步.
因为既得利益者们再多,也不可能比老百姓多,毕竟是少部分,如果要维护统治,就要靠这批人比老百姓聪明,智慧才行.
话说回来,把自己变聪明统治大多数人,只是他们的愿望,为什么他们总是被推翻呢?
因为他们的生活太安逸,没心思也没有实践经验去琢磨统治,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早晚被推翻.
第二是科举,无论任何考试,能胜出的总是比较优秀的人,科举虽然枯燥,但是能得状元的也不会是傻子,这种人也可以成为既得利益者.
虽然没有血缘,但是可以靠利益和感情拉拢
而且这一条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让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者.
明清两代,很多人批判科举考试,批判八股文,可朝廷就是不废除,为什么?朝廷当然明白,练习好八股,对于日后的治国安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有一点,它可以训练你的思维,使得你以后做事守正统,不越轨.————摘自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P11
把全国青年的精力都放在一些没意义的东西上,国家自然安定的多了.
虽然考上状元的人少,但是不用冒生命危险,只要足够努力,就有希望.
何况还有秀才,举人什么的,一般人只要努力,也能得个安慰奖.
这才导致了那么多好青年把青春扔在了学习八股这种荒唐的东西上.
第三,其他社会里的的有才能,有影响的人士,比如部队里的将才,大商人,大学者,这些人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很有威信和能力,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是拉拢一个就等于拉拢了一大批人和舆论,所以他们对于统治也很有必要.
3.专制的运做.专制国家的教育:这是专制国家存在最重要的一块
孟德斯鸠说过 专制国家的教育目的 是降低人的心智 以便奴化人民
看封建专制,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专制国家一切的一切,包括制度,税收,思想,煤体都是为专制阶级服务的.
无论皇帝说的多么好听,实际也是如此,明白了这一点,很多无法理解的事就不言自明了.
教育也不例外.
人民的智慧,勇气,心理健康,身体强悍是专制者的大敌.让人民保持一种低智商水平,是最安全的办法.皇帝骨子里是不希望老百姓比自己聪明的.
所以其教育分为驯化和愚化两个方面.
专制国家的教育充满奴化,繁文缛节很多,只告诉你这不行那不行,而不告诉你什么能行.道德喊的很高很大很玄,却不具有什么可操作性,方便某些人占领道德制高点指手画脚.神圣化统治者.
这些繁文缛节本身对文化,科学,经济以及学习本身帮助不大,甚至容易起反作用,使人厌学,使人思想复杂,使社会内耗,低效率,但是可以实现人的第一步驯化.
而老师一个个正严厉色,高声呵斥,不管其本身人品道德如何对学生有绝对权威,可以判断学生对错,甚至体罚.
你看专制国家小孩子上课,老实坐好,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一点错.仿佛受惊的小动物一样,争相背书讨好老师以免打.偏离了孩子的天性,专制国家的孩子都格外努力,懂事,成熟,但长大也容易发展成心理问题.
孩子在这种战战兢兢的心态下成长,很难拥有独立而完成的人格和宏大的气度,特别容易发展成眼界狭隘,气量狭窄,智力低下的人,充满奴性的人..
其次是愚化.
小孩子象海绵一样,尤其是3岁-6岁,6-12岁,给他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这时的熏陶特别重要.你若让他天天听古典音乐,看艺术作品,这孩子长大肯定是气质出众的.若是学些皇权思想,君臣父子,八股文章,那长大以后绝对是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儿.
专制国家的教育看似复杂艰深,实际毫无意义,甚至不如不学.
思考一个问题简单的生活问题,需要绕个弯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智者,而是神经质症患者.
艰深复杂的理论,最容易把人学成白痴.什么事都要上纲上线,引经据典的人,肯定是偏执狂,
民主国家的教育,其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开放,具有现代理念的优秀的人.让社会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而专制国家的教育,其目的除了驯化愚化,保持专制稳定,其他再就是一些基本的活着的技能,这就足够了.
全国的文人都只能研究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经典,给他做注解,在如此小的范围内捂出来的文化,必然是一个黑忽忽臭烘烘的大酱缸,而其作用也只能是限制人民的智慧,不能开发人民的智慧.
有了这样驯服愚昧的族群,专制阶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民主国家,越是努力学习的人,收获的越多.
而专制国家,越是努力学习的人,越容易走向一个错误的道路 .
