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文学的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7:20:38
哲学与文学的区别?
哲学与文学的区别?
哲学与文学的区别?
1999年8月初稿,2002年12月定稿
引言
在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中,对“什么是哲学”一问题大多只是从“哲学研究什么”角度进行回答的,即哲学是研究世界的本质与最普遍的发展规律的科学①,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此外,还有“如何进行哲学研究”或说“哲学的存在方式”问题.
1.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探讨
对哲学本身的探讨从历史上看晚于哲学的发生,是哲学比较成熟后甚至是哲学处于生存危机时,哲学家们在不同的哲学存在范式之间进行转换甚至进行新范式创制过程中逐渐自觉的.
在历史上,哲学发展形成了三大主要古典传统:古希腊、古印度与古中国(参:邢贲思,1987:6-15).其中,由古希腊肇始的西方哲学传统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探讨内容最为丰富与自觉.
1. 1 由古希腊肇始的西方哲学传统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探讨
在西方,第一次运用“哲学”一词的据拉尔修说是毕达哥拉斯.“哲学”意即“爱智慧”.而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谓的智慧就是对数的本性的把握.(《著名哲学家生平和学说》卷1章12,参:赵敦华,2001:14).第一个称自己为哲学家即爱智之人的是苏格拉底.他把自己称为爱智之人,是针对智者而来.爱智与有智,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二者不同的理论取向与致思方式.正是爱智,与“我无知”相合作,苏格拉底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在与各派思想家论辩的过程中才能够战无不胜.在苏格拉底对“美德一般”进行探讨的思路影响下,柏拉图把“理念”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本依据,对“理念”的摹仿与回忆就成为人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亚里士多德则把“存在”(或译为“是者”)作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又把对事物原因的探讨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其著名的“四因说”.
在近代,培根在分别科学与哲学的基础上,从批判科学发展的障碍“四假相”出发,系统地提出科学的实验方法与归纳方法;笛卡尔则用普遍怀疑这把利器,得出我在思想这一不容怀疑的事实②进而从思想本身出发,探讨知识可靠性的依据问题,用普遍怀疑这把利器,同培根一道,通过对方法论的反思,揭开了近代哲学的第一幕.而作为对培根开创的经验主义哲学与笛卡尔开创的唯理主义哲学两大哲学派别之综合与反思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对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各自历史地得出的片面性的吸收与批判,而展开了其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探讨,比较突出的就是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哲学”,黑格尔把“反思”作为哲学的重要内容,并认为反思,就是事后思考,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黑格尔,1980[1817]:39).
西方现代哲学,则在康德进行人类学转向后把哲学研究的内容从近代的以认识论为核心转向了更广阔与深层的领域,从而对近代哲学既有其继承的一面,又有其变革的一面,也就使得对哲学存在方式的探讨成为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美国学者怀特(1981[1955]:1)说:“几乎二十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十九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黑格尔的被攻击,主要在于其所建立的无所不包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逐渐窒息了科学的发展与个人自由的宏扬.因此在黑格尔之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就成为西方哲学突破近代走向现代之后的两大基本哲学派别,从而使得对科学与对人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此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哲学的存在方式的理解,呈现为一个反思的内容逐渐趋向丰富、深入与全面的过程.
科学主义把哲学反思的内容单纯从认识过程、认识的依据等向科学本身存在的根据等方面推进,这在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体现得最为突出,不论是维也纳学派领袖石里克所提出的“理解一个陈述和知道它的证实方法是一回事……为了理解它的意义,我们必须看一下它是如何被证实的和如何被否证的”(转引自:赵敦华,2000:135—136)的证实原则还是波普尔在对归纳主义批判过程中所确立的证伪原则即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证实,但却会随时被证伪”(赵敦华,2000:323),都是对科学之为科学的根据的探讨,这无疑比黑格尔把只是抽象而笼统地把思想对本身的思想作为反思的本质进了一步.维特根斯坦早期与晚期对语言的不同态度,即由对语言持否定与治疗语言的态度,如认为语言与世界在逻辑上同构而逻辑结构却不可能用语言描述而只能自身显示出来(参:陈奎德,1990a:397),向以“正确使用日常语言”治疗“哲学病”(参:陈奎德,1990b:411、410)所体现出来的对日常语言的肯定与重视态度转变,则又使语言进入哲学反思的中心.人本主义者如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者等把反思的对象或说内容又扩展到意志、情感等所谓非理性领域.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则把反思的内容推进到对现实社会对人性之扭曲所造成的异化现象的批判.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在晚年把其哲学关注的内容从严格而科学的哲学转向“生活世界”(Lebenswelt),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的卡西勒则把批判的或说反思的内容扩展到文化,尤其是文化中由劳动与人类精神所共同创造的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的六大基本形式,从而既使其突破了新康德主义的教规,又把哲学反思的内容推进到了几乎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之上.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开始兴起的所谓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方哲学传统进行反思的一股思潮,其主旨在于对传统的理性中心主义(德里达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主客二元对立、对知识的权力化及对身体的忽视等的批判,其实这无疑是对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批判的继续,从而继续赓扬着哲学的反思精神.
总之,综上所述,反思作为哲学的存在方式,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得以确立、片面发展到趋向全面发展.