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5 22:33:54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译文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原文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译文
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原文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的为人,心性仁厚而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无论士人的才能高低,公子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贵而对人骄傲.因此,周围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来依附他,招来宾客三千多人.在那个时候,各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宾客多,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谋取魏国.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国有一位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家境很穷,做大梁城夷门看守的小吏.公子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叫人去问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礼.(侯嬴)不肯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口德,纯洁操守,决不会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于是公子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旧衣帽,径直走上车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来窥测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驭马的缰绳,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肉市内,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跟我绕绕道去)拜访他.”公子驾着车到街市上去.侯生从车上下来,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意长时间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但)公子的脸色更加显得温和.当时,魏国的将相宗室和宾客坐满堂上,等着公子来开宴;(这边)街市上人们都看着公子亲自执辔,跟随公子的骑马的卫士都暗中骂侯生.侯生看公子的颜色始终不变,才辞别了朋友上车.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生让到上座,向每位宾客介绍,宾客都很吃惊.喝酒喝到痛快时,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举杯为他祝寿.侯生借机对公子说:“今天我把您也难为够了!我不过是一个夷门看守,但公子亲自委屈车马,到人多广座之中迎接我,(我本来)不该再去访问别人,(可是)今天您却特意地(陪我)去拜访朱亥.然而我想要成就您的爱士之名,故意使您的车骑长时间地停在街市上,(又去)拜访朋友,借此来观察您,(而)您却越加恭敬.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认为您是长者,能谦恭下士啊!”酒宴完毕,侯生就成了公子府的长客.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了颜色愈和.当是是,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对公子说:“我拜访的那个屠户朱亥,这人是个贤人,一般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没在屠户中间.”公子几次去拜访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觉得他很奇怪.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攻破了赵国在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邯郸.魏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几次派人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请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去救赵.秦王遣使者告诉魏王说:“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诸侯有敢救赵国的,待我取了赵国,一定调动兵力先进功他.”魏王害怕了,派人去阻止晋鄙,叫他停止进军.暂驻在邺在,名为救赵,实际是抱着观望秦赵两国形势的态度.
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责备魏公子说:“我所以自愿同魏国结为婚姻,是因为您行为高尚,讲义气,能够解救别人的困难.现在邯郸早晚都要投降秦国了,而魏国的救兵不来,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抛弃我,让我去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公子很忧虑这件事,屡次请求魏王(出兵),并让自己门的宾客辩士用各种理由去劝说魏王.魏王怕秦国,始终不听公子的请求.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已估计,恐怕终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许了,他决计不独自苟存而使赵国灭亡;于是请求宾客们凑集了车骑一百多乘,要带着门客同秦军拼命,与赵国共存亡.走过夷门时拜门了侯生,把他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计划都告诉了侯生.(以必死的)言语告别而行.侯生说:“公子好好努力去做吧,我不能跟从您.”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说:“我待侯生,礼貌也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他又驾着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要回来的啊.”(他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闻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只打算跟秦军拼命,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您)还要这些宾客做什么用呢!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公子向他连拜两拜,就向他请教.侯生于是遣开旁人,悄悄地对公子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于魏王的卧室中,(她)有机会能偷得兵符.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求子人报仇已经三年了.从魏王以下,想找到(替她)报杀父之仇(的人),没有找到.后来如姬对公子哭泣,公子就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如果一次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虎符,把晋鄙的军队夺到手里,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他的计划,向如姬请求,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要走了,侯生说:“大将在外,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了对国家便利.公子即使合上了兵符,但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又去向魏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同您一道去.这人是大力士,晋鄙听从(您),当然很好,如果不听,可以(朱亥)击毙他.”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有威望的老将,去了恐怕不会听从,必定要把他杀死.因此我难受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我.所以不报谢您,是因为小的礼节没有什么大用.现在公子有急事,这是我(为您)出死力的时候了.”于是就跟公子同行.公子拜辞侯生.侯生说:“我应该跟从(您去),(可是)年老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您的行程,到达晋鄙军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杀,用来报答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公子就出发了.到了邺地,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对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起手来看一看公子,说:“现在我拥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是国家的重任.现在(您)却只身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朱亥用袖中四十斤重的铁锤,锤死了晋鄙.
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就统率了晋鄙的军队,约束兵士,下令军中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军撤退了.于是救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上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和弓箭在前面给公子引路.赵王(向公子)再拜说:“从古以来的贤人,没有谁赶得上公子的啊!”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与信陵君相比.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告别,到达晋鄙军中时,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矫诏杀死了晋鄙而大为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会恼怒他).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以后,(他)就让部将率领大军撤回魏国.公子自己与门客留在赵国.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爱而尊重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差的,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以自己的富贵(身份)慢待士人。几千里内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招来食客...