所以,专制国家的成功者,大部分都是偶然因素而没读过书的人,或者是出国读过书的人.刘项原来不读书嘛
孟德斯鸠说过 专制国家的教育目的 是降低人的心智 以便奴化人民
我要说
世界上的教育有两种,一种被受过该教育的人感谢,另一种被受过该教育的人诅咒.
既得利益者们已经组成,下面就要来运做.
首先是教育,要从小教孩子们,皇帝至高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三纲五常,忠君爱国是第一道德标准.
再把父权抬的很高,让每个小孩都在强权之下长大,对强权顺从,父叫子亡,子不得不王.
再偷换一下概念,君就是国家之父,比你亲父亲还要崇高伟大.
这样就能造就一批迂腐不化的顺民.稍微控制一点舆论环境就可以了.
因为只要是专制就是一少部分人欺压一大部分,这种结构是完全不合理的,目的是错误的.
皇帝的目的,当然是全国人供养,崇拜他一个人.
官员的目的,就是除了不得罪皇帝,自己可以捞到最多的钱,搞到最多的美女和财宝.
衙役的目的,就是经常收点贿赂.给自己盖个漂亮的小楼.置办一份产业.
所以这个利益集团一但开动,每个人都想争取利益最大化,其贪婪的象个无底洞.
古代生产力又弱,老百姓根本养不起越来越庞大的无底洞,所以最后民不聊生.
古代没什么工业,生产力低下,都是农民,所以底层的人都很穷很穷,老百姓想的是怎么交租子,怎么躲避交租子.
而既得利益者们,所想的也不是如何创造生产力和社会价值,而是如何是纯压榨老百姓.
大家所想都不是让国家更文明,更发达,国家自然总体贫穷落后.
再再再次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因为古代都是冷兵器,武器杀伤力太小了.所以革命还是相对容易的.
假如把老百姓惹急了.两万农民拿着铁锹抄了皇宫不成问题.
所以古代皇帝还很虚伪,饥荒什么的,经常来个罪己诏,这不是他们开明,懂民主,而是他们心里多少有恐惧的.
唐朝维持统治,比清朝难的多.
因为到了清朝,就有火器,也就是枪,北京有个火器营,是某王爷的火枪队住的.
所以腐朽的清王朝,居然也可以在中国大地上称霸270年,而且是靠更强大的火器(欧洲人)推翻的.
假如外国人不来,应该还可以继续统治下去,没人能从内部推翻他们.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封建政府都只怕外敌,而不怕内患了.
清朝政府拥有的武力(火器),可以保证不会被内部推翻.但是无法保证其不被外敌推翻,尤其是被外敌牵制住,假如内部再出点乱子,就很危险了.
民国政府也是如此.
事实也证明,这两朝近代政府之所以被推翻,都是因为外部侵略.一个是欧洲列强,一个是日本人.
入侵或外部牵制之后,政府忙于处理,国内就会有人蓄足力量,宣传思想,其结果肯定被推翻了.
所以历届ZF怕的不是老百姓,但是都极其怕外患.洋人不象老百姓这样,会妥协,会跟你商量,会在心里还是拿你当亲人看,而且洋人同样是有枪的.甚至不需要很厉害,象匈奴,女真,五胡这样的小小外帮,也可以把巍巍大中华搞的鸡犬不宁.
只要没有外患,内部矛盾都是可以安抚住的,大部分人是不会反的.
如何安抚,很简单,稍微节省一下政府开支,灭几个大贪官,省下的钱就可以保证老百姓的基本权利了.而且大部分人会谢恩的.
所以古代政府一般都奉行亲友邦的政策(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必须要的时候再予家奴一点的.
OK,
这写的很简单,而且仅仅是满文化下的.
如果是唐宋就要复杂太多了.
首先古代武力不强,只要你当坏皇帝,是存在不了多长时间的,基本是一代就亡,比如早期的纣王,杨广,秦二等等
而且那时候也多清官,官员里是允许存在一些真正的好官,比如包大人.迪人杰什么的,他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正面典型,给老百姓留个希望,所以还是有积极的和清官的文化和存在空间的的.
但是这一切不是建立在唐宋的仁慈上,而是越古越廉,因为越古,这套制度越不完善,国家机器越弱,大禹的时代,如果他要贪污,被庄稼汉一耙子就打死.老百姓们绝对不说什么,那时候的法律就是群众的公共价值观,大家说他没罪他就没罪,有点象今天美国的法律系统呢.
好了,以上就是古代皇帝可以蒙蔽中国5000年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