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9:49:51
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指出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不断创新开发思路,找准开发着力点,加大开发力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农业综合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依据农村现状、立足农村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要纳入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大局进行实施.
1、目标要定位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财政支农这一块,既是一笔实实在在用于农村和农民的专项投入,又是引导带动农民群众和其它方面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的良好平台.因此,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唱响新农村建设主旋律,紧扣当前中央关于做好“三农”作的决策部署,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谋划新农村建设,认真谋划好新形势下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2、重点要突出于新农村建设.建设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不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各地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坚持以建设现代高效外向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高效农业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区.
3、力量要侧重于新农村建设.要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己任,找准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着力点和切入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采取攻坚的措施和行动,积极努力地为建设新农村进行创造性实践.并且在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要切实体现新农村建设,重点突出新农村建设.在年度工作计划实施中,资金使用要真正考虑到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要真正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发效果要确实反映新农村建设.
二、围绕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党中央对建设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明确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突出措施,从多方面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
1、要加强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投入运行新机制,积极扩大增资渠道和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并按照“渠道不变、资金配合、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县为单位,积极探索农发资金与扶贫、农村“六小工程”、生态建设等其他支农资金统筹使用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出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个体大户或企业以独资或股份制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县乡地方财政通过减压其它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努力促使各类支农项目资金积极主动出力,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2、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建设.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新的活力.要完善农产品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
3、要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农业物质装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条件.要完善农机服务机制,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开发优质、高效、低价、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使用效率.要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稳定市场价格.要切实保障农业用电需要,杜绝乱收费.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设施农业.
4、要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关键要靠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普及市场经济知识,更新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围绕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环境,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既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要将土地治理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要高标准抓好农田建设.要逐步提高土地治理项目的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实现高标准农田、高产出农田和高效益农田的统一,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和效益.要搞好配套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建设农田系统生态屏障.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利用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生态技术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紧紧围绕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来进行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标准农田.
2、要高要求改造中低产田.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布局,坚持集中连片,保证规模,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解决项目区内中低产田存在的冷浸渍害、灌溉困难等问题,不断改善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适耕性、宜耕性、宜种性,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实施“沃土工程”,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要高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强化“抓生态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采取措施整体提高农村生产水平.要按照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将项目区建成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示范区.要适应“绿色食品”的发展需求,通过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等措施,在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的同时,积极采用生物措施、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坚决不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增加无公害、无污染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做到采补平衡;项目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要实行乔、灌、木结合,绿化美化结合,点线片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园林气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围绕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济是基础.农业综合开发没有促进农民增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就失去开发的意义.只有农民手头宽裕了,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从各地区域出发,把发展产业经济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创造内在发展条件.
1、要大力创新开发理念.发展农村经济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思路,坚定不移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综合开发,以城市化的理念带动农村经济,既要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内部文章,又要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外部文章;既要做好农村一产业的发展,更要反弹琵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村二、三产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2、要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柱.选择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形成生产规模.要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防止产业、产品趋同和重复建设.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名优新品种,创新名牌产品,积极推进农村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3、要致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是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举措和动力.要认真筛选论证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土地治理项目要积极为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生产基地,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帮助其建立生产基地,改善基地条件.允许符合立项条件的企业直接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建立企业自己的核心生产基地.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项目主体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优势产业明显、经营管理规范,与会员建立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予以优先扶持.
五、围绕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创新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要强化服务“三农”意识,深入研究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通过学习和掌握农业开发新政策,开拓工作视野,积极推进项目管理机制创新.
1、要统筹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与农村“三清”(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和“三化”(硬化、绿化、美化)工程相衔接,综合考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统筹兼顾,不仅要注重改善农田水利的基本面貌,也要注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美化村容村貌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项目区道路、桥梁、绿化等工程建设要同时满足于农村交通、农民出行和改善居民点生态环境的需要.
2、要深入细致抓好项目规划设计环节.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并细致抓好项目规划设计环节,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提升项目区形象.通过可采取委托等方式,利用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力量,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等工作,以缓解区县部门人员不足、技术受限的矛盾,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3、要探索建立项目投资绩效评价制度.要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对各类建成项目在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分析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项目投资建设的绩效评价制度,科学合理地反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成效.
4、要立足长远探索项目建后管护机制.要着力研究解决项目工程建后管护薄弱的问题,积极推进项目区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落实管护主体,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项目工程建后管护机制,提高项目工程的使用期限和建设效益.同时,要着力提高农民群众在农村事务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的积极性,树立和培养农民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和发动农民群众掀起建设新农村的高潮. (作者系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