全部展开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爱而尊重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差的,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以自己的富贵(身份)慢待士人。几千里内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招来食客(竟达)三千人。这时候,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食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魏国。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个人,前往邀请,想送他厚礼。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重视操守品行,终究不应因做守门人贫困而接受公子的钱财。”公子于是摆酒大宴宾客。(宾客)就坐之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想用这(一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情态)。公子手执辔头,(表情)愈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公子便驾着车马进入街市,侯生下车拜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偷看(公子),故意地久久站着与朋友闲谈,暗中观察公子(的表情)。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这时,魏国的将相、宗室等宾客坐满了厅堂,等待公子开宴。街市上人们都观看公子手拿着辔头。随从的人都偷偷地骂侯生。侯生观察公子的脸色始终没有变化,才辞别朋友上车。到公子家中,公子引侯生坐在上座,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他,宾客们都很惊讶。酒兴正浓的时候,公子起身,到侯生面前祝酒。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却亲身委屈车马去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间,(我本)不应该有过访(朋友)的事情,现在公子却特意地(同我)去访问朋友。然而,侯嬴是为了成就公子的名声,才故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街市里,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的态度)却愈加恭敬。街市的人都以为侯嬴是个小人,而以为公子是个宽厚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于是酒宴结束,侯生便成为上等宾客。

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者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世人不了解他,所以才隐居在屠市之中。”公子拜访朱亥,多次请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感到奇怪。

魏安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长平的军队,又进兵包围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朝夕之间将可攻下,诸侯(有)敢于援救(赵国)的,(待我)拿下赵国之后,一定调动军队先去攻打他。”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名义上是援救赵国,实际上是观望双方(的形势)。

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赵胜(我)所以自愿地攀附(公子)并结为婚姻的原因,是由于(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节义,是能够解救他人的危难的。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归服秦国,难道不怜惜你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他的宾客有辩才的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怕秦国,终于没有听公子(的劝谏)。

公子自己估计终于不能说服魏王,决计(自己)不单独生存而让赵国灭亡,于是约请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同归于尽。(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生,把想同秦军去拼死的情况详细告诉(了侯生)。然后,(与侯生)诀别而起程,侯生说:“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随从(前往)。”公子走了几里路,心中很不舒服,想道:“我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现在我将要战死而侯生竟然没有一言半语送我走,我难道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于是又带领车骑返回,询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原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又说:“公子喜欢士人,名声传遍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然而公子对待我很优厚,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公子连拜两拜,请教(侯生)。侯生才屏退众人悄悄地说:“侯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以她的条件能将这东西偷出来。侯嬴(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立意报仇已经三年,从魏王以下都想为她父亲报仇,没有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此事),公子派门客斩掉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为公子去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只要公子开一开口,请求如姬(相助),如姬必定许诺,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公子启程时,侯生说:“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这样)对国家有好处。公子合上兵符之后,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而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一定很危险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同公子一道(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晋鄙如果听从,极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前去,恐怕(他)不听从,那就要杀掉他,因此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街市中一个拿刀的屠夫,而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我所以没有回报,是(我)以为微小的礼节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公子有了危难,这正是我效命的时机呀!”于是与公子同行。公子到侯生那里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随(公子前往),因为年老而不能(前去)。请(让我)计算公子的行期,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将面朝北而自杀,以此给公子送行。”公子于是出发了。

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现在我率领十万部队,在边境屯军,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从(公子)。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约束士兵,在军中传达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没有兄弟的,回去赡养(父母)。”于是得到精选的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兵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境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为公子作向导。赵王拜了又拜说:“自古贤德的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把自己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诀别之后,到了(晋鄙的)军营,侯生果然面朝北方自杀了。

魏王对公子盗走他的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很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击退秦军保全赵国之后,派将领统帅军队回到魏国,他自己却与门客留在赵国。



(《高中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收起

【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爱而尊重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差的,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以自己的富贵(身份)慢待士人。几千里内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招来食客(竟达)三千人。这时候,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食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魏国。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

全部展开

【译文】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爱而尊重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差的,都谦逊而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以自己的富贵(身份)慢待士人。几千里内的士人都争着归附他,招来食客(竟达)三千人。这时候,诸侯由于公子的贤能,又有很多食客,十几年不敢兴兵谋取魏国。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个人,前往邀请,想送他厚礼。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重视操守品行,终究不应因做守门人贫困而接受公子的钱财。”公子于是摆酒大宴宾客。(宾客)就坐之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想用这(一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情态)。公子手执辔头,(表情)愈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公子便驾着车马进入街市,侯生下车拜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偷看(公子),故意地久久站着与朋友闲谈,暗中观察公子(的表情)。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这时,魏国的将相、宗室等宾客坐满了厅堂,等待公子开宴。街市上人们都观看公子手拿着辔头。随从的人都偷偷地骂侯生。侯生观察公子的脸色始终没有变化,才辞别朋友上车。到公子家中,公子引侯生坐在上座,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他,宾客们都很惊讶。酒兴正浓的时候,公子起身,到侯生面前祝酒。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侯嬴(我)本是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却亲身委屈车马去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间,(我本)不应该有过访(朋友)的事情,现在公子却特意地(同我)去访问朋友。然而,侯嬴是为了成就公子的名声,才故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街市里,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的态度)却愈加恭敬。街市的人都以为侯嬴是个小人,而以为公子是个宽厚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于是酒宴结束,侯生便成为上等宾客。
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者朱亥,这个人是个贤能的人,世人不了解他,所以才隐居在屠市之中。”公子拜访朱亥,多次请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感到奇怪。
魏安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击破了赵国长平的军队,又进兵包围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朝夕之间将可攻下,诸侯(有)敢于援救(赵国)的,(待我)拿下赵国之后,一定调动军队先去攻打他。”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名义上是援救赵国,实际上是观望双方(的形势)。
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赵胜(我)所以自愿地攀附(公子)并结为婚姻的原因,是由于(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节义,是能够解救他人的危难的。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人危难的精神何在!况且,公子即使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归服秦国,难道不怜惜你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他的宾客有辩才的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怕秦国,终于没有听公子(的劝谏)。
公子自己估计终于不能说服魏王,决计(自己)不单独生存而让赵国灭亡,于是约请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同归于尽。(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生,把想同秦军去拼死的情况详细告诉(了侯生)。然后,(与侯生)诀别而起程,侯生说:“公子努力吧!老臣不能随从(前往)。”公子走了几里路,心中很不舒服,想道:“我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现在我将要战死而侯生竟然没有一言半语送我走,我难道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于是又带领车骑返回,询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原知道公子会回来的。”接着又说:“公子喜欢士人,名声传遍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然而公子对待我很优厚,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公子连拜两拜,请教(侯生)。侯生才屏退众人悄悄地说:“侯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以她的条件能将这东西偷出来。侯嬴(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立意报仇已经三年,从魏王以下都想为她父亲报仇,没有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此事),公子派门客斩掉她仇人的头颅,献给如姬。如姬想为公子去死,在所不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只要公子开一开口,请求如姬(相助),如姬必定许诺,那么,就可以得到虎符,夺过晋鄙的军权,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
公子启程时,侯生说:“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这样)对国家有好处。公子合上兵符之后,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而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一定很危险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同公子一道(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晋鄙如果听从,极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前去,恐怕(他)不听从,那就要杀掉他,因此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街市中一个拿刀的屠夫,而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我所以没有回报,是(我)以为微小的礼节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公子有了危难,这正是我效命的时机呀!”于是与公子同行。公子到侯生那里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随(公子前往),因为年老而不能(前去)。请(让我)计算公子的行期,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将面朝北而自杀,以此给公子送行。”公子于是出发了。
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现在我率领十万部队,在边境屯军,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从(公子)。朱亥袖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公子于是掌管了晋鄙的军队。约束士兵,在军中传达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没有兄弟的,回去赡养(父母)。”于是得到精选的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兵解围而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境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为公子作向导。赵王拜了又拜说:“自古贤德的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把自己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诀别之后,到了(晋鄙的)军营,侯生果然面朝北方自杀了。
魏王对公子盗走他的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很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击退秦军保全赵国之后,派将领统帅军队回到魏国,他自己却与门客留在赵国。
另外,这个也可以做个参考~~~
《信陵君窃符救赵》注释和译文辨误
杜清军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收在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高中语文第六册(以下简称教材)中,教材对本文的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对本文的译文,多有值得商榷之处,现逐条陈列如下,以一孔之见就教于方家。
(1)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教材:不敢加兵谋魏:不敢用兵侵犯魏国。谋,作侵犯的打算。教师用书:不敢兴兵谋取魏国。
笔者按:教材注沿用于隋树森先生主编的《古代散文选》,似以“用兵”释“加兵”;教师用书则用“兴兵”释之。《汉语大词典》 “加兵”条①:“谓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张永言先生主编的《简明古代汉语字典》释“加”为“施加,施以”。两部辞书在释义下采用的书证都是<<廉颇蔺象如列传》中的“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以上各家对“加兵”的理解,笔者从为皆失。按《说文》:“加,语相譄加也,从力口。”段玉裁注:“譄,各本作增,今正。增者,益也,义不与此同。譄下曰加也,诬下曰加也。此云语相譄加也,知譄、诬、加三者同义矣。诬人曰譄,亦曰加,故加从力,谓有力之口也。”段氏在“诬”字下注曰:“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诬人曰加,这是“加”的本义。《汉书·王尊传》:“浸润加诬,以复私怨。”《辞源》释“加诬”为“虚构诬陷”,台湾《中文大辞典》释“加诬”为“加以诬毁也”。两辞书皆忽略了“加诬”乃同义连用,“加诬”者,诬陷也。“加”在这里用的是本义。
用不切实际的言辞诋毁别人,这种诬陷行为,本就是对人的欺凌、侵犯。故从“加”的本义出发,可引申为欺凌、侵犯。《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杜预注:“加,陵也。”《论语·公冶长》:“我不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集解》引马融语:“加,陵也。”杨伯峻《论语译注》注此“加”为“驾凌,欺辱”。古文中“陵”“凌”在“侵犯、欺辱”义上常通用。《四说新语·方正》:“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张永言主编的《世说新语辞典》释此“加”为“凌驾”。从先秦至魏晋时期,“加”都有“侵犯、欺凌”义,“加兵”之“加”便是此义。《左传·隐公元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小加大”杜预注为:“小国加兵于大国。”孔颖达疏:“加亦加陵也。”加陵亦即欺凌、侵犯也,故“加兵”即“以兵相犯也”。“加兵谋魏”就是“谋划用兵侵犯魏国”,“谋”不是“作侵犯的打算”,而是“谋划、图谋”之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加兵于赵”就是“对赵国以兵相犯”,“加”仍是侵犯的意思,而不是什么“施加”、“施以”、“用”、“兴”等。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以观公子。
教材:摄,整理。教师用书把这几句译成: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想用这(一举动)表现来观察公子的(情态)。
笔者按:教材和教师用书对“摄”字的理解相去甚远,孰是孰非呢?古籍中“摄”既有“整理”义,又有“撩起、提起”义。但结合本文上下文的文意看,公子亲迎侯生,侯生欲考察公子是不是真的礼贤下士,于是公子亲至夷门接他时,车一到,他撩起破旧衣服,径直登车,坐在上座。一系列的动作,把侯生行动迅速、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行为和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撩起衣服,是为了登车快捷,盖古人长衣,如现今妇女之长裙,为快速行走或登台阶一类,自然向上提起也。从侯生之性格和所为的目的看,他断不会先把那身破旧的衣帽整理一番再登车。或许有人会问,那“衣冠”之“冠”如何能提起呢?此乃古人行文同类连属之习惯,以衣带出冠,此“冠”不过是凑足音节而以。故两相比较,教师用书之说比教材可取。《史记·高祖本纪》:“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中华活页文选》(四)将此“摄衣”注释为“提起衣服”,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却将这一“摄”字释为“整理”。《中文大辞典》将“摄衣”作为一个词条,释为“提衣也”。孰是孰非,当就具体文意而论,不可盲目而从。
(3)①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②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教师用书:①魏王害怕秦国,终于没有听公子(的劝告)。
②公子自己估计终于不能说服魏王。
笔者按:教师用书将二“终”字都对应为“终于”,大误。“终于”一般表示最后希望出现的结果,而这种希望在文中是作者或说话人的希望。很显然,在本文中,司马迁是站在魏公子的立场上说话的,“不能得之于王”“不听公子”不是司马迁所希望的,根据文意,第一个“终”最好解为“始终”,第二解为“最终”。
(4)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教材:今天我侯嬴为公子尽力也够了。
教师用书:今天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
笔者按:两种译文其意基本一致,但都曲解了原文。正确的理解应为: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也够了。“为”是动词“为难”之意,而非介词“为”或“为了”。此“为”字,裴骃《集解》云:“徐广曰:为,一本作羞。”“羞”羞辱也。义近“为难”而程度较深,版本不同,用字有异,其意都是一致的。再说侯嬴没有必要在众宾客面前表白自己如何有功,说出“为公子尽力也够了”的话。联系后文,将“为”释为“为难”,文意自然贯通。侯嬴先言为难公子够了,次言怎样为难的,最后才说出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侯嬴故意为难公子,旨在为公子求名,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节。若事情刚过,便表白自己如何有功,这不是“修身洁行数十年”的侯嬴,不是淡泊名利的侯嬴。
(5)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曰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教师用书:我应当跟随(公子前往),因为年老而不能(前去)。请(让我)计算公子的行期,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一天,我将面朝北面自杀,以此给公子送行。
笔者按:从来朋友别离,送别之人都在离人出发之地送行,断无离人已至目的地,而送别之人还在其出发地为之送行的。荆轲刺秦,众人于易水送之,而非荆轲已至秦众人方于易水送之也。侯生所谓“以送公子”是在公子到达晋鄙军的日子,两人相隔百十千里,怎会给公子送行呢?《说文》:“送,遣也。”《增韵》:“遣,逐也。”《说文》:“逐,追也。”《玉篇》:“追,送也。”从这些训释可以看出,“送”有追、追随之义。侯嬴所谓“以送公子”其意就是“以此来追随公子”,侯嬴是智者,深知公子此行,必成大事,然却很难再回赵国,自己年老而不能同往,助公子成大事而政治使命已完成,唯余一死,以酬公子知遇之恩,所以才决定以死来追随公子,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也。
(6)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教师用书: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境迎接公子。
笔者按:前文说(秦军)“进兵围邯郸”,又言(公子)“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如此,则魏公子不在赵魏边境,赵王和平原君怎么会到边境去迎接呢?界,《说》》作“畍”” ,释为“境也。从田,介声”。桂馥《说文议证》:“颜注《急就篇》:田边为之界。”田边称为界,因为它是田与田或田与非田的分界线,引申之,凡将事务分开之线均可称为界,国与国的分界线叫边境线,这个意思的“界”和“境”是同义词,或许正因如此,教师用书把“迎公子于界”之“界”对应为“边境”。《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古人又认为远郊百里,近郊五十里。《史记·平原虞卿列传》:“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却三千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魏公子击秦军,当在秦军却三十里后,秦魏之军并未开战,秦军便撤离了。魏军所处位置大约在远郊近郊之间,所以,“自迎公子于界”之“界”,应是远郊与近郊的分界线,翻译时可对应为“郊外”。台湾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把这句译成:“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在邯郸城郊迎接魏公子无忌。”可谓精